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鳳云,左艷麗
(1.德州科技職業學院,山東 德州 251200;2.河南農業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1450)
隨著科技的進步,計算機的普及,多媒體技術隨之迅速發展起來,不管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都使用了多媒體技術。多媒體的使用,使教學的課容量得到了提升,課堂氛圍得到了活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看到好的一方面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多媒體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以下將多媒體教學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
有了多媒體之后,不管是教師的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方法都跟原來的一根粉筆一塊黑板的方式發生了改變,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實踐中不斷的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同時問題也出現了,上多媒體課有些是在大合堂,兩個班級一塊上課,上課的學生較多,上課時不愿意學習的學生不愿意坐在最前面,跑到后面就可以老師在上面大講,他們在下面小講,合堂上課的紀律本來就很難維持。但有些教師利用多媒體對教學課件的依賴性太強,把講課的內容全部敲進課件,教師就照著課件念,而很少與學生交流,這樣讓學生更覺得,反正老師就是講課件的內容,自己也有電腦,我自己下課后把課件復制過來放到自己的電腦上,自己看就行了。所以上課就更不認真聽,甚至就不聽了,這樣的聽講課方式,使教學效果嚴重下滑,老師和學生的交流太少。通過對小班用多媒體的班級進行調查也發現,有些同學對多媒體教學上的課堂互動感覺不大好,有些教師十分依賴幻燈片[1],課堂教學的雙邊活動就很少,甚至就沒有了,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成了一個高級放映員。老師成了課堂的主角,而學生成了配角,主次顛倒。所以上課不應只強調多媒體,而減少與學生的互動,在利用多媒體的同時,多與學生交流,引導著學生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多媒體技術的使用,使課堂容量得到提升,課堂內容得到豐富,課堂氣氛得到調動,使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提升。有時候事情也是物極必反,有些教師盲目的用課件,把所有的板書都省略了,比如在求深度為h的二叉樹,求其最多有多少個結點,這就需要一個推導過程,而用課件的話就沒有,不如用粉筆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寫出其推導過程,更能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每堂課的推理過程,尤其是如果想讓學生克服難關,掌握的更扎實,那就必須用板書書寫出來,一步一步的來,而不是用課件簡單的一放映就完事的,這樣老師講的速度很快,但是學生的思維跟不上,就造成了教與學的脫節,聽不懂的學生更不愿意聽,教學效果就會下降。所以教師在用多媒體課件的同時,不應摒棄板書,應該把需要推導的內容全部用板書書寫出來,寫板書的過程自然而然的就把講課速度降了下來,這樣學生的印象較深刻,理解的也比較透徹,更適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提高學習效果。
有些老師為了讓學生對自己所講的內容感興趣,在課件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把課件做的太漂亮,既有聲光的變換,也有動畫穿插,讓人看了美不勝收。但是如果是這樣的課件,學生就會把注意力進行轉移,不是專注于所學的內容,而會把精力轉移到看動畫效果了。所以在具體到某門課程的時候并不是說做得課件越花哨教學效果就越好,而是要根據具體的課程具體的內容而定,有些就適用于傳統的教學,有些就應該借助多媒體,而不能千篇一律都用多媒體,且是很花哨的多媒體課件。只有把課件的內容以恰當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那才是最佳效果。
有些教師為了省時省力,快速的完成課件的制作,就從一些網站上下載自己所要講授內容的課件,自己稍加改動或者根本就不改動,就直接使用,上課時完全按著課件的內容去講解,這樣就不符合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課件的難易程度與自己學生的水平不相符和,降低了教學效果。所以教師的課件可以去引用,比如到一些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的網站去下載一些自己需要的課件[2]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按部就班的就去講課,應該在所下載課件的基礎上,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好好去探究,獨出心裁,然后制作成符合自己學生實際的課件,提高教學質量。
利用多媒體教學教師只需要用鼠標點擊課件或鍵盤敲打幾個字就可以,前期的工作都已經通過課件做好了,從而節約了老師書寫板書的時間,這就使教師在講課時不知不覺得就加快了講課的速度,使得學生對老師講授的內容感覺有些應接不暇,老師前面講的內容還沒消化掉或者記下來,后面的知識點又來了。只要學生自己稍微一走神,想回過頭去看老師講的前面的內容,此時課件已經放映到了下一頁甚至下幾頁的內容,所以是已經無法做到了,畢竟每個人的精力十分集中的時間是有限的,要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盡可能多的知識,就要求教師在上課時不應盲目的追求講課的速度,而忽視了教學效果。在講課時,幻燈片不要切換的太快,時刻觀察學生的反映,畢竟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而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如果學生跟不上,放映幻燈片的速度再快也是沒用的,也達不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所以用多媒體上課是不應盲目,而忽視了教學效果,要速度效果一齊抓,兩個效果都要得到保證。
對高校的學生而言,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但是對高職的學生而言,他們的自學能力就差些,使用多媒體教學能夠提高他們學習課程的積極行,比如我所講授的《計算機軟件基礎》[3]這門課,這門課由三部分組成C 語言、數據結構、軟件基礎。這門課是12級試點本科班學生所學的課程,這個班的學生人數較少,講C 語言部分時,開始的部分知識點多且零碎,用課件把所有的知識點都羅列出來,開始自己以為都是些小知識點,只要看課件就能明白,所以在講的時候就把上課的速度放快了些,而且也忽視了與學生的互動,使得部分同學精力不集中。看到學生們這種狀態,我改進教學思路,把小知識點一個一個的都用實例講解,有的就加上了動畫,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多媒體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突出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對C 語言部分內容而言,尤其是編程,用板書很難用全部展示編程的結果,而如果用多媒體,用課件來講解知識點,用真實的Turbo C 環境去演示程序的編輯、編譯及運行的結果,能更形象真實展示教學的內容。通過形象的展示,再加上習題,C 語言的難點內容就會被攻破,加上各章知識點之間的連貫性,后續的內容也就用這種方式迎刃而解。但是如果一開始就進行知識點的羅列,開始的課程跟不上,后續的內容是以前面的內容為基礎,漸漸的學生們對本門課程失去興趣,如果再讓他們重新對課程感興趣就難了。所以我們要根據具體的課程內容,合理的使用多媒體,該展示的展示,該加動畫的加動畫,該學生實際操作的讓學生實際操作,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把重點突出,難點攻破。
總之,多媒體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課堂容量、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看到其優勢的同時,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也很多,如不能摒棄板書,不能一味的下載幻燈片,幻燈片不能太過于花哨,利用多媒體的講課速度不能太快,重難點要突出等問題。只有將多媒體融入傳統教學去,現代與傳統相結合,充分發揮其各自的優勢,才能更好的提升教學水平,提升教學質量。
[1]付銀生.多媒體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0,8.
[2]曹亞楠.淺談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技術在高校教學中的利與弊[J].中國校外教育,2011,6.
[3]崔俊凱.計算機軟件基礎 [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