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亮宏 雷寅



摘 要: 通過對青田中學2007—2012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成績的跟蹤研究,分析影響學生體質健康成績的原因,找到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成績、增強學生體質的方法和對策,同時也為其他學校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學生體質健康;成績;跟蹤分析;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3)09-0048-03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青田中學2007-2012年參加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學生共12027名,其中2007年1912名、2008年2047名、2009年2129名、2010年2045名、2011年1969名、2012年1925名,以及這6年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數據。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收集整理現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為本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同時閱讀相關學科的書籍,為本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2)調查訪談法
針對青田中學體質健康標準實施的情況、青田中學學生的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成績以及相關問題,向學校領導、班主任、任課教師、學生進行調查訪談,以獲得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3)數據統計法
對測試的數據和調查問卷利用相關的工具進行歸納整理,并作定量、定性比較分析。
二、數據分析和對策
(一)整體成績分析和對策
1.整體成績分析
(1)2007年的成績分析
青田中學自從2007年開始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當年的優秀率只有1.05%,不合格率高達13.91%(表1)。對各測試項目的分析可見,除了坐位體前屈外,其他成績與國家規定的標準相差甚遠,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主要是前幾年學生鍛煉的時間不夠、部分教師片面理解課堂教學改革、以臺級測試指數代替長跑等因素,使得學生的體質下降,影響教學效果。同時在對學生和體育教師的訪談后得知,當時由于《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成績與學校、教師以及學生沒有關系,使得學校、教師、學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由此影響了成績。
(2)2008-2011年成績逐年進步
從表1中可知,青田中學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成績的不合格率從2007年的13.91%下降到2011年的1.52%(2012年的不合格率為11.27,是由于測試項目的改變);優秀率從2007年的1.05%上升到2012年的10.18%,整體成績呈逐年進步的態勢。但與國家規定還有不小的差距,特別是優秀率相差較大,不合格率只在2011年達到國家規定。
(3)2012年成績分析
青田中學從2007年以來,一系列的舉措保證了學生鍛煉的時間和質量,從平時的觀察和學生在各項活動中的反映,學生體質都有明顯增強。然而2012年的測試成績除了優秀率為歷年之最,其他的指標卻都明顯低于往年,特別是不合格率為11.27%,明顯高于前幾年(表1)。究其原因,第一,是由于男生增加了引體向上測試,大部分學生的得分很低,甚至得了0分。第二,是由于《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從2007到2012有將近6年的時間,由于沒有相應的激勵機制,學生參與的態度和熱情有所減退,導致很多學生沒有盡全力參加測試。第三,由于市教育局要求在11月31日前完成數據的上報,而學校由于各種活動和比賽的原因,直到11月下旬才有時間進行測試,但2012年的11月下旬天氣特別寒冷,而且經常下雨,導致測試成績偏低,另外,由于趕時間和天氣的影響對補測不夠也影響了學生的測試成績。
2.對策和措施
(1)選項課教學根據選項教學的特點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安排身體素質課課練
學校2008年開始實施選項教學,共設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網球、羽毛球、健美操、田徑八個項目,由于學生選擇學習內容的項目各不相同,因此出現部分不愛運動、身體素質差的學生比較喜歡選擇小球類項目。因此在乒乓球、網球、羽毛球選項的教學中要求教師每節課要安排5~10分鐘的身體素質練習。大球類項目、健美操、田徑選項由于在學習中的運動量較大,沒有規定課課練的內容,但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特別是部分身體素質較差的同學,要有針對性的安排。
(2)以體育社團形式開展課外活動
根據學生的選擇和體質健康狀況,學校于2009年開始在體育選項課的基礎上成立了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健美操、田徑等8個學生體育社團,社團由學生組織和管理,體育教師任顧問,課外活動時間進行活動和比賽。體育社團形式的課外活動很好的調動了學生鍛煉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的體質健康。
