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鳳娟 楊兆付
多媒體、網絡等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比傳統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模式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在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環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可以超越時空限制,在教學過程中能為學生建立了一個立體式的課文情境,動態的教學環境,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主動地學習并發展個性愛好,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隨著科學的進步與時代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學的應用已被大部分教師認可。
一、創設情境,激趣促學——利用多媒體手段引路
培養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具有問題意識,是探究性學習的前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而情景又是激發學生興趣的動力和源泉。運用多媒體技術導入新課,能通過情景畫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動機。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對感興趣的事物總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尤為重要。多媒體手段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積極情緒。 如:在小學語文二年級的《回聲》一課的教學中,上課伊始我先播放《山谷靜悄悄》,歌中唱到:“……山谷里靜悄悄,誰在把鼓敲?地質隊叔叔的小鐵錘,敲得山谷叮咚--叮咚,叮咚--叮咚,叮咚--叮咚。”在歌聲中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后設疑:“同學們知道山谷為什么會產生叮咚--叮咚,叮咚--叮咚的現象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回聲方面的知識?!?這樣,教師巧妙的運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情境,奏好了這堂課的“序曲”。這對于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整節課的順利進行敲響了動人心弦的第一錘。利用多媒體網絡的豐富資源和綜合效應,創設集聲像、音效于一體的適宜情境易如反掌,學生如身臨其境,探究的興趣很快被激起,激活。
二、創設情境,陶冶情感,升華情感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課文中所描寫的形象。教學中,讓學生在視、聽、思中豐富感性知識,產生再造想象,入境動情,形象地感知,理智地思索,動情地描繪,使學生的審美情感得到升華。如在兒童詩《春姑娘》的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童真的心,讓他們領悟春姑娘美麗.勤勞的品格以及勞動創造美這一深刻內涵,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在“導語”設計中,選用生機盎然的畫面為背景,配以卡通形象的春姑娘。并以《春天在哪里》這首兒童歌曲為主旋律,從而將學生迅速帶入一個富有動感的童話世界中,為進一步了解這首兒童詩的意蘊美打下基礎。所以借助于多媒體,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形象化.直觀化的感性材料,這是傳統語文教學不能比擬的,這里既有和諧的圖案美,又有高雅的音樂美,動靜結合,加強了語文教學對學生美感的熏陶。
三、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了自主探究能力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將總結好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并沒有對知識進行自主探究,使得教學效率與質量得不到提高。所以,要改變這種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方式,如在講到《秦兵馬俑》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讓學生圍繞課文中的問題進行探究、交流。首先,要讓學生搜尋一下有關兵馬俑的相關資料,讓他們利用這些資料來自學文章,發現疑難問題要通過討論解決,最后向大家介紹一下所了解到的兵馬俑的有關知識。這樣的教學設計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教師則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組織者,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采用不同的方法來完成相同的任務,感受到了兵馬俑的規模之宏大,類型眾多,神態各異,讓他們了解到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能夠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事實證明,多媒體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結合改變了學生被動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自己提出問題,通過探討最終自己解決,這樣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還培養了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與創新能力。
四、課外延伸,發散思維,導引創新,拓展探究空間
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進行學法的遷移,通過發散學生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學生大大增加聽和看的機會;用文字、圖像、聲音的巧妙結合,可以大大增加課堂信息量,實現課內外的溝通,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在課堂中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為使課堂教學受到更好的效果,讓學生的認識得到延伸,升華,課外延伸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讓學生發揮創新思維,把語文課堂上沒有盡興的“節目”延伸到課外完成。一些來不及實施的實踐活動也可以放到課外,實施綜合性學習。在《大熊貓的故鄉》一課,作者是想通過文本來喚起大家對國寶和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意識。我設計了這樣的課外活動讓學生自主選擇其中的一項作業:1.繼續利用網絡查找大熊貓的信息,舉行“大熊貓知多少”的知識宣傳活動;2.寫一封保護大熊貓的倡議書;3.畫一幅展現大熊貓風采的圖畫;4.創作或填寫保護大熊貓的歌曲。結果,學生盡情地展示了自己的探究成果……這樣的延伸,拓展了探究的空間,放飛了學生的思想,展示了學生的個性,也發展了學生的創新素質。
總而言之,計算機在教學中的應用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能夠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它的推廣應用,必將有效推動我們的學生語文素養和教師在教學中運用計算機的素質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