周慧芳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和公立醫院改革的不斷深化,提升醫院管理水平,建設現代化醫院已成為醫院管理者的目標和自覺行動。經歷了經驗管理到科學管理的管理模式,醫院管理理念不斷得到提升和發展,文化管理應成為醫院管理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1.1 文化管理的內涵 文化管理思想和文化管理模式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中外優秀企業的管理實踐而萌芽并逐步發展起來的。文化管理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以文化競爭力作為核心競爭力的系統的組織管理學說和理論,是把組織文化建設作為管理中心工作的管理模式。文化管理強調以人為本,把人作為管理和一切工作的中心,在實現組織發展目標的同時把尊重人、關心人、滿足人、發展人、完善人作為管理的主要目的[1]。近年來,國內一些先進的醫院從現代化醫院建設管理要求出發,著眼于世界管理科學的先進理念和模式的發展大趨勢,已經開始了不同程度的文化管理實踐。
1.2 醫院現代化建設中實施文化管理的意義 知識生產和知識創新是醫院發展的主要因素,決定醫院競爭力和生命力的關鍵在于管理者對于智力資源的管理和開發。因此,醫院在具有相應的經濟實力和較高的科學化管理水平的基礎上,管理的重點就要從硬性的制度化管理轉到職工職業行為自我控制素質的養成和內在動力的培育上來;從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轉到更加全面系統的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其核心為職工智力資源的開發、培育和使用,進而實現職工和醫院的共同發展上來。而這,正是文化管理應有之義。
隨著以人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人們對于醫院文化重要性及其價值的認識已越來越深入,但客觀現實是,大多數的醫院還僅停留于“醫院文化建設”階段,醫院管理者并沒有從中實現其提升醫院管理效率和水平的理想與愿望,醫院管理中長期存在的一些矛盾和積弊始終難以克服和解決。這也說明,僅局限于“醫院文化建設”,并不能充分發揮醫院文化的重要作用,更不能凸顯其在醫院現代化建設和管理中的重要價值。對此,醫院管理者要有清醒而深刻的認識,必須把醫院文化上升為一種系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并在管理實踐中將其滲透于醫院管理的方方面面。
在醫院管理實踐中,管理者們常常會面對一些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和困惑:醫患矛盾日趨激化已成為當今社會一熱點話題,極端的醫患糾紛事件時有發生,撇除社會因素,從每一起醫患糾紛中,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醫務人員人文素養的欠缺,如服務態度問題、醫療核心制度執行不力的問題等等,高壓整頓之下會有好轉,但卻難以杜絕和根除,同樣的問題仍會屢屢發生;與職工交流,總感到大家的怨氣比較多,工作時的心情并不愉快,職工對醫院現狀缺乏一種歸屬感和認同感;多年來,對醫務人員收受紅包、回扣等問題的治理,已成為飽受社會詬病、且令行業困惑和各級主管部門頭痛的頑疾,卻始終找不到治本良策……以上種種現象,從表面看是醫院管理不到位、不得力,實則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
2.1 領導缺乏戰略管理思維 在構建優秀醫院文化中缺位 醫院領導一是不能制定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醫院發展戰略和目標,并為實現這些目標選擇最佳途徑,對醫院重要資源進行有效的戰略管理,導致醫院各部門和職工,工作目標不明確,找不到前進的方向,成了迷途的羔羊,進而失去了前進的動力。二是在構建優秀醫院文化中缺位,不能將醫院最高目標、領導戰略管理理念和社會主導價值觀以及職工個人價值觀相協調結合,確立醫院特有的核心價值觀,形成優秀的醫院文化。三是在管理過程中,不能身體力行核心價值觀和積極倡導優秀醫院文化,而是將一些不良的個人觀念、理念付諸于管理實踐中,如在管理中濫用職權或以權謀私等等,從而使得職工因反感領導的言行而漠視或抵觸醫院所倡導的醫院文化,導致醫院整體缺乏團隊協作精神,缺少凝聚力和競爭力。
