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強
摘 要:中國高速鐵路建設進入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在諸多高鐵路橋建設中,由于工期長,施工涉及程序繁雜,因此路橋工程的質量保障就成為一個關鍵環節,施工部門要根據工程實際合理施工,文章以國內某段某高鐵路橋建設為背景,從工程路基、橋梁等主要環節的施工處理來談談如何加強質量控制。
關鍵詞:高鐵;路橋建設;質量控制
2010年開工建設的京福高鐵,經合肥、黃山、上饒、武夷山、南平至福州,按時速350公里/小時、雙線電氣化標準設計,是第一條貫穿我國南北的高速鐵路大通道。繼京津城際、合肥至南京、鄭西客專之后,中國客運專線建設正在全面有序推進。
1 該段高鐵工程特征
該段高鐵工程是一個大型綜合型項目,施工跨度大、組織難度大、技術要求高、路基工程所占比重高,土石方大,工期時間緊。
2 該段高鐵路基質量控制的難點
2.1 路基設計標準高:(1)工后沉降要求高,對于吳閘軌道路基說工后沉降不大于15mm,過渡段差異沉降應嚴格控制在5mm之內。(2)填料要求高,地基處理措施加強。為了增加路基的強度和剛度從而減小變形,基床表層設計要求采用級配碎石填筑,基床底層采用A、B組填料或改良土填筑,基床底層以下填料設計為優先選用A、B組填料和C組塊石、碎石、礫石類填料,且基床底層填料最大粒徑不得大于60mm,基床以下路堤填料最大粒徑不得大于75mm,過渡段則采用級配碎石摻入水泥填筑。(3)檢測項目多,壓實標準高。(4)重視沉降變形檢測。對路基施工全過程進行變形監測,并依據觀測結果對工后沉降進行評估和預測,以此來確實是否可以進行軌道施工。
2.2 路基質量控制難度大:(1)由于土體的復雜性,地基處理設計理論與實際差距較大,地基處理效果受施工裝備能力所限。(2)路基填筑質量受材料的不均勻性、工藝、天氣、氣候等影響大,使得路基施工質量難以保證。(3)路基剛度小,技術標準高,沉降變形控制難度大。(4)路基與剛性結構物之間的過渡段因施工條件差,是質量控制的薄弱環節,容易形成沉降差。
3 該段高鐵橋梁質量控制的重點和難點
3.1 各種原材料的合理選用與質量控制,箱梁在施工時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箱梁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在施工期間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所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是本工程項目的重點和難點。
3.2 施工質量的過程檢查與控制,箱梁施工工藝復雜,施工過程中要求各工序采取質量控制措施。
3.3 箱梁的張拉工藝復雜,箱梁張拉分預張拉、初張拉和終張拉,其中預張拉、初張拉在制梁臺座上進行,終張拉在齡期、強度、彈模達到要求后在存梁臺座上進行。
3.4 梁體移運時的控制,由于箱梁結構尺寸大,重量重,箱梁在起吊、落梁過程中的生產安全是施工控制的重點。
3.5 梁體長期變形控制,由于客運專線對軌道平順性要求高,控制箱梁徐變上拱度,降低其離散性,是本項目工程的重點和難點之一。
3.6 架梁機過隧道工藝,組織好雙線整體箱梁運輸、架設(過隧道)安全穩妥連續均衡施工,是施工組織的重點。
3.7 解決箱梁架設冬季施工、雨季施工等是施工的重點和難點。
3.8 受高壓線影響,遷改周期長。
4 該段高鐵主要工程環節質量控制措施
4.1 路基控制措施
路基工程由于地質條件復雜性,各地層分布變化較大,含水量不均,難以控制加固效果。地基加固控制:鋪設無碴軌道的路基,應具有6~18個月的沉降穩定期,并要通過檢測滿足工后沉降要求,方可進行無碴軌道施工。需做運梁通道的路基,其主體工程(不含基床表層及瀝青混凝土防水層)應滿足運架梁安全的要求。無碴軌道道床應在鋪軌到達前1個月完成,接觸網基礎、電纜槽、聲屏障支柱等宜與路基同步修建。路堤填筑控制: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路基壓實效果,減少路基本體的壓縮變形,使得路基改良土的拌制、填筑質量控制,為路基填筑的關鍵。路基施工的關鍵是保證路基工后沉降達到規定要求,由于施工過程中地基處理的質量、施工時間等難以達到理想狀態,制約路基工后沉降的因素多,難以控制。