(3)根據對上一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成績分析,合理安排教學
對學校每年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成績進行分析,并與前幾年的數據進行比較,對于整體成績較差或進步不明顯的項目,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干預,如:2008年學校男生速度靈巧類項目立定跳遠成績不理想,不合格率為17.15%。通過一年的努力,2009年速度靈巧類項目立定跳遠的成績提高到7.7%(表6)。
(4)科學合理的選擇測試項目,在了解學生情況的前提下,對所選的項目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身高、體重、肺活量是必測項目,其他三項是選測項目,為了防止每年都測試相同的項目,讓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學校根據市教育局的統一安排選擇所要選測的項目,并在9月初對學生公布測試項目。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在10月中旬由任教的體育教師先對選測項目預測一次,12月20日前再進行統一測試,取較好的一次成績,這樣既能讓同學們從思想上引起重視,也使學生有針對性的參與鍛煉,還可以避開因天氣原因帶來的影響。
(二)耐力成績的分析和對策
1.耐力成績的分析
從表2中可見,青田中學歷年的耐力成績都比較好,而且還一直保持著進步的態勢,偶爾的波動也都屬正常,距離國家規定的標準非常接近。從2009年開始優秀率都超過了國家的規定。與浙江省教育廳關于2010年浙江省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的公報中調研結果相比,也有較大的優勢。
2.對策和措施
(1)晨跑
由于我校是寄宿制學校,一直堅持學生出早操,2007年開始,早操的內容改為晨跑。各班男、女分別成兩路縱隊,高三在1、2兩條跑道,高二在4、5兩道,高一在7、8兩道分別繞田徑場跑道跑完兩圈。體育教師帶領學生會干部和值周班學生進行組織和檢查,做到跑的過程有抽查,跑完后在籃球場點名。將每天晨跑的人數和表現上報政教處,并在各段的公告欄上公示,學生的晨跑情況直接與班主任考核掛鉤,保證了晨跑的質量。
(2)課間跑操
學校原來課間都是做廣播操,從2011年開始,改為跑操,高二、高三在田徑場,高一在校標下的廣場上,以班級為單位成六路縱隊,邊跑邊喊口號,各班跑800~1000米。班主任、任課教師跟在自己所教的班級方陣跑。班主任組織學生從教室快速到各段指定地點集合,體育教師指揮各班級按次序出發,并控制跑的速度和班級間的距離,各段組織教師和學生輪流對各班級的跑操情況打分,每星期公布一次跑操成績,分數在年級段最后一名的班級,星期二的跑操要多跑一圈,所以2011年的耐力成績特別好。
(三)身高體重指數、體重肺活量指數成績的分析和對策
1.身體形態成績的分析
從表3中發現,每年偏輕和過輕的學生多達60%以上,是由于高中生的學業壓力大,寄宿的學生營養狀況不良等原因。肥胖和超重的學生從2007年的4.44%到2012年的7.9%逐年的增加,但與2010年“浙江省學生肥胖檢出率為8.98%,其中城市的肥胖率為9.51%,鄉村的肥胖率為8.45%”相比,數值和增幅都要低一些。
2.體重肺活量指數成績分析
表4中顯示歷年的肺活量體重指數成績較差,因此學校從2010年開始增加了長跑的時間和距離,并在平時的鍛煉和學習中強調呼吸的運用。另外,從表2、表4中發現,學校歷年的耐力成績比較好而體重肺活量指數成績卻不高,長跑成績和體重肺活量指數的成績存在反差。由于肺活量的成績與測試技巧有很大的關系,很多學生在測量的時候不注意技巧,也是導致成績不準確的原因。
3.對策和措施
(1)給特別的學生制定個性化的運動處方
從數據的分析中知道,我們學校的肥胖和偏瘦的學生不是很多,同時由于身高和體重的數據比較客觀,受遺傳因素的影響較大,因此根據測試成績,體育教師通過與肥胖、過輕和肺活量體重指數特別低的同學談心和對話,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和身體特點,并制定個人運動處方,并在體育課和課外活動時由老師或指定的體育組長監督執行。
(2)強調并傳授測試技巧
利用雨天體育課,講解肺活量的測試技巧,并讓學生體會要領,特別是深呼吸后,將氣慢慢的完全吹出。
(3)通過宣傳提高學生參與測試的重視程度
通過墻報的宣傳,體育健康知識的傳授、雨天體育課的介紹等,提高學生對體質測試的重視程度。
(4)改善測試儀器,減少測試誤差。
(四)力量、柔韌成績的分析和對策
1.力量、柔韌成績的分析
表5中顯示,柔韌力量類項目不合格率逐年增高,原因是由于測試不同的項目引起的,2007年的坐位體前屈成績遠遠高于國家規定的標準,因此2008、2009、2010三年還測試坐位體前屈時,學生產生懈怠的情緒,以致成績有所下降,但還高于國家標準“2%不合格,25%優秀”的規定。為了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心態,2011年測試項目選擇了前拋實心球、2012年則選擇了測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2011年女生的實心球合格的標準是6米,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從而影響了成績。2012年引體向上項目及格的標準是8個,女生仰臥起坐的及格標準是一分鐘25個(以高一為例),男生的難度偏高,影響學生的練習、測試積極性;女生標準偏低又導致學生練習懈怠、測試時不全力完成。
2.對策和措施
(1)加強高一新生的力量和速度素質練習
由于學校高一上學期不實行選項教學,而是進行必修學分的田徑和體操的學習,因此有針對性的選擇速度和力量的教材為學習內容,如實心球、跨欄、蹲踞式起跑、縱箱分腿騰越等。
