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振京
摘 要 勞務出資合法化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國投資者和法律工作者。理論界,對該問題一直爭論不休。實踐中,因勞務出資又產生了很多新的問題。勞務出資是否應當合法化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關系到眾多投資者的利益,也關系到整個公司正常運營的秩序。
關鍵詞 公司資本制度 勞務出資 合法化
勞務出資是指股東以體力勞動或者智力勞動作為出資形式取得股東身份。我國《公司法》第27條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計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國務院頒布的《公司登記管理條例》明確規定,股東不得以勞務作價出資。由此可知,以勞務出資的這種方式為我國法律、法規做禁止。筆者認為,勞務可以作為公司股東的出資方式。但是需要對現行公司法相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勞務出資在實踐中具有可行性。
一、學界對勞務出資問題的觀點
目前,學界都勞務出資問題的觀點并不一致。從立法和司法實踐可看出,反對勞務出資合法的觀點占據了上風。他們認為,勞務出資有以下兩個問題。第一,勞務估價的問題,即使作好了估價,在公司運作時特定人的勞務能否正常發揮作用也是很大問題。第二,投入勞務出資的人一旦有什么變化因素,會影響公司的償債能力,對于保護第三人不利。已發生的勞務,如其數額確定,當允許股東以此作為出資,實質上不是勞務出資,而是以勞務報酬出資。而贊同勞務出資的學者則認為,公司勞務出資具有必要性。例如:它可以彌補勞動合同的缺陷,解決職工持股的困境和解決股票期權的尷尬等。筆者認為同意將勞務作為出資的方式。
二、勞務出資合法化的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第一,勞務出資合法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擁有特殊才能的管理人才和高科技人才不滿足于僅獲得工資收益,他們希望通過自己提供勞務能在一定程度上享有產權收益。勞務出資有利于公司追求資本的效率性,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是公司與生俱來的本性。它可以激發投資者的投資熱情和提高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但當前的法律框架下并不能夠滿足他們的要求。為了達到目的,當事人往往通過其他手段規避法律。這不僅增加了交易成本,而且也增加了法律風險,容易引發更多的法律糾紛。
第二,勞務出資合法化有助于破解公司發展中的諸多難題。當前經濟的發展,勞務對公司的生產經營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雖然法律禁止勞務出資,但公司在經營中對勞務出資卻產生了強烈需要。于是,實踐中規避法律規定的現象比比皆是。例如:干股的大量存在。。如果從法律上承認勞務出資,既可以合理解釋這些現象,也能夠對勞務出資進行調整,同時促進勞動能力的充分利用。
(二)可行性分析
勞務出資在我國具備一定的法律基礎,《公司法》對股東出資形式作了開放式規定,其確定的標準有三個:一是具有貨幣可估價性,即出資能否以貨幣衡量價值;二是具有可轉讓性,股東的出資實際上是在股東與公司之間產生了權利主體的移轉;三是具有合法性,即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顯然,勞務已具備貨幣可估價性和可獨立轉讓性兩個條件。
但2005年修訂的《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14 條卻規定股東不得以勞務作價出資,從而將勞務出資形式排除在法律范圍之外,成為勞務出資合法化的障礙。筆者認為,通過制度上的特別設計,降低勞務出資給公司和債權人帶來的風險,從而實現勞務出資合法化。
第一,建立資產信用機制。因為勞務出資獲得的股份,實質上并沒有資金注入,故與有勞務出資的公司從事交易可能對債權人利益產生威脅,但決定公司信用的并不只是它的資本,更多地建立于它現實的資產狀況,而非單純依賴于它的資本數額與構成。因此,建立資產信用機制,公開資產信息特別是資產變動的動態信息,給交易相對人理性判斷交易風險的可靠依據。
第二,建立勞務出資公示制度。首先,應在公司章程中對勞務出資相關事項作出明確規定;其次,登記機關應對勞務出資內容登記備案,建檔以備查詢;最后,應在公司的營業執照上著重標明勞務出資的數額,以引起交易相對人的注意。這項制度是的債權人在交易時能夠權衡利弊,實現公平交易。
第三,限制勞務出資股份的轉讓。因勞務出資具有特殊性,對其股份的轉讓也應作出相應的限制。對其限制可仿照股份公司關于發起人轉讓所持股份限制的規定,要求勞務出資股東在持有股份后一定時期內不得轉讓。
綜上所述,我國應當盡快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法律制度,使勞務出資合法化,發揮勞務出資在實踐中的積極作用,進而促進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降低交易成本。
參考文獻:
[1]周銘學.勞務出資若干法律問題研究[M].上海:華東政法大學,2011 .
[2][美]雅各布·明塞爾.人力資本研究·譯者序[M].張鳳林譯.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3]李友根.人力資本出資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2 .
[4]左傳衛.股東出資法律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