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力夯
當今是一個風起云涌、創新發展的時代。循規蹈矩,墨守成規只能落后。知識的浪潮中,需要我們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創新。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法。”
長期以來,由于受應試教育影響,教育還存在一些未完全消除的遺留問題:一是未徹底改變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觀念,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二是“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仍然存在。因此,新時代的我們,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倡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實施小組教學
課改蜂擁,我們走訪名校,汲取精華,踐行“以文化建設引領內涵發展,以管理創新突出辦學特色”的教學思路,以“創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為基點,打造“一三四高效課堂模式”。我們在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實施小組教學。
我們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提出自己未能解決的問題。在這個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以尚未解決的問題為核心,自行展開討論,總結答案。教師在點撥后若有需要再解疑答惑。
1.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探究。我們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建立在學生已做了充分思考的基礎上,是帶著問題參與課堂學習的。學生在課前、課中都要進行積極的自主探究。
2.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精講。教師主要講解學生經過思考后仍未能憑自己的能力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知識框架上的缺陷。
3.以學生的小組為基礎。教師先要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智力狀況、性別、心理素質、興趣愛好等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然后按照“異質同組、同組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這樣能保證小組內各個成員之間的差異性和互補性,也便于各個小組間開展公平競爭。教師把學生的個別差異看成一種積極的教育資源,實施動態分組教學。教師還可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定期進行人員調整,以保證小組間學生競爭的活力,增強小組內學生合作的凝聚力。課堂上小組學習的運用,有效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的思維碰撞,促進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
4.在評價小組時,我們強化團體激勵,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我們關注小組活動的秩序,組員的參與情況,合作學習效果,小組匯報情況等方面,強化學生團體意識,充分體現“不求人人成功,但求生生進步;不必基礎比進步”的理念。看到學生點滴進步,我們便大力表揚,將其擴大化,增強學生自信,點燃學生興趣。定期進行諸如最佳小組、最佳學習小組長、最佳學習伙伴、最佳進步獎等評選活動,進行物質、精神獎勵。
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民主、輕松、舒暢的學習氣氛中“親其師,信其道”,增強了學生參與學習的意識,培養了學生的交際能力,促進了學生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
二、注重化學實驗教學,喚醒學生的創新意識
化學實驗是化學科學的基礎,也是化學教學的基礎。化學教師要善于開動腦筋,大膽進行化學實驗改革,勇于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此曬曬我的點滴做法。
1.盡可能地變演示實驗為學生隨堂實驗。百見不如一練,學生親自實驗比教師演示給學生看,觀察到的現象會更清晰,留下的印象更深刻。我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正確處理講解和學生動手之間的關系,啟發學生思維,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操作時間,有發揮個人創造力的空間,學生會變被動為主動。
2.盡可能地改驗證性實驗為探究性實驗。現行的實驗教學,大都留在驗證理論知識,應付考試階段,尚未完全進入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培養創新精神階段。這樣的實驗教學限制了學生的思路,不能開拓學生思維。我在教學中,緊緊抓住學生思維的興奮點,開展探究性試驗,引導學生發散思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3.盡可能地引導學生改進一些演示實驗。例如,在“氫氧化亞鐵的生成”實驗中,教師可讓學生根據書上的演示實驗,自己進行實驗改進,然后相互交流,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體驗到創新并不神秘。創新就在身邊,新教材中選入的家庭小實驗,趣味實驗和選做實驗,不僅科普性很強而且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像一塊磁石,吸引著學生的實驗興趣和創新欲望,教師要因勢利導,積極組織做好這類實驗。我們的實驗室“綠卡”開放式管理,鼓勵學生大膽到實驗室去設計、研究、實驗、創新。這樣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利用課外作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學生對于課外作業一般都是窮于應付,我認為課外作業就是補充延伸學生在課內書面作業辦不到的事,重在讓學生多動手、動口、動腦,增加社會實踐、發展創新思維,在素質教育中改革作業模式,發展學生的實踐與創新。
我在布置作業時注重精練,往往布置一些富有創新性、探索性的習題,可以是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歸一,也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創新發現與制作,點燃他們的解題熱情。如學習原電池后,我指導學生利用廢棄物制作瓜果電池。另外,在進行每一章新課教學之前,我發動學生查閱資料尋找與本章內容有關的化學史、前沿科學動態、發展方向及發現史軼聞趣事,整理打印成閱讀材料,課前發給學生,使他們對新課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和認識。這樣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只要我們時時留心,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一定會提高。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時代的呼喚,創新的關鍵是人才的開發,創新人才的培養依賴教育。作為一名普通的化學教師,我時時不忘向學生滲透創新思想,提供探究機會,為教育的發展盡綿薄之力。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