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摘要:早期閱讀是孩子終生學習的基礎,開展親子閱讀不僅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閱讀習慣,而且能增進親子關系,使家長和孩子都能感受到愛與被愛的美好情感。因此,父母要在孩子的早期閱讀階段扮演好重要的角色,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陪伴孩子一起閱讀。
關鍵詞:親子;早期閱讀
一個人選擇書籍的過程就是選擇人生道路的過程,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對于學齡前孩子來說,早期閱讀是指0-6歲孩子憑借變化著的色彩、圖像、文字或憑借成人的讀講理解讀物的過程。在閱讀中孩子不僅獲得了思維、語言、想象等方面的綜合培養,而且得到了心靈的滋養。親子閱讀不僅為孩子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還可以增進親子感情,感受天倫之樂。
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對于孩子以后的人生意義深遠。在學習理解方面,經常閱讀的孩子語言能力發展突出,觀察能力強,懂道理易溝通。古人有云“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具有良好閱讀習慣的孩子,必定會博覽群書,久而久之變成了文化的積淀;一個具有良好閱讀習慣的孩子,必定會將讀書當成自己的愛好,以書為友,建立自己人生的坐標、學會做人處事的方式、擁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親子閱讀最大的意義就是:增進親子感情。在親子閱讀中,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對于世界、對于人生、對于他人的態度。畢竟,我們可以完全擁有孩子的時間并不多!有可能是孩子出生后的前3年,有可能是步入小學之前。慢慢地,他們就有了自己的朋友和圈子,更重要的是思想,對家長的依賴就逐漸減弱了。所以,在孩子依賴成人的時候、愿意和成人玩的時候,多陪陪孩子,真的是享受天倫之樂。
父母在孩子的早期閱讀階段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那么,作為家長如何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與孩子開展親子閱讀呢?
一、營造閱讀氛圍,是親子閱讀的基礎
1.家長要以身作則,平時也多讀讀書,天長日久,耳熏目染,孩子自然也喜歡讀書了。例如,在我家,孩子的爸爸是一個非常熱愛讀書的人,沒事的時候就看書,人文、歷史、地理這些書他都比較愛看。可能受到爸爸的影響,孩子從小就喜歡看書。上孩子園之前,不管看得懂還是看不懂,他每天都愿意翻一翻,尤其是愿意和爸爸一起看,從自己看圖片開始到讓家長講,就形成了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既然孩子喜歡,我們也就配合,想買什么書就買,買回來之后,就陪著孩子一起讀,孩子睡覺時也是伴著家長的閱讀聲入睡,更是樂在其中。
2.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經常光顧書店。例如我們就保持著定期去一次新華書店或是超市看書的習慣。因為那里可以翻閱的書種類繁多,看到喜歡的書還會買上一兩本。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在孩子的床頭,書桌上,客廳的沙發上,放一些適合孩子看的孩子讀物,讓孩子隨手都能拿到看到。晚上睡覺前,家長講一些有趣的故事,孩子有興趣時,就告訴孩子是從哪本書上看到的,這樣,孩子就會積極找書看,慢慢地,就會對書產生興趣。
二、因材施教,陪伴孩子閱讀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他們都有著自己的與眾不同的特點。我們應該針對孩子的年齡和個性特點,循序漸進地和孩子一起開展親子閱讀活動。
如果孩子在家長讀故事的時候一邊玩一邊聽,我們可以邊讀邊停頓,如果孩子能夠接出來即將讀到的語句,就證明孩子在聽。如果沒有接觸過書籍,沒有開展過早期閱讀,可以從簡單的小故事開始,文字少、畫面豐厚、故事內容風趣。哪怕是找到一本孩子喜歡的書,那么這本書可能就是開啟孩子閱讀之門的金鑰匙,所以我們一定要耐心。如果在建立孩子閱讀興趣之前,我們就先否定了孩子的閱讀興趣,那么閱讀將無從著手。如果有一定閱讀基礎,在拿到一本書之前,不要急于給孩子講故事,讓孩子從頭至尾,將畫面仔細觀察,引導孩子讓孩子猜測發生了什么,并表達出來。每天臨睡前,可以回憶一個故事,也可以一起探討故事中蘊含的道理。
三、耐心尋找興趣點,共同學習
一旦培養了閱讀興趣,請務必小心保護直到它成為一種習慣,把興趣堅持到底。閱讀切記功利化,孩子讀多少書不是用來展示的,孩子讀書也不是完全立竿見影地學到很多具體的知識、認識多少字。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家長還可以把書作為禮物送給孩子,讓孩子的禮物變得多樣化,除了動手動腦的好玩又益智的玩具,還有內容豐富又好看的書籍,以這種方式來鼓勵孩子。
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后,她的閱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教師的引導下,她知道了如何閱讀,以前愛看,但不懂得如何去看,大部分都是選擇有自己喜歡的圖片的書去看,看時也是走馬觀花,但現在不一樣了,孩子看書規范了,認真了,知道該選擇什么樣的書看,還知道該如何請教家長了,感覺像個大孩子。看到孩子的進步,作為家長,我感到無比欣慰,從和孩子的共同閱讀中,從孩子的身上,我們也學到了不少知識,尤其是一些生活常識,生活習慣,因此家長要端正心態,更新認識,和孩子共同成長。
當然,孩子閱讀興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家長要做耐心細致的工作,給孩子做出表率,孩子一定會在書籍的引導下健康成長。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