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憲文
摘 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培養學生的語言欣賞和應用能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在當前的小學閱讀教學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制約了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改革。本文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分析了當前小學閱讀的問題和原因,重點探討了培養小學生快樂閱讀的方法,目的是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字:小學;語文;閱讀;積累;問題;學生;教師;快樂閱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一個關鍵的環節,關系到學生欣賞語言和應用語言的能力,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閱讀的意義在于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就需要教師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閱讀學習中,為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創造有利的條件。
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及原因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受到應試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影響,現學生以學為苦的現象,甚至厭讀,這就大大的降低了閱讀教學的質量,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知識的積累起到了阻礙作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出現上述問題,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學生方面的原因
學生缺乏足夠的閱讀興趣和閱讀動機,導致學生不愿意主動的參與到閱讀中,而是將閱讀作為一項任務,甚至是負擔,這樣就使學生閱讀缺乏目標指引,大大的降低了閱讀的效果。
其次,小學生的詞匯基礎較為薄弱,難以對字詞形成正確的理解,這樣加大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難度,對深刻領悟文章的主題思想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因此使學陷入不會讀的境地。
此外,在小學生的閱讀過程中,還存在著課內閱讀為主,課外閱讀量嚴重不足的問題,這就難以調動學生參與閱讀的興趣,不利于學生知識的積累和閱讀能力的提升,更對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帶來了困難。
(二)教師方面的原因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部分教師缺乏對閱讀教學的重視,僅僅是將閱讀作為寫作的輔助,是為了寫作而閱讀。其次,閱讀教學的教學方法陳舊,從字詞到語段的分析、再到中心思想的總結以及寫作方法的分析,缺乏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與小學閱讀的教學目標背道而馳。此外,在閱讀教學中未做到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閱讀的資源來源于實際生活,是開闊學生眼界的主要載體,是學生感知生活、體驗生命的主要形式。但是在教學中,閱讀范圍狹小,是為了考試而閱讀,缺乏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淹沒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小學生快樂閱讀的方法
閱讀教學承擔著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重任,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針對閱讀教學中的問題,以閱讀教學目標為指導,結合小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心理特點,對閱讀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快樂的閱讀,健康的成長。
(一)利用閱讀期待,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生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容易對新鮮的事物產生強烈的興趣,因此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通過懸念的制造以及教學情境的創設,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自覺的投入到語文閱讀中來。利用閱讀起到、閱讀反思以及閱讀批判等環節,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愿望,提高閱讀的質量。因此在閱讀教學中,需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煽情,使學生真正的熱愛閱讀。首先,教師要對閱讀的文章有深入的理解,挖掘作品的美感因素,為閱讀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教師要加強對作者以及作品文化背景的介紹,通過對作品的深入剖析,引起學生的感情共鳴,調動起學生強烈的閱讀欲望。此外,教師對學生進行煽情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這樣才能活躍閱讀課的氣氛,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使學生帶著積極主動的熱情投入到閱讀中去。
(二)活化閱讀教學,增強學生的閱讀欲望
快樂閱讀的實現需要學生全身心的投入,這就需要教師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愛好,自覺主動的投入到閱讀中去,真正的體驗到閱讀的快樂。首先,教師要設置快樂閱讀的教學情境,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手段,結合閱讀文章的主旨設計合適的情境,觸動學生的各種感官,進而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要提高課堂教學的多樣性。閱讀課堂不是單純的照本宣科,而是要引導學生自主去探索和發現,是不斷積累知識的過程,需要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探究學習以及小組互助學習等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參與度,同時也可以借助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閱讀教學,如讀書比賽、講故事以及表演等多種游戲方式。此外,教師要合理的選擇閱讀材料,在尊重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心理特點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加強閱讀材料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使閱讀貼近自然、貼近生活。
總之,語文閱讀課堂應該是充滿生機、生氣勃勃的,這就需要教師結合閱讀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需求,探索閱讀課堂教學的有效方式,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快樂閱讀、快樂學習。
(三)尊重學生差異,進行全面評價
對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人物,學生往往會產生不盡相同的感受和反應。只要沒有方向性的錯誤,教師就應該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不要用單一的評價尺度限制學生。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體現審美價值的個性化、多元化,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維。
此外,還要重視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和閱讀技巧的指導,通過平時的閱讀訓練,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形成自己閱讀的習慣,真正的實現愛讀、會讀和樂讀,為學生閱讀能力和審美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結束語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引領學生浸潤在讀書的氛圍中快樂閱讀,使學生不斷地提升閱讀層次,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
參考文獻:
[1]姜貞安.在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J].語文天地,2012(11).
[2]顧春麗.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之探討[J],語文博覽論壇,2012(04).
[3]張雁冰.引導學生快樂閱讀的技巧和方法分析[J].中國教育,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