(2)有針對性的安排
了解學生對所測項目的熟悉程度和具備的能力等情況,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的安排。如:2012年決定要測試男生引體向上的時候,了解到學生的整體情況非常差,便馬上布置學生進行練習,不但每次課安排練習,還布置課外練習任務,要求學生每天至少練習一次,通過努力,在11月的測試中有32.24%的同學達到12次以上,雖然不合格的人數還多達三分之二,但比開學的時候有了明顯的提高。
(3)進行實驗的研究,找到發展學生力量素質的方法和學習項目
以開發和實施選修課為契機,有目的的選擇體育與健康選修課程,開發了《青田魚燈》《健美操》《田徑》等特色課程,著重發展學生的力量柔韌素質。
(五)速度靈巧成績的分析和對策
1.青田中學2007~2012《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速度靈巧成績的分析
表6是2007—2012年的速度靈巧類項目成績,其中2007、2008、2009、2010、2012年測試立定跳遠的成績,從表中看得出有進步但都比較差,由于高中實施了選項教學,更多的學習了技術和技巧的內容,而立定跳遠是發展下肢爆發力與彈跳力的項目,與先天的身體素質關系較大。2011年測試籃球運球的成績最好,究其原因是由于一方面籃球運球項目學生相對比較喜歡,練習的積極性高;另一方面技巧性較強,經常練習就可以提高,避免了因先天素質差而帶來的影響。
2.對策和措施
(1)提高練習速度靈巧類項目的興趣
從分析中知道,學習的興趣是關鍵,因此不管測試什么項目,首先要培養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通過改造枯燥的項目像立定跳遠、50米跑等為各種姿勢的跳繩,真正提高學生的速度靈巧素質。
(2)在每學年的綜合素質評價體能測試的學校選測項目中設置速度靈巧類項目
浙江省學生體育與健康綜合素質評價中的體能有三類測試項目,分別是必測的長跑、學校選測項目、學生個人選測項目。從2008年開始,在學校選測項目的設置上,為了增加學生對練習速度靈巧類項目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速度靈巧類項目成績,這幾年都選擇了50米跑。
(3)選項教學中有意識的安排速度靈巧內容的學習
有針對性的在課課練中選擇蛙跳、多級蛙跳、接力跑等,發展學生的速度靈巧素質。
三、結論和建議
1.結論
(1)青田中學在分析《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成績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有效干預,因此整體成績呈逐年進步的趨勢,但離國家規定的要求還有差距。
(2)早操的晨跑和課間的跑操,保證了長跑的時間和質量,因此青田中學《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耐力成績較好。
(3)制定個性化的運動處方,為特殊的學生提高成績,減少了肥胖、偏瘦等。
(4)選項課教學、體育社團形式的課外活動、選修課程的學習以及體能測試項目50米跑的選擇對學生的力量柔韌和速度靈巧成績有明顯的效果。
(5)為了保證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避免測什么就練什么,除了長跑項目外,其他選測項目每年應該有變化。為保證學生鍛煉和測試的積極性,同類項目的不同測試內容的標準和難度必須要平衡,三個選測項目間的評價標準也要基本一致。
2.建議
(1)測試的數據要與學校、教師的教學業績相聯系,與學生的評價和升學有一定的關系。
(2)一年進行兩次測試,一次由任課教師組織;另一次實行教考分離,測試的數據更為真實、有效。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加大成績的抽查力度,做到層層檢查,隨機抽測,使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加于重視。
(3)測試時間由11、12月份改為5、6月份。因為到5、6月份高一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成長,此時測試更合理,測試的成績也更有代表性。
(4)提高學校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管理力度,使之持續、健康發展。
(5)保證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從根本上增強學生的全面素質。
(6)調節各類項目標準,使各類項目的標準更加合理。規范測試場地、器材并提高測試者業務能力,確保測試成績準確、有效。
參考文獻:
[1]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課題研究組.學生體質健康試行方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甄志平,毛振明.《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指標體系結構與嬗變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8,2.
[3]浙江省教育廳關于2010年浙江省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的公報.浙江省教育廳,2011.12.6.
[4]龔正偉.不在場—中國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下降的根本原因[J].體育教學 2007,6.
[5]李小偉.將《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工作進行到底[J].中國學校體育,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