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云劼
摘 要:文章論述了市政道路的路基建設活動,分析了其品質管控措施以及建設要點。講述了其中容易出現的不利現象以及應對措施。
關鍵詞:市政道路;路基;質量控制
經濟高速發展,帶動交通事業的進步,此時對于市政道路的品質有了更為嚴苛的規定。道路的建設品質關乎到其后續的使用活動,路基項目的建設量非常大,而且步驟繁瑣,和排水等項目交匯存在,其關聯很緊密,而且會受到地質等多項要素的干擾。要想確保路基穩定,就要認真的開展建設活動。
1 關于路基的建設規定
在當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此時更加的關注交通的便利性特征,此時就對建設活動提出了非常嚴苛的規定,尤其是路基項目的建設活動。路基建設的勞動量大,而且牽扯的規模廣,所以,合理的掌控其建設規定和建設措施,對于提升建設活動的品質,提升建設速率,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接下來具體的講述其建設規定:
1.1 關于構造的穩定性特征
路基構造在整個道路中起到非常關鍵的意義,它是主要的受力要素。所以要確保其持久性以及穩定性高,不過其經常性的受到一些干擾要素的影響,比如地質等,同時長久的車輛通行,對其產生很大的力,導致其容易出現破損現象,為了避免其在車輛的通行和外在的要素的干擾下發生變形現象,就要結合所在區域的具體狀態,設定合理的維護措施,確保其安穩。
1.2 強度
為了確保當受到車輛的通行力影響的時候,路基不會出現變形以及破損等情況,就要求其有非常高的強度特征。所以就要結合所在區域的具體狀態,選取合理的方法,比如認真地開展振搗工作,確保其密實性合乎規定,提升碾壓的力度,確保構造強度合理。在建設的時候,對于其開挖等狀態,要時常的分析,以此來確保其具有合理的強度特征。
1.3 水穩特征
一般情況下,當受到水影響的時候,它的強度就會變弱。尤其是在一些冬季冰凍的區域,因為溫度變化,它就會出現一些短暫性的凍融反映,出現凍脹等現象,導致其強度在短時間中變弱。要確保最差的水溫模式下,它的強度不會很快的下降,這就規定它要有著非常高的水穩性,要將預防當成是關鍵,要做好治理工作,結合所在區域的具體狀態,合理的選擇治理措施。
2 關于其建設品質的管控
2.1 施工方法合理選擇。目前多采用機械化施工或綜合機械化施工法,采用配套機械,主機配以輔機,相互協調,共同形成主要工序的綜合機械化作業的方法,可以降低勞動量,提升速率,提升品質,減少成本,確保建設活動穩定,所以,使用的設備應該合乎建設規定。
2.2 嚴格施工程序。必須認真按規定要求做好組織,物質,技術及現場四個方面的準備工作小橋涵擋土墻盲溝等小型構造物通常是與路基施工同步進行,避免路基填筑后又來開挖修建這些構造物,影響工程整體進度和質量控制:施工技術人員,應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和監理工程師的指令,精心地開展工作路基土石方施工程序:路堤基底處理一選擇填料一確定路堤填(挖)方式一路基壓實。
3 關于其品質管控的關鍵方法
3.1 施工測量內容主要包括:導線,中線及水準點復測。
3.2 路基土方施工區域內所有改建及新建工程,路基土方施工多為填方路基,很少有挖方路基。
3.2.1 填方路基的施工質量控制要點。要按照層次來填筑。當前一層合乎規定之后,才可以開展后續的建設。而且要分析其含水量。只有其合乎規定之后,才可以碾壓,這樣就能夠避免返工現象。除此,還要關注干密度。對于各種土質,要設置不一樣的干密度。三是分段施工。
3.2.2 掌控好松鋪的尺寸。它與土質類別、壓實機具功能碾壓遍數等有關,應根據實際情況保證壓實度為原則路床頂面層最小松鋪厚度不應小于8cm。
3.2.3 嚴格控制路堤幾何尺寸和坡度。路堤填土寬度每側應比設計寬度寬出30cm,壓實寬度不得小于設計寬度,壓實合格后,最后削坡不得缺坡,以保證路堤穩定性。
