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紅
摘要:如何使你的數學課讓學生難忘?數學課只有難忘,學生才會記住課堂內容,讓課堂內容潛藏在深層記憶。這就需要教師要把握好課堂,把握好學生。一、教師需在課前充分地備課,將課本內容的重點、難點及學生的易錯點等詳細地整理出來,做到有的放矢。二、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認知程度和課本內容的難易程度合理地選擇練習題,并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及時地肯定與鼓勵。三、采用特色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多媒體教學、一題多解或同類通法,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千變萬化。讓我們共同努力在時間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挖掘學生最大的強能,采用各種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我們的數學課“難忘”。
關鍵詞:難忘;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學有所得;解題技巧
許久以來,多少人眼里的數學課是墨守成規,沒有激情,呆板無味,即便是回憶我自己上學時的數學課,也沒有幾節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在自己也成為一名教師之后,我努力為學生營造輕松快樂、積極向上、樂學愿學,高效率的課堂環境而奮斗著。如何上一節令學生難忘的數學課?我在不斷探索中總結了以下幾點經驗。
一、內容深入淺出,淺顯易懂,循序漸進
教學內容是每節課的主旨,所有的課堂活動都圍繞這一中心任務展開,如果脫離了教學內容,無論教師的教學設計多花哨,這都是一節失敗的課,也就是常說的“跑題”。我作為一名高中教學經驗不很豐富的教師,上課前我積極征求其他有經驗教師的意見,同時多聽老教師的課,做到邊聽邊學,給自己不斷充電,彌補自己在教學上的不足。“不經武裝的士兵上戰場,只能束手就擒”,沒有充分準備的教師上講臺,充其量是“信口開河”。教師備教材要備出重點、難點,更重要的是備出疑點。教師要在課前做的大量習題中提煉學生在解決相關問題時的易漏點和易錯點,并將其轉化成淺顯易懂,使學生容易接受的內容。只有充分的備課,教師上課的導入、例題講解、學生活動等一系列教學設計才能一步步吸引學生的眼球。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提高了,學生有了較強的求知欲,有了感興趣的東西,上課時才能集中思維去想象,去創造,主動開展學習活動,逐漸懂得與人合作,掌握協作方法,能自主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有質量開展交流討論,互相啟迪,共同進步,由敢于質疑漸漸學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課堂上不斷出現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方法,學生才能在合作學習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二、掌控學生,讓學生學有所得,多鼓勵學生
每個學生的性格、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知識積累都不一樣,我們用一樣的教學方法,自然起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如果能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興趣,便能使學生對學習學得開心,掌握得牢固,因此,激發學生的興趣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提不同層次的要求,分配不同層次的習題。對于數學成績較低的學生,由于他們底子薄,知識積累少,應用能力欠缺而導致其對數學不感興趣,望而生畏,所以在教學時要將新內容簡單化。例如,函數單調性這一內容對初入高中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新內容,為了能夠使學生直觀、清楚地明白函數單調性及單調區間的定義,講課時我借助多媒體課件展示,并由最簡單的一次函數講起,先讓學生體會上升為增,下降為減的宏觀視覺效果,再加入二次函數逐步體會單調區間的含義。另外每節課設置的習題要有層次,易、中、難各層次的題都要有,防止有的學生“咬不動”,有的學生“吃不飽”。針對這一實際情況,在教學中要特別的注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慢慢吸引學生的視線,通過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導他們進入數學學習。同時,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當他回答問題猶豫的時候,是他在想如何回答會更完美,無論結果與否,教師應給與充分的肯定,讓學生大膽回答問題;當學生在黑板上演算對一道題時,教師要毫不吝嗇自己的表揚,別看他們是高中生,一句看似簡單的“你真棒!”會讓學生喜歡上我們的數學課。曾經有一個學生在畢業前給我寫了一封信,信中說“一節數學課上我答錯了您提的問題,正提心吊膽的等著您的批評,您卻微笑著鼓勵我一步步分析這道題,那一刻讓我喜歡上了您,也喜歡上了數學課。”所以教師在教授內容的同時一定要關注學生的情緒,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及時的肯定、表揚和鼓勵。
三、一題多解,同類通法,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提高對數學的興趣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就數學本身來說,是壯麗多彩、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的……”入迷才能叩開思維的大門,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發展。我們要善于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充分利用數學課堂,把它創設成充滿活力、魅力無窮的空間,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地感受數學美,去追求數學美。例如,求直線被圓截得的弦長問題,可以代入弦長公式;可以用聯立方程組求兩交點坐標,代入兩點間距離公式求弦長;而對于圓這一特殊曲線可以用平面幾何構造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求弦長,這樣就簡單多了。再如,切接球問題是高考題中的熱點,也是難點之一。解決球體積的思路可以利用經過幾何體某一面的外接圓圓心的垂線找球心求半徑;可以構造長方體;也可以根據題意截出平面圖,將立體幾何轉化為平面幾何問題。又如,數形結合的方法在數學題目中的廣泛應用也是必備的解題技巧之一,像求函數的最值、求函數零點個數、用坐標法求向量的數量積問題等均可用數形結合的方法降低難度,方便易求。在這些一題多解,多題一法中讓學生體會數學的神秘,讓學生主動探索數學的奧秘,讓學生不斷挖掘自身的潛能去愛數學,學數學。
讓我們的數學課在學生的心中“難忘”,不需要有多么大的舉動,只要有那么一點觸動學生神經的地方,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讓我們共同努力,給學生創造自由、大膽、高效的課堂氛圍,給他們一個“難忘”的數學課。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