2.2 文化管理理念尚未確立 缺乏科學的管理文化 醫院文化雖被醫院管理者津津樂道,但人們對醫院文化建設和醫院文化管理的認識存有誤區,醫院文化管理的理念尚未樹立,或把醫院文化管理簡單地視同于醫院文化建設,把它等同于醫院黨務工作或宣傳策劃職能,熱衷于文化建設表面工作,使其成為一種泛文化和形式主義的東西,其結果是醫院文化建設越建設越虛,越建設越遠離醫院管理,也就是文化活動紅紅火火,但基本游離于醫院管理職能之外,使醫院文化成為醫院墻上的標語和領導口中的口號。
同時,醫院文化及核心價值觀的落實缺乏相應的物質、理念、制度支持系統。醫院管理現實是:或基礎設施不人性化,或工作流程不科學,或規章制度不實際、不健全,或監督管理不得力、不到位,導致醫院工作存在隱患或發生醫療糾紛,甚至嚴重影響醫院工作和管理效率。此外,缺乏有效的獎懲制度和激勵機制,績效考核分配制度的科學性不夠,導致職工干與不干、干好與干壞相差不大,破壞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助長了混日子、糊工作,得過且過的不良作風。而以救死扶傷為天職的醫務人員如果是這樣一種工作作風,必然會嚴重損害衛生行業的形象并導致嚴重的社會后果。
2.3 科學有效的教育培訓機制有待建立和完善 醫院管理者沒有通過建立科學的培訓機制和有效的教育引導,讓醫院文化深入職工的心靈,將職工固有的價值觀納入并協同到醫院核心價值觀中。由于對醫院文化理解的不深刻,醫院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沒有深入人心,就無法成為職工群體價值觀,自然也就無法在日常工作中得到落實和體現,醫院文化也就成為空泛的形式化的東西,文化管理則更無從談起。同時,由于缺乏科學有效的教育培訓機制,不能為職工的職業成長和知識分子精神上的自我實現與滿足提供平臺和渠道。醫院的核心價值觀沒有夯實,職工又缺少與醫院同發展、共成長的途徑,于是,職工對醫院的歸屬感、認同感也就難以實現。這也是醫院管理制度越來越細化,而管理者卻依然感到職工難以管理;職工待遇在不斷改善,而職工卻依然不滿意的原因所在。
面對醫院科學化管理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和弊端,我們的管理層如能從根源上尋找問題的癥結所在,把握醫院管理現代化進程中的主要矛盾和管理規律,轉變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模式,在提升科學化管理水平基礎上實施文化管理,則必然使醫院管理進入一個新境界,并對醫院現代化建設起到強力推進的作用。
3.1 提高領導水平 踐行文化管理 醫院最高層管理者——院長作為醫院文化的設計者和塑造者,同時也是文化管理戰略的制定者,其是否具有優秀的品格、不凡的學識、超人的膽略和必備的領導力,關系到優秀醫院文化構建和文化管理戰略實施的成敗。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有什么樣的院長,就有什么樣的醫院文化和文化管理水準。所以,一個優秀的醫院領導應將自己的才智運用于醫院文化構建和文化管理之中,要敢于破除醫院傳統文化中與現代化醫院建設發展不相適應的,束縛醫院建設發展的,陳舊的價值觀念和制度體系,塑造符合時代及現代衛生事業發展潮流,符合現代化醫院建設實際的優秀的醫院文化,并以卓越的戰略遠見和觀念為指導,確立高明的醫院管理哲學,實現文化建設到文化管理的質的飛躍。其次,作為醫院管理者,其本身也是醫院文化管理的踐行者,通過對醫院文化管理的率先垂范和身體力行,塑造醫院文化,落實文化管理。
3.2 加強制度文化建設 彰顯管理內涵 醫院制度作為文化管理的主體,體現了醫院管理的理念和水平。醫院制定各種規章制度的目的在于規范工作、提高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性和管理的有效性,使其成為醫院文化核心價值觀的制度支持體系。
一是要建立能夠彰顯醫院文化、切實有效的制度。一方面,要讓醫院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觀在各項制度中得到充分彰顯,要把以人為中心,實現職工與醫院共同發展的文化管理理念融入到醫院各項制度中,并通過制度的執行,將文化管理理念滲透和落實到醫院管理各個層面。另一方面,醫院的制度要切實可行,制度是人制定的,且有其相應的背景,事物是發展的,制度也就不可能一成不變,醫院的制度要能夠與時俱進,要隨著衛生改革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以及醫院現代化建設發展的需要而不斷提升和發展。
