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山
摘要:閱讀教學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要培養習慣就得從興趣入的,同時要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使學生能質疑亦能釋疑,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從而實現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閱讀教學;習慣;方法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應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志,能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根據課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閱讀習慣,而且應該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閱讀。下面,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一點教學體會。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要培養興趣,教師就得了解學生閱讀興趣的現狀,先觀察學生在閱讀課上的表現,了解學生的愿望,進而確定相應的方法。要使學生對閱讀課產生深厚的興趣,自覺進行閱讀實踐,教師就要反復引導學生弄懂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對學生要啟發誘導他們從自身感覺中逐步明確語文是基礎、工具,只有愛讀書、多讀書、讀懂書,才能獲得豐富而扎實的知識,形成熟練的閱讀技能、技巧,進而形成語文素養。經過這樣的細心引導,課堂上學生的心才能往書上用,勁往書上使,自愿跟著教師讀書。
在學生初步明確了閱讀意義的同時,我根據學生在語文課上的不同表達情況,給予合乎實際地表揚,激發興趣,使學生由表面非自覺的活躍,逐步養成認真看書,并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有理有據地加以表達的閱讀習慣,希望得到恰如其分的肯定。為此,我十分珍視學生的閃光點,總是熱情及時地給予合理的肯定,不僅有針對性、層次性,而且要有目的性。為了讓全體學生都能積極勇敢地表達,經常用激勵語來鼓勵學生,同時把自己課堂的閱讀教學評價納入學校的評價體系,對有獨到見解和突出表現的學生發放儲蓄幣和儲蓄標。對那些表達能力差的學生,只要說對一點、一個方面,我便及時給予鼓勵,讓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逐步引導到認真看書、主動自學、獨立思考,掌握方法上來,使學生的思維向著開闊、深刻、條理、敏捷的方向發展,使表達的內容更完整、準確、生動,有效地激發了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成了課堂學習的主人。
二、誘發質疑,引導釋疑
疑問的產生,是思維廣闊、深刻的表現,是進一步探索的動力,是發現和創新的開端。在閱讀教學中激勵學生釋疑解難,不僅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可以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為了使學生“疑”得恰當,“問”得合理,我注重示范性設疑,從而激起學生一連串的疑問,潛移默化地教給了學生質疑要領。我在教學中,第一,引導學生學會抓住作者的思路設疑。如教《掩耳盜鈴》這則寓言,按作者的思路,設置懸念地問:“課文中的那個人為什么要掩著耳朵去偷鈴呢?他是怎么想的?”等等,按著這樣的思路,激發學生積極思維,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第二,為化解疑難設疑。學生費解的地方是教師設疑的重點。化解難點設疑有助于培養學生知難而進的頑強意志。第三,在文章的留白處設疑。任何一篇文單的精彩之處,自然應該引導學生去體會。同時,也要注意那些平淡之處,才會使學生養成見字必思,創新想象的好習慣。從無疑到有疑是學會學習的過程,從有疑到無疑,也是學習的過程,這兩個過程同樣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吃透”教材,實現用教材教,同時必須了解學生,使課堂上的質疑、釋疑遵循由易到難,由表及由的原則。初步訓練時,在課堂上,把一些難度大的問題,分成若干個具體的小問題,讓他們思考回答,然后總結歸納。到一定程度后,引導學生把一些小問題,歸納成有意義,有一定概括性的大問題,然后再討論解決。這樣使學生的思維水平得到提升,語文素養的形成得到保障。
三、教給方法
按照閱讀的一般規律:整體——部分——整體,在組織學生閱讀時,教師先要求學生根據單元導讀的提示略讀本組課文,明確學習這一組課文的學習內容和學習任務及重難點。引導學生按編者意圖領會訓練重點,接著按各篇課文的不同,使學生明白每一篇課文的要求。這樣,學生明確了學習的目的,從而能實現積極主動地去閱讀。為了解決問題,我引導學生首先要有重點地去讀,要反復讀,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帶著感情去讀,這樣才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接著,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重點段落去讀,通過重點詞句段落,去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如學習人教社三年級,下冊《她是我的朋友》這篇課文時,為了重點解難釋疑,重點引導學生讀以下幾段文字,并思考。“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阮恒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現呢,但為什么他又獻了血呢。通過對重點詞句的閱讀與問題的解決,則能夠深入地理解課文。解決一些大的問題,光靠獨立思考學生出現困難時,我經常引導學生合作學習。一些問題的回答,某些學生沒能完整地給出答案,則需大家來補充;如大家都未能給出合理的解決時,則在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所有學生都自由發表意見,同時教師可以進行相機點撥。
總之,在教學中,我們要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得到學習的方法,并親歷過程,使其在閱讀實踐中學會閱讀,并體會學習的快樂。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