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福樓
當我選擇當一名教師,也如曾給予我教誨的老師那樣,每日耕耘在三尺講臺,我知道,我是把人類成就未來夢想的事業,擔負在了自己或許單薄的肩膀。在中國這樣一個古老的國度,一條恣肆汪洋的文化長河里,正是因為有了孔孟等先賢和人師,這些如暗夜里點著燭火的人,給無數求知的學子照亮道路,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才會延續至今,并將一代代延續下去。我們,這些履職教師的人,責無旁貸要成為一盞明燈或一根蠟燭,照亮別人,犧牲自己。
當我選擇當一名教師,在美麗的校園播撒著文化的種子和智慧的光芒,并且徜徉在由無數學生明亮的眸光輝映的世界里,我知道,我生活在愛的氛圍里了。還記得,在教師節里,學生簇擁在我的身邊,一聲聲愛意的表達,給內心增加了多少溫暖;還記得,在與學生談心的時候,看到學生被暖心話語感動,流出幸福的眼淚,那一瞬間便覺得既往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還記得在學生畢業的前夕,我與他們分享著夢想與憧憬,此種幸福的感受只有老師可以欣享。我們,這些做了老師的人,注定會以愛心喚醒愛心,把愛的教育,一棒一棒傳遞下去。
當我選擇當一名教師,在學校課程實施中,擔負起一門課程教學的任務,我就知道,課程教學是需要特殊智慧的,站好講臺,做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不容易。現代社會發展需要教育作為支撐,教育發展勢必選擇踐行三個面向: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若把中國教育投放在國際視野,用現代化的標準來檢驗,我們就會深刻意識到,中國教育發展需要現實超越。這自然需要教師成為教學變革者。
當我,我們,都選擇當一名教師的時候,我們就成為了推動中國教育發展的同盟軍。教育作為貢獻優質人力資源的行業,對我國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都應該意識到,中國教育規模最大,教育投入在短期內與其需求之間還存在距離,教育發展的諸多問題還會長期困擾我們,甚至制約事業發展,可是我們沒有退路,改革注定是一往無前的。
當我,我們,一同成為教師,無論年長與年輕,無論在哪所學校執教哪一門課程,其實我們都在從事著圓夢的事業。為了無數孩子的成長之夢,為了無數家庭幸福生活的夢想,也為了中國實現重新崛起的大國之夢,我們用辛勤的耕耘和無私的教誨作為絲線,采擷時光與知識作為顏料,來編織和描繪教育的夢幻圖景。
老師,我親愛的老師,在中國教育與中國現狀一樣,處于涅槃和蛻變的時期,陣痛是不可避免的。若我們都愛這個國家,愛教育這份事業,也愛我們的學生,我們就不可能在一場聲勢浩大的教育改革中置身事外,麻木不仁。教育的改革,教學的改革,需要從教師的變革開始。在我們的身邊正涌現出越來越多的明星教師、骨干教師,他們都是教育夢想的踐行者,本著職業責任,出于發自內心的熱愛,他們甘于奉獻,勇于探索。
未來應該是教師集體覺悟并行動起來的時代,我由此斷言:草根教師必然會主導未來中國教育的發展。
(作者單位:天津市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室 責任編輯:朱蘊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