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偉英
【內容摘要】中國歷史上人才輩出,毛澤東作為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有政治家的氣度,軍事家的睿智,思想家的深邃,藝術家的才情。特別是他的詩詞,得到了眾多大家的高度評價。詩詞大家柳亞子稱贊其詩“推翻歷史三千載,自鑄雄廳瑰麗詞”;徐遲曾說:“詩從毛主席,文崇馬克思”;陳毅元帥也認定毛澤東為“詩詞大國之盟主”①。可見,毛澤東的詩詞在當代詩詞領域有著很高的地位,本文則試圖從詩詞的藝術特色方面,淺析毛澤東詩詞中氣·韻·境的完美結合,即包含豪放之氣勢、率真之韻味、深遠之意境、語言之魅力完美結合的特點。
【關鍵詞】詩詞 藝術特色 豪放 率真 深遠
引言
“偉大的藝術家一向是人類進步的先軀者”。毛澤東的戎馬生涯和革命實踐給了他真正的創作源泉,捧讀偉人留下的詩詞,時刻可以感受到他“與大地談心,與高山交流”的豪放灑脫,更能體會到其蘊藏的氣魄美、韻味美、境界美的統一。他那“偏于豪放,不廢婉約”的藝術風格,讓多少后人贊嘆不已;富于激情和恢宏氣勢的詩作,強烈地感染著讀者;視“河地當床,石頭當枕,藍天為帳,月光為燈”的形象思維,則把人帶入一個空靈深遠的藝術境界中;還有那一氣呵成,不加雕飾的語言文字,像清水芙蓉般清新自然。
一、豪放之氣勢
從毛澤東詩詞的整體風格看,可以概括為“偏于豪放,不廢婉約”。豪,即豪邁奔放;婉,即婉轉柔媚。豪放與婉約各有其美,不可不辨。豪放是指豪放雄大的精神氣魄,即古時所說的“氣”像毛澤東這樣一個胸懷坦蕩、眼界開闊、不受名僵利鎖羈絆的詩人,在他揮毫聘思之際,才會縱橫逸宕、無拘無束。例如:《沁園春·長沙》中有“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菩薩蠻·黃鶴樓》中有“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憶秦娥·婁山關》中有“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七律·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中有“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水調歌頭·游泳》中有“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些詩句都以豪放氣勢著稱于世,這是毛澤東詩詞的巨大魅力之一。
二、率真之韻味
毛澤東有著天生的詩人氣質,他的一生與詩詞結下了不解之緣,其詩詞中率真的韻味呼之欲出。無論是喜是悲是憂是怒,是慶賀勝利還是抒發豪情,他都要寫詩,早年的詩被稱為是“在馬背上哼成的”②。不論在臨窗伏案之時,戎馬倥傯之間,還是在日理萬機之余,從不間斷對詩詞的吟哦,以表達他高遠的理想、堅定的意志、翻卷的心潮、激蕩的思緒和綿綿的深情。他的詩詞直抒胸臆,表達著心靈深處的奧秘,具有生動的情感和恢宏的氣勢,處處顯現一個詩人的率真本性,體現其詩詞的氣韻美。
生動情感和恢宏氣勢是毛澤東個性的充分體現。他從小就有強烈的叛逆精神,以及向往自由的天然個性,可謂天縱自然,揮灑自如。對一切束縛個性和掩飾本性的外在規矩表示極大的輕視和排斥。在現實生活中,毛澤東追求一種真我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他胸納萬川、雄視古今、豪氣鼓蕩。認為人要有堅強的意志,為鍛煉自己,常在夏天狂風暴雨的夜晚,一個人爬岳麓山,體會古人“納于大麓,烈風雷雨不迷”的境界。他橫渡北風勁吹的湘江,激發“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的豪情。他喜歡山川游歷,并從中獲得無限詩情和靈感,他的詩總是傾向于主觀個性情感的抒發,對那些無病呻吟隱忍不發的習氣,“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的詩教則搖頭不顧③。因此,他特別欣賞屈原、曹操、李白等人的作品,因為這些作品都具有生動情感和恢宏氣勢,這種風格對毛澤東的詩作有著深遠的影響。
三、深遠之意境
毛澤東的詩詞有著極其深遠的意境。在《沁園春·長沙》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向我們展現了一幅景象開闊,氣勢宏大,絢麗多彩,生機勃勃的湘江深秋畫卷,給人以及高的藝術美感和藝術境界。
他的詩詞不僅將其中的景色描繪得出神入化,將人物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而且擅于運用比喻、夸張等藝術手法,使不引人注目的東西突現出來,使隱蔽的東西顯露出來,使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形象化。如:《虞美人·枕上》中“堆出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比喻思念戀人情感像翻騰的江海,使難以言狀的感情形象生動地表達出來,還有毛澤東與戀人分別時想象他與楊開慧的愛情的未來是“重比翼,和云翥”,比翼雙飛是古時文人對美好愛情的比喻和向往,還有“山舞銀蛇,原弛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用的巧喻,也表現了與天公試比高的氣魄,可以看出,他的詩詞中的形象思維已上升到意象化的意味。所以他的詩詞總是給人呈現出空靈深遠的美妙意境。
四、氣·韻·境的完美結合
毛澤東詩詞秉承古詩詞的精髓,又積聚強烈的時代氣息。他即興吟唱,文如其人,詩更如其人,在他的詩詞中可以見出一個偉大人物的崇高情愫,深廣胸懷和精湛的文學修養。他的情感與革命,與人民血肉相通;他的審美理想,更將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文學傳統熔為一爐,匯成一體,達到“酌奈而不失其真,玩華而不墜其實”④的境界。
【注釋】
①《詩國盟主毛澤東》,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年,P1.
②《盧卡奈文學論文集》(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P82.
③《讀懂毛澤東》,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P464~P461.
④ 劉勰.《文心雕龍·辯騷》.
【參考文獻】
[1]《詩國盟主毛澤東》,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年.
[2]《盧卡奈文學論文集》(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3]《讀懂毛澤東》,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4] 劉勰.《文心雕龍·辯騷》.
(作者單位:江西省于都縣第二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