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立
民辦高等學校是指企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依照國家和本市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高等學校的設置標準,面向社會舉辦的實施高等學歷教育的學校或實施高等非學歷教育的教育機構(以下統稱“民辦高?!保D壳埃谑澜缃鹑谖C和全國高考生源驟降的形勢下,民辦高校的發展遇到了相當大的挑戰。民辦高校想要生存和發展,必須緊緊面向市場進行更有效的教學改革,辦出自己的特色和精品。而民辦高校的計算機相關專業的發展和改革,更需要整合現有專業方向,盡快適應目前的國際、國內形勢,改革課程體系,探索出一條適合本校發展的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幾年來,教育部和各省(區市)都在重點統籌推進民辦教育科學發展,在保障機制改革方面,重點建立健全各級政府教育經費分擔機制,鼓勵支持民辦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的政策措施。2013年1月9日,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201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在辦學體制改革方面,重點支持民辦教育發展,進一步釋放辦學活力。今年,政府將出臺支持民辦教育發展的意見,提出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分類管理的辦法,全面清理針對民辦教育的各種歧視政策。在管理體制改革方面,重點推進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教育部將進一步轉變職能和簡政放權,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
從實際出發,探索民辦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是民辦高校應秉承的教學理念。計算機相關專業是全國高校招生最多的專業之一,畢業生就業難,專業學習也有一定難度。民辦高校的學生要想在千軍萬馬的就業大軍中找到自己的職位,就必須具備獨特的技能。學校要積極進行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改革,注重應用,加強實踐訓練和技能培訓,體現人才培養特色??傮w來說,學校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手段促進民辦高校計算機相關專業的良性發展。
1)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計算機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培養高質量學生的先決條件,尤其是計算機相關專業具有技術更新快、專業建設緊跟前沿等特點,師資隊伍建設更應該培養大師級人物,才能贏得社會和家長的認可。
2)根據人才市場需要明確培養目標,整合現有專業,突出專業特色。
當前市場創新型、實用型和復合型人才緊缺,但學生適應社會和就業創業能力不強。民辦院校要根據市場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剖析市場的典型工作任務,整合特色專業,培養既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又有明確的專業方向的實用型高級技術人才。
3)走國際化合作之路。
對于IT業來說,先進的技術才是最有用的。國際化的IT人才應該緊跟世界前沿技術動態和趨勢,掌握符合國際標準的IT工程規范和技術規范,熟練運用一門以上外語,具有國際化視野與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能夠參與國際軟件發展與各個層次競爭的國際化、工程化的實用型人才。因此,走國際化合作之路是計算機相關專業發展的正確選擇,目前“2+2”“3+2”“3+1”等培養模式正在悄然崛起。
新形勢下,民辦高校計算機相關專業的發展既有機遇也有挑戰。祝愿民辦高校蓬勃發展,為國家的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編輯:彭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