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輝
隨著改革開放和新課標的推進,各個科目都進行了一定的改革,改變教學方法提高課堂的效率便成為了當務(wù)之急。語文課程自然也不例外,怎樣活躍課堂,在平等環(huán)境下進行師生交流,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課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課的積極性便成為了所有的語文老師都面臨的一個新的課題。
一、開拓課本,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首先要做的便是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中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老師要做的便是在講課的時候勾起學生的好奇心,將死的課文“講活”。
(一)想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勾起學生的好奇心,首先老師必須對課本內(nèi)容爛熟于胸,做好備課工作,老師自己必須明白課本的難點和重點在哪里。知道學生在什么地方容易出現(xiàn)聽不懂的情況,對于這些重點難點,老師必須思考采取什么樣的講課方式,才能讓學生容易理解,聽的津津有味。趣味性是必不可少的,老師可以扔掉那些刻板的讓學生死記硬背的辦法,開動學生的腦筋讓他們進行思考和理解。
(二)想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可以對課本進行一定的開拓,在課堂中融入一些和課文相關(guān)的課外內(nèi)容。對于好奇心比較強的中學生而言,不知道的往往是最愿意進行學習的,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當一本書變成了課本,我就不愿意讀了。現(xiàn)在很多的學生都有這樣的心理,可以通過對課外相關(guān)知識的講授,還原到課本中去,讓學生在學會的同時,更加的愿意進行學習。
(三)可以將多媒體的技術(shù)運用到教學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的教學方式直觀性強,將多媒體引用到語文課堂上可以讓語文活起來,超脫出課本之外,讓學生更加直接全方位的了解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對眼睛看到的進行進一步的思考,思考事物的本質(zhì),這樣可以改變以往教學手段單一的情況,改變以往教學中沉悶有余活潑不足的課堂氛圍,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生活積極性,讓學生主動的創(chuàng)作的去學習,優(yōu)化課堂,從而提高語文課的教學效率。
二、著力點要放在能力訓練上
古語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老師在課堂上講課的時候,想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主動的學習,便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死記硬背更偏向于“授之以魚”,老師要做的便是通過對于課文的講述,訓練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真正地做到“授之以漁”。
(一)必須加強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在以往的課堂中。教師處于主體的地位,學生大多數(shù)時間處于被動的聽和背誦的情況下,這樣的情況學生很難自主的思考,培養(yǎng)自身的能力,師生之間也難以進行平等的交流,老師必須轉(zhuǎn)變觀念,將課堂還給學生,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只有師生之間真正平等,學生感覺到老師對自己的關(guān)心,才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愿意和老師進行交流,也愿意學習這門科目,并且主動積極的進行思考,并且主動的發(fā)言。
(二)在課堂上講完一段之后,可以讓學生多進行思考,多問為什么,并且盡量的讓學生自己解答所提出的問題,教給學生思考的方法,讓學生知道該從什么地方進行思考解答問題,在學生思考的時候,教師應(yīng)該加以適當?shù)恼_的引導,避免學生的思路走到極端,和教學的目的背道而馳。教師可以通過這種讓學生進行主動思考的辦法,提高學生的能力。
(三)對于學生自己思索出來的答案,老師要鼓勵學生自己說出來,思路正確的和有一定創(chuàng)新意識的答案教師應(yīng)該對其進行一定的表揚,若是思路不正確的老師也應(yīng)該進行一定的鼓勵,鼓勵學生從多個方面進行思考,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歡樂,而不是在學生回答思路不對的時候就說學生笨,這樣只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久而久之便會不喜歡語文課,鍛煉學生的能力,提高效率更是無從談起。
(四)除了讓學生思索問題,老師也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比如說:你覺得這篇文章最有意思的地方在哪里,為什么有趣,作者為什么要這樣描述。這樣的問題都具有著一定的趣味性,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愿意主動的去探索和思考,從而提高自身的能力。
三、教會學生做人不可或缺
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必須教學和德育共同進行,教會學生做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語文科目的一些文章大都是精挑細選的,對于學生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養(yǎng)成有著重要作用。
(一)中學生的思想價值觀還不成熟,容易受到外來事物的影響,學生平時接觸比較多的人便是老師,所以,想要教會學生做人、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情操,授課的老師道德品質(zhì)必須良好,這樣才能起到表率的作用,讓學生信服,并愿意進行學習。
(二)老師在平時教學的時候,可以在學生思考問題的時候,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
值觀。
四、讓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生活
語文課文大都是來源于真實的生活,想要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思維方式,就有必要回到真實的生活中去,在生活中進行學習。
(一)在老師講到一篇文章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活中有沒有發(fā)生過這樣或者類似的事情,學生是怎樣處理的,還有沒有更好地處理方式,讓學生進行生活上的思考,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更加容易激發(fā)自身的情感,感同身受,更容易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
(二)在講到一些可以在生活中實踐的課文時可以選擇走出課堂,進行實踐。比如說講到朱自清的《春》的時候,如果恰逢春季,老師可以選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帶著學生出去踏青,讓學生感受到春天的氣息和美麗;講到《風箏》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可以學習風箏的做法,在課堂上給學生演示,甚至可以選擇帶學生去野外放風箏,讓學生親自體會到放風箏的樂趣,這樣走進生活和自然的上課方式可以加深對于文章本身的理解,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
五、結(jié)語
語文課是其他科目的基礎(chǔ),在實際的學習中需要學生主動思考的東西比較多。在語文教學中老師只有找到適合自己和教學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正確的引導學生,讓學生參與進來,營造活躍課堂的氛圍,讓學生放飛自己的思維,獨立的進行思考和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在根本上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老師應(yīng)該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思考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學習到知識的基礎(chǔ)上得到全面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