3.2.4 選擇好壓實措施。壓實應先邊后中,以便形成路拱:先輕后重以適應逐漸增長的土基強度:先慢后快以免松土被機械推動。同時應在碾壓前先整平由路中線向路堤兩邊整成2%~4%的橫坡。在彎道部分碾壓時應由低的一側邊緣向高的一側邊緣碾壓,以便形成單向超高橫坡。前后兩次輪跡需重疊12~20cm,應特別注意控制壓實均勻,以免引起不均勻沉陷。
3.2.5 合理的設置機型活動。應根據工程地形地貌路基斷面形狀、用土量、土方調配情況,合理地規定機械運行路線,應有全面、詳細的機械運行作業圖據的施工。
4 建設活動中常見的不利現象以及其構成的要素
對于市政道路來講,在其建設的時候,經常性的容易出現一些不利現象,比如下沉和縫隙。這兩個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都是非常的嚴重的。它們會干擾到車速,同時還影響到其使用年限,干擾到通行的舒適度。很多新的道路,假如其問題太多的話,還容易影響到路貌。如果出現了塌方等問題的話,還會使得通行受到影響,有時候還會把水溝堵塞,導致這些不利現象的原因是不一樣的。
4.1 導致其下沉的關鍵要素
(1)因為沒有做好壓實工作,導致下沉現象。(2橋梁等和路基的連接地方使用的材料不合理,或者是沒有做好碾壓工作,導致其不能夠被壓實,進而使得路基開始沉降。(3)沒有處理好軟基,或者是是措施不當,導致路基下沉。(4)在建設的時候,土中的水分太多,填土不合乎規定,導致下沉現象出現。
4.2 其豎縫形成的關鍵要素
4.2.1 路基起始填筑寬度不夠,到填至一定高度時經檢查才發現填土不夠寬,或中線偏位,進行填補鑲邊,在鑲邊時,又沒有按規定挖臺階和由下而上的分層填筑碾壓,造成工程竣工后鑲邊下沉,產生縱向裂縫。
4.2.2 清淤不到位,在清除植被或軟基清挖時,在邊部還有1~2m 寬未清到,或堆放的淤泥尚未完全運到路外,就進行填土施工,致使路基邊緣下沉,產生縱向裂縫。
4.2.3 半填半挖路段的路基,在填挖交界處未按規定挖臺階進行分層填筑壓實,也易產生縱向裂縫。
5 建設時期容易導致的不利現象和應對措施
5.1 禁止不合規定的土流到路基之中。避免不加選擇的使用填土,將很多的雜土等帶入其中,進而使得它的強度受到影響,發生下沉等現象。
5.2 要確保合乎壓實規定。因為建設措施不正確,路基的壓實性不合乎規定,導致路面出現一些不利現象。應對措施即是嚴禁不一樣的土放到一起,要對其開展相對應的測試活動,標準實驗要準確,應通過鋪筑試驗路獲得相關的技術參數來指導施工確保壓實質量。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檢驗縱橫坡度,保證每層土的厚度均勻壓實度均勻,堅持橋頭涵洞處規范填土,保證達到壓實標準。
5.3 軟土區域注意路基的穩定性原水塘、水田地區路基季節性處于過濕狀態致使路基沉陷產生路面病害,應根據具體情況采用排水疏干等處理措施使路基具有足夠的穩定性。
6 結束語
市政道路路基的建設活動并不是非常的困難,不過,因為它的建設區域不寬,而且對交通有很大的干擾,同時它的工藝很繁瑣。所以,在建設的時候,會受到很多要素的干擾。因此,應該認真的落實相關的技術規定,做好建設管控活動,進而確保路基的品質合乎規定。
參考文獻
[1]黃嘉衛.公路路基施工的壓實控制探討[J].山西建筑,2008.1.
[2]歐秀英.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質量控制技術探討[J].中國水運(理論版).
[3]林峰.公路路基施工問題探討[J].四川建材,2007.6.
[4]李萍.淺談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要點[J].青海交通科技,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