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葳
摘要:古文在語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因素。語文教學就是要喚起學生學習的情感,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教師要挖掘古文中的情感因素,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
關鍵詞:古文;情感;情感教育
語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古文經典名篇,蘊藏著豐富的情感因素。它是對青年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審美教育的好素材。教師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對學生進行教育,能夠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身心受到感染,產生愉悅感。情感教育的內容豐富多樣,將情感教育寓于語文教學中,寓于傳統的古文之中,能夠博動學生心靈的琴弦,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使學生產生民族自豪感。
一、古文中的情感教育優勢
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中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寫作時,作者因為“情動”而寫出優美的詞章,情感是作者寫作的動力與源泉。同樣,作者要理解作品,也要“披文以入情”,理解作品時,也要帶著感情進入作者所描繪的境界,與作品所表達的感情和諧共振。教師利用古文進行情感教育,教師必須培養學生熱愛古文的感情,讓學生從讀古文,背古文,賞古文的情境中,產生對語文學習的愛好和熱情,它是對學生進行語文情感教育的基礎。通過讀古文,讓學生明白學習古文的目的和意義;通過欣賞古文,讓學生感到古文詞語的優美,感情的豐富,意境的高遠,思想的深邃。語文教師面對這些古文,通過自己熱情生動的講解,去引導學生對古文作品的優美詞句的欣賞,對名言名句的深刻理解。在理解作品時,教師要帶領學生探尋作者心路歷程,把握作品的思想內涵,體驗作者豐富的情感。只有學生對古代文章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對語文學習有熱情,也才會有效地提高語文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
二、古文中的情感教育價值
審美情感和道德情操教育是語文情感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如何通過對教材內容的挖掘以及生動的講解,將古人蘊藏在作品中的美好感情移植到學生的心靈之中,讓每個學生心靈得到凈化,情感得到升華,審美情趣得到提高,就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要從古文中挖掘情感教育的情感因素,是實現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徑。
1.挫折教育。挫折教育也是現在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進行挫折教育,讓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激起學習的潛能,達到把握知識、提升思想高度的目的。學生的生活閱歷不豐富,對“挫折”理解程度不夠深刻。因此,在古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是及時的,必要的,也是激發學生潛能的好方法。《赤壁賦》中蘇軾雖遠貶黃州,經歷人生挫折,但作者豁達樂觀,敢于面對挫折,并主動適應現實,在偏僻的黃州找到寧靜恬適的環境,沉醉于大自然的懷抱中。《歸去來兮辭》中,陶淵明面對鄉里小人,毅然踏上了歸隱田園的道路。在挫折中沒有消沉,而是過著彈琴消憂,閑雅讀書,躬耕田畝的生活,在田野中體驗人生的苦與樂。《滕王閣序》“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作者并不是一味地低沉感傷,而是筆勢峰回路轉,“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心;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作者處困頓而情操不移、逆境中壯志彌堅。從一位文人墨客的身上感到的是積極向上的精神和開闊的胸襟,千百年來引起了許多文人的共鳴,讓后世敬仰則不足為奇。對學生講解那些身處逆境仍然自強不息的人,能夠培養學生處逆境而百折不撓的精神,不斷提升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2.感恩教育。現在各個學校都在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讓每個學生學會感恩,懂得感恩,知恩圖報。要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常懷感恩之心,社會就會充滿愛心。《陳情表》的作者李密,在祖母“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之際,使自己不忍離開和不能離開之情越來越深。雖詔書再三的催逼,但李密奉養祖母之情愈濃,充分體現出李密的感恩之情。
3.愛國情感教育。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推動中國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體現。《燭之武退秦師》中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挺身而出不計前嫌,孤身游說秦穆公,維護國家安全,其愛國主義行為可歌可泣。《離騷》中屈原所表現出的民族自信心和不屈不饒的精神,令每個人為之動容,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愛國主義情感的熏陶。《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廉藺兩人忠貞的愛國精神貫穿始終。當藺相如舉起璧玉大聲斥責秦王之時,沒有堅定的愛國情操的人能做到嗎?當藺相如對廉頗一再謙卑退讓,沒有國家安危心中裝的大義情懷,能做到嗎?《蘇武傳》中的蘇武,出使匈奴被囚,面對威脅和利誘仍然矢志不改。雖遭幽禁、放逐,但絕不乞降變節。
古文能帶領學生進入美妙的藝術境界,在閱讀和感悟中構建高尚的精神境界。古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能夠陶冶學生性情,完善學生的人格,培養其健康的思想情操,把學生培養成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