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忠敏
摘 要 傳媒的評論權和刑事被告的公正審判權都是當今社會不可或缺的權利需要,但二者在實踐中發生沖突的情況卻時有發生,本文旨在從加強自我約束的角度出發,試圖總結歸納出調整傳媒的評論權與刑事被告的公正審判權的可行協調機制。
關鍵詞 傳媒 新聞自由 刑事被告 公正審判
傳媒評論權,由《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2年)》所確認,計劃中指出:“依法保障新聞記者的采訪權、批評權、評論權、發表權”,這是對憲法中所規定的言論自由的進一步明文擴展,在此之前,“傳媒評論權”的提法只停留理論層面,這一次,終于得到了國家的明文認可。
相反,我國關于刑事被告的公正審判權的認可尚缺乏憲法層面的依據,在目前的規范體系中,僅在《刑事訴訟法》的修訂中,確認了違反“公正審判”的法律后果是撤銷原判發回重審,法律位階上低于對新聞自由的保護。
立法的缺乏和實踐中沖突的尖銳化,使得我國對于專門調整傳媒的評論權與刑事被告的公正審判權的沖突的協調機制的要求相當迫切,筆者認為,緩解沖突的最佳方式,就是享有傳媒評論權的新聞傳媒和保障刑事被告公正審判權的司法機構都自覺地進行自我約束。
一、新聞傳媒應把握評論的范圍和“度”
傳媒對于司法的評論活動如果“適度”,則可以有效發揮“輿論監督”的效能,但是如果評論“過度”,則可能產生“媒介審判”對刑事被告的不利局面,如果評論“欠度”,那么傳媒就喪失了其作為“社會公器”的價值,因而在平衡二者關系時,“度”是個關鍵概念。
1、對正在審理的案件,媒體評論的內容和范圍要受到限制
司法活動具有嚴肅性,而傳媒活動的隨意性、主觀性更大,在某些情況下,“狂熱的道德激情、簡單的是非判斷和強烈的憤怒情緒,往往淹沒了對問題的深入分析和對規則的尊重”豍,而且傳媒活動由于其傳播的廣泛性和迅速性等特點使其極易造成巨大的社會影響,因而如果要是允許這種建立在不可靠的認識基礎上的對于刑事案件的評論,那么刑事被告公正審判權就很難得到保障,因而對于這些涉及到實體問題的傳媒評論應加以嚴格的限制。
2、案件審理終結后,可以從事實和法律的角度發表任何意見和評論
傳媒對于訴訟程序已然終結的案件進行評論,并不會影響到刑事被告的公正審判權的實現,這是因為縱然傳媒的監督可能引起審判監督程序而導致對于案件的重審,但是其實現的條件和程序都非常嚴格,只有在事實認定不清、證據矛盾、司法腐敗等特定條件下,才有可能導致重審,可以說,對已終結的案件進行評論是傳媒從事法制的最大價值所在。
3、在任何時候,新聞媒體不得發表對司法人員有人身攻擊或人身侮辱內容的評論,以保護司法人員的人格尊嚴和司法權威
代表國家行使公權力的司法工作人員享有的權利范圍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但人格尊嚴權是每個公民都享有的基本人權,不容侵犯,傳媒的評論可以涉及到司法工作人員的作風問題,但是絕對不能使用人身攻擊、侮辱甚至誹謗的方式,即使所評論的內容是真實的,如果方式不當,不僅會侵犯到司法工作人員的人格尊嚴權,更會危及司法權威,激化社會矛盾。
二、司法機關應建立一套免受報道干擾的機制
司法機關作為國家的一級權力機構,是社會實現民主法治的最后一道屏障,但它的權力不僅不能無限放大,而且還要不斷地進行自我約束,尤其是在處理與傳媒關系問題時,更要注重從程序正義的角度保障傳媒評論權和當事人的公正審判權。
1、“集中+封閉”審理
司法活動的程序本身即有封閉性,但是在實踐中,這種封閉性很難保障,在重大有爭議性的案件的審理過程之中,可以將主審法官與外界相隔離,賦予主審法官一個獨立的裁判空間,在這個空間中,主審法官只需按照已有證據和相關法律對事實進行認證就可以,這樣既可以節省成本,又可以給予刑事被告一個快速而又及時的審判,從真正意義上有利于其公正審判權的實現。
2、對訴訟參與人的庭外言論作必要限制
訴訟參與人對于案件審理情況的言論是傳媒作出評論的主要消息來源,而訴訟參與人大多是有著自己的利益訴求,因而在發表相關言論時很可能不客觀,此時傳媒借以評論的關于案件的信息本身的準確性就值得懷疑,因此對于訴訟參與人的庭外言論必須做必要的限制,比如不能將尚未被法律所確認的情況擅自公開。
3、在司法系統內部建立專門的信息搜集部門
在司法系統內部建立專門的信息搜集部門,由其負責搜集傳媒關于某一個案件的評論并進行初步核實,然后直接報給本院院長,而不通過主審法官,這樣既能保障傳媒監督司法的有效實現,又能最大程度避免對于主審法官的影響,在根本上有利于刑事被告的公正審判權的實現。
傳媒的評論權和刑事被告的公正審判權都是民主法治社會所要保障的權利,雖然二者的矛盾不能完全規避,但是我們一定要努力在二者之間找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把它們的沖突造成的損害減少到最低。上述關于平衡二者機制的探討,還有待實踐檢驗,但為了全社會的和諧運轉,期待關于相關協調機制的探索越來越多。
注釋:
朱健,王人博.“媒體審判”的負面效應批判——兼論構建傳媒與司法間的和諧關系[J].政法論叢,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