4.2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針對該標段路基工程,本著試驗先行,樣板引路,再大規模展開路基施工的原則。先選取一段作為路基試驗段,加強現場試驗研究,通過現場沉降觀測、施工效果檢測,以確定路基地基處理、路堤填筑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選定各種施工工藝參數,全面引導路基施工,確保滿足濕陷性土質工后沉降的要求。首先進行局部地表處理,再用樁基和水泥改良土墊層處理,最后輔設土工布和土工格柵。路基填筑采用人工配合推土機和平地機分層攤鋪,壓路機分層碾壓密實,路基每填筑1.5m用沖擊式壓路機沖擊碾壓一次,減小路基的壓縮變形。路基填筑重點控制改良土的拌合、碾壓和檢測工序;根據業主要求,加強路基沉降的觀測,以觀測數據確定路基預壓卸載時間。此外,考慮到架梁需利用路基作為運梁通道的時間安排應充分考慮路基堆載預壓期,滿足6~18個月時間要求。為確保架梁工期和總工期,路基盡可能提前完成,盡量在架梁之前完成堆載預壓。
4.3 橋梁控制措施
為保證箱梁的預制質量,我標段項目部組成以安質部、實驗室、工程部三位一體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并進一步明確在箱梁預制施工中的職責。
4.3.1 成立質量管理小組,由安質部對每一道工序進行嚴格檢查,并經現場監理確認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4.3.2 增加實驗頻率,加強實驗管理。從原材料的復試,到鋼筋拉伸實驗,混凝土抗壓強度實驗等,嚴格按規范要求實施。
4.3.3 加強技術交底,每道工序先交底后實施,并有相關人員復合。對施工人員加強技術培訓。
以上三方面組成的質量保證體系,通過定量進行質量跟蹤,從而加強了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從根本上保證了箱梁的質量。
5 該段高鐵工程施工任務控制措施
5.1 工程實施部門精心組織,合理安排,分段平行作業,根據工程特點及工作量大小安排生產,確保總工期。
5.2 本著“搶重點、促一般”的施工策略,重點工程優先安排,同時兼顧其它工程,“多點平行推進”。橋涵和路基工程多開工作面,形成大規模施工場面。施工條件相對較好的工程,盡量早開工,形成施工規模;施工條件較差且不影響工期的工程,可較晚開工。
5.3 路基基底處理和土方填挖盡早開工,盡早完工,保證有足夠的路基堆載預壓時間,不影響軌道的鋪設和橋梁架設,確保總工期目標的實現。橋梁下部工程盡早開工,以為橋梁梁體架設提供條件,確保工期。橋梁的橋臺、涵洞工程早開早完,為路基填筑施工創造條件。路基附屬工程在保證總工期的前提下根據具體情況協調安排進行,首先安排臨時排水系統的施工,并考慮永臨結合,路基完成后,立即形成有效的防排水系統,確保路基不受水害。
6 結束語
高鐵建設質量控制還需要引進一部分國外的先進、成熟的設備,以設備保工藝,以工藝保質量,引進國外先進的施工技術,按照國際一流的標準來建設高鐵工程。建設過程中要本著 “以人為本、服務運輸、強本簡末、系統優化、著眼發展”的全新建設理念,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要求、安全、優質、快速地完成建設項目。
參考文獻
[1]李建設,馬彥啟.武廣客運專線施工質量控制特點[A].中鐵隧道集團2006年客運專線專題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6年.
[2]侯靜,劉伊生.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體系研究[J].建筑經濟,2011年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