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峰
摘 要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以及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經濟保衛工作也面臨著許多問題與挑戰。本文從經濟保衛工作的執法、管理、可持續發展以及創新四方面去探討經濟保衛工作的體制改革。
關鍵詞 經濟保衛 保衛工作 體制改革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 本世紀頭二十年經濟建設和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基本實現工業化,大力推進信息化,加快建設現代化,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不斷提高生活水平”。因此,企業經濟保衛是我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容忽視的戰略性工作。在中國加入了WTO之后,中國必須積極面對世界金融危機的威脅,同時做好國內的經濟保衛工作顯得更加重要。我國的經濟保衛工作從20世紀50年代起就已經開展,盡管六十幾年來我國的經濟保衛工作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發展, 但始終緊密圍繞黨的中心工作,為保衛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21世紀以來,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經濟保衛工作也在不斷改進和創新工作方法,較好地做到了經濟保衛工作的規范、有序、安全與和諧”。
一、加強經濟保衛部門的打擊手段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我國的經濟犯罪案件的越來越多,經濟犯罪活動不容忽視。因此,根據公安部公通字[1995]30號文件《關于調整經保局、刑偵局對經濟犯罪案件管轄分工的通知》的規定,調整了經濟犯罪案件的管轄分工,將金融詐騙、財稅方面的詐騙、偽造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以及各種形式的融資、集資犯罪等五類經濟犯罪案件劃歸經濟保衛局管轄。一方面是由于社會經濟犯罪形勢嚴峻和經濟保衛工作任務的加重,經濟保衛局迫切需要改革“只防范、不打擊”的工作形態,而賦予經濟保衛局更大的執法權力,加強打擊經濟類犯罪案件的力度。另一方面,經濟保衛局對經濟犯罪有專門的研究,不僅僅能夠分擔刑偵部門的工作避免刑偵部門顧此失彼,還可以充分發揮經濟保衛局的優勢,對經濟犯罪形成嚴厲的打擊之勢。
二、擴大經濟管理工作的范圍
根據國務院國發[1980]117號文件的規定,經濟保衛部門負責管理縣直屬和大中城市區直屬以上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的保衛工作,并且在重要的大刑廠礦企業、物資倉庫、重要科研等要害單位,逐步建立經濟民警。這就意味著經濟保衛對象主要是國防軍工、金融機構、水電通訊、物資儲備等重點要害部門及國有大中型企業。但是,改革開放和中國入世之后,中國的經濟發展出現了新形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的過程中,所有制企業增多,各種形式的企業形態紛紛涌現,尤其是沿海經濟較發達地區,非國有工業企業的產值超過了國有工業企業。在這種情形下,經濟保衛工作不應該脫離社會發展程度而盲目地開展,而應該大膽地將經濟保衛工作的觸角伸展到經濟領域的多方面,才能有效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護航。
此外,鑒于經濟保衛工作對象是關乎國計民生的企業單位,經濟保衛部門為了積累豐富的實戰經驗,在工作中與企業建立了密切聯系。新時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企業生產經營逐漸社會化和市場化,經濟保衛工作應該向外延伸不要局限在企業內部。因此,經濟保衛部門既要維持與企業的密切聯系,又要設立專門機構來管理,形成牢固的保衛網絡,有利于綜合分析管理企業內部經濟保衛工作的規律、特點,以及結合企業的實戰經驗找到突出的問題,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
三、實現經濟保衛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領域出現許多新情況,因此,在新形勢下的經濟保衛工作要樹立與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確保經濟保衛工作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保衛工作的可持續發展,要求經濟保衛工作隊伍要確立全局意識和整體觀念,正確認識經濟保衛工作對于社會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重要性。此外,要正確處理好局部與全局的關系,“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突出優勢的同時發揮特點,注重工作的全面發展。經濟保衛工作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工作協調發展,統籌兼顧各項工作、協調各方面的利益,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來確保工作的開展,做到目標一致,責任落實。同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時經濟保衛工作開展的法律依據。法治與德治是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不可偏廢的兩種途徑,德治是基礎,法治是保障,而經濟保衛工作的法治和德治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法治和德治是經濟保衛工作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四、完成經濟保衛工作的創新要求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對經濟保衛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經濟保衛工作切實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安全保衛、和諧保衛、滿意保衛的工作目標,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創新經濟保衛工作的方法和創新的管理體制,從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首先,經濟保衛工作需要利用現代化高科技手段,利用計算機、通信、網絡等技術進行數字化管理。比如企業的門崗管理系統、防災預警系統、治安巡邏系統等保衛系統必須逐步過渡到運用技術管理手段。新形勢下,經濟保衛工作在防衛之外,還需要加強對網絡經濟罪犯的打擊,這就需要加大對網絡的巡防和監控的力度。其次,經濟保衛的體制建設也應該不斷開拓創新,堅持“廢、改、立”的原則,不拘泥于經驗主義,堅決廢止過時的制度,完善充實的有缺陷的制度,制定暫時缺乏的制度。
參考文獻:
[1] 胡永正.對改革和加強公安經濟保衛工作的思考[J].公安學刊,2000(01).
[2] 丁云祥.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 構建安全、和諧、滿意的經濟保衛工作[J].科學咨詢,2010(07).
[3] 徐盛龍.經濟保衛工作體制改革之淺見[J].公安大學學報,1995(02).
[4] 汪濤. 改革和加強經濟保衛工作[J].公安研究,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