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夕霞,王彥霞,王玲玲,李瑞利,王 敏,呂景霞,李 勇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手術是治療胃癌的最主要措施[1]。胃癌患者術后均存在程度不同的消化道功能障礙,尤其是動力障礙,故胃癌患者手術切除腫瘤后需要重建消化道。因此,促進消化道功能早期恢復對患者整體恢復意義重大。我科設計實施的胃癌改良空腸間置術術后患者胃腸功能與術前較為接近,患者生活質量好[2-3],但本術式由于重建方式復雜、吻合口較多,患者胃腸動力恢復也較為緩慢。為加快患者的胃腸動力恢復,本研究采用自制九味承氣口服液對患者行早期干預,對其效果進行了觀察,對相關治療護理經驗進行了總結。
1.1一般資料選取2010—2011年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外三科確診、行胃癌根治改良空腸間置術的患者85例,均由同一組手術醫師完成手術。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和中藥組(45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構成、合并內科疾病者比例間有可比性(P>0.05,見表1)。
表1對照組和中藥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Table1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control group and TCM group

組別例數年齡(歲)性別(男/女)合并內科疾病〔n(%)〕對照組40592±8431/929(725)中藥組45614±9329/1636(800)t(χ2)值114?174066P值026019042
注:*為t值
1.2方法所有患者在術中留置空腸營養管,并給予外科術后常規護理、胃腸減壓、抗感染及對癥治療,維持水電解質平衡,鼓勵患者早下床活動。中藥組除常規治療外,自術后24 h起給予九味承氣口服液(主要成分為大黃、當歸、木香、厚樸、枳殼、赤芍、桃仁、半夏、萊菔子,由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自制),20 ml/次,2次/d,自空腸營養管注入,應用3 d。記錄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
1.3觀察指標兩組患者治療期間每8 h腹部聽診1次,每次聽診時間3 min。詢問患者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不適感出現的情況;記錄每日胃液引流量、腸鳴音頻率、術后排氣時間、術后排便時間。記錄患者近期手術相關并發癥(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術后腸梗阻、吻合口瘺)及平均住院時間。

2.1兩組患者不適感出現情況比較對照組患者術后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不適的發生率為77.5%(31/40),中藥組上述不適感的發生率為64.4%(29/45),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74,P=0.19)。
2.2兩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情況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胃腸引流量、腸鳴音頻率、術后排氣時間、術后排便時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Table2Comparison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between control group and TCM group

組別例數胃液引流量(ml/d)腸鳴音頻率(次/min)術后排氣時間(h)術后排便時間(h)對照組40455±8022±11795±276926±305中藥組45344±7043±18682±223773±264t值-682639-209-248P值<0001<0001004002
2.3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對照組術后出現切口感染2例、腸梗阻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0.0%;中藥組未見藥物相關不良反應,如過敏、腹瀉等,但3例出現術后切口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6.7%,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1,P=0.58)。術后對照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13.9±4.2)d,中藥組為(10.5±3.3)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86,P=0.005)。
腹部手術后,因麻醉、手術創傷以及疾病本身等諸多因素的作用,患者常出現不同程度的腹脹、腹痛等腸麻痹癥狀。長時間禁食水可使胃腸道黏膜萎縮,若依靠腸外營養支持,不僅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而且不良反應會影響患者的身體康復。因此,盡早恢復胃腸功能對預防并發癥十分重要。胃癌手術操作復雜、對消化道創傷大,造成胃腸道解剖的連續性及生理功能的改變,術后胃腸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本研究中的胃癌患者均行近端胃大部切除術,切除后空腸間置重建消化道,這種術式吻合口多、對胃腸動力影響較為明顯。因此,采取措施加速胃腸動力恢復意義更大。胃腸道功能恢復與整體護理的措施密切相關,采取新的治療方法并聯合其他護理措施加快胃腸道功能恢復有重要意義。
目前關于術后促進胃腸功能恢復的研究已有較多報道,并取得了一些成果[4-6]。這些措施包括早期腸內營養、咀嚼口香糖及其他常規護理措施等。這些都是間接促進消化道功能恢復的措施,而本研究中的患者由于胃腸道創傷大、功能恢復慢,所以有必要采取新的措施促進胃腸功能恢復。九味承氣口服液是我院自行研制的中成藥制劑,在腸梗阻、腸麻痹的治療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好、不良反應小[7-8],所以本研究對該藥能否加速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應用九味承氣口服液的患者術后排氣、排便時間較對照組顯著縮短,說明患者的胃腸道功能恢復速度明顯比對照組快。九味承氣口服液中大黃有攻積導滯、瀉火涼血之功效,當歸可潤腸通便,木香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效果,這些藥物共同作用,對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有良好效果。
我們在對胃癌空腸間置術患者進行整體護理的過程中還體會到:(1)術前放置胃管和術中放置鼻飼管對于術后給藥或給予腸內營養制劑將提供很大方便。(2)所有用藥由鼻飼管注入,用藥后夾閉胃管1 h。(3)用藥前后用溫0.9%氯化鈉
注射液沖管,防止管道堵塞。(4)腸內營養鼻飼時,用恒溫加熱器將溫度控制在37 ℃左右。(5)掌握好輸注的速度,最好用鼻飼泵勻速輸入。(6)做好管道的固定,防止脫管。(7)術后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的過程中,護理宣教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護理人員在各項護理措施完成之外,還要指導患者家屬進行相應配合,做好局部皮膚護理,鼓勵患者及早床上活動。只有護患充分溝通、共同協作,才有可能達到促進胃腸道功能早期恢復、最終使患者達到快速康復的目的。
總之,九味承氣口服液對胃癌行空腸間置術患者術后的胃腸道功能恢復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但本研究尚為初級研究,關于該藥物的最適劑量及給藥時機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1Vereczkei A.Gastric surgery[J].Magy Seb,2012,65(3):108-115.
2趙群,李勇,張志棟,等.食管殘胃間空腸間置術在近端胃癌根治術中的臨床應用[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07,29(20):1996-1998.
3Zhao Q,Li Y,Guo W,et al.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odified double tracks anastomosis in proximal gastrectomy[J].Am Surg,2011,77(12):1593-1599.
4麻安秀.腸內營養支持治療腹部手術后胃癱患者的護理[J].實用臨床醫學,2012,13(9):87-89.
5張蓉華.中西醫結合護理對腹部手術后胃腸功能紊亂的預防和臨床療效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0):1897-1898.
6陳香,孫丹莉.咀嚼口香糖對胃切除術后影響胃腸功能恢復的探討[J].西部醫學,2012,24(10):2003-2004.
7田培虹,康曉坤,李書香.九味承氣口服液治療老年人功能性便秘92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10,32(2):189-190.
8陳俊霞,陳書愛,杜秀敏,等.九味承氣口服液對結直腸癌術后胃腸功能活動的影響[J].河北醫藥,2009,31(7):82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