二是要完善制度運行機制,實現制度在更高層面的整合。按系統論的觀點,機制就是系統內在規律的表現形式與作用過程。在若干制度構成的系統中,制度的相互作用和實際運行就構成了機制。過去,我們講制度建設更多的是關注制度本身,而沒有從完善機制的角度對制度進行系統研究。從醫院整體的角度,如果醫院的各項制度不能夠協調、銜接一致,就會使執行者無所適從,不僅使制度難以發揮預期的作用,甚至在一定條件下還會發生相反的運作。在某種意義上,制度建設所追求的已不是某一項制度的創新,而是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加強制度間的聯系、協調和對接,對制度的功能進行整合, 優化管理流程,形成良性機制,從而提升執行力,提高管理效能和水平[2],發揮醫院文化制度支持體系的作用。
3.3 加強精神文化建設 強化內在激勵 醫院精神文化是醫院在長期的醫療服務實踐中逐步積累、沉淀而形成的價值觀體系,是醫院文化構建的核心。它是醫院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動力和支柱,并滲透和顯現于職工日常的精神風貌、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之中。醫院的核心是人,而人不是僅僅依靠制度和精細的管理就能有效運轉的機器設備。醫院要發展,首先要解決的是“人心”的問題。其實,當一種文化不能滲透于職工的思想,不能體現于職工的行為,不能成為職工自覺自愿的一種習慣,我們就不能稱其為醫院文化,這至少說明醫院文化構建和文化管理是不成功的。醫院要通過啟發和教育幫助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崇高的執業理念,進而建立正確的符合廣大職工愿望的醫院精神文化。要通過醫院精神文化的塑造,在醫院內部培育出與制度文化的硬約束相協調的軟氛圍,使全體職工在潛移默化中產生心理共鳴,形成一種職工對職業行為能夠進行自我約束和控制的強大的內在激勵力量,并對醫院產生歸屬感和自豪感,以主人翁的姿態進行工作,使醫院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這種凝聚力和向心力又將以強大的競爭力和優良的醫德風尚而顯現。
3.4 創建學習型醫院 實現職工與醫院的共同發展 創建學習型醫院是實行文化管理的一種有效途徑和手段。通過學習型醫院的創建,加強對職工的多方位的教育和培訓,一是培育職工群體價值觀,將醫院文化的核心價值觀灌輸給職工,讓醫院文化的精髓在職工頭腦中得以強化,并逐步深入職工心中,使職工從內心深處認同醫院核心價值觀,產生身為醫院職工的歸屬感、自豪感,從而產生忠誠、敬業、責任、服從的理念,實現職工隊伍人文素養的整體提升;二是讓職工知曉醫院建設發展的目標、任務以及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任務以及工作中所應遵守的規范、程序等等,從而提高他們的執業素養;三是為職工成長成才搭建平臺,通過學習交流新知識、新技術,不斷提高職工的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滿足職工的求知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在提高醫院科技水平,提升醫院創新力、競爭力的同時,實現職工與醫院共同發展的最終目標。
綜上所述,在醫院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面對科學管理無法逾越的種種障礙,醫院管理者必須主動轉變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模式。樹立文化管理理念,實行文化管理,正是與之相應的醫院管理現代化之道。
1 張德,吳劍平.文化管理—對科學管理的超越[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16-44.
2 周慧芳,滕長青.淺談醫院文化構建對醫院執行力的影響[J].中華現代醫院管理雜志,2008,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