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濤
摘 要:隨著我國科技信息化的快速推進,特別是以互聯網為載體的“第四代媒體”和以手機為載體的“第五代媒體”的迅猛發展,我國數字出版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已經成為我國新聞出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已經成為我國新一輪“市場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為我國數字出版產業加快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本文通過對我國數字出版產業未來發展趨勢、面臨挑戰進行研究和分析,提出加快發展數字出版產業的對策。
關鍵詞:數字出版產業;發展趨勢;存在問題;對策
近年來,隨著云出版、網絡圖書館、全媒體出版、綠色印刷、優先數字出版等數字出版業的快速發展,使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煥發著蓬勃生機。數字出版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產業,必將成為我國新聞出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大力實施新一輪“市場化”改革的歷史條件下,必須對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趨勢面臨挑戰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并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大力推動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科學、持續、健康發展。
一、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一)政策導向清晰
隨著我國數字出現產業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家已經將數字出版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先后出臺了《數字出版業“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國家新聞出版產業基地(園區)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為我國數字出版產業未來發展提供了思路、明確了目標、指明了方向。特別是《數字出版業“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十二五”末期,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產值要達到新聞出版業總產值的25%,并且要在全力建立10家左右具有各自突出特色、年產值超過100億元的國家級數字出版園區或數字出版基地。
(二)技術日趨成熟
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技術是其重要的基礎和支撐。隨著我國科技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我國新聞出版業正朝著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特別是隨著我國工業與信息化部發放“4G”牌照后,我國數字出版技術將更加成熟,對于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將具有較強的支撐作用。2012年中國新聞出版部署與中國聯通集團公司簽署了《推進數字出版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備忘錄》,通過手機這一“第五代媒體”推進數字出版業發展已經取得重要成效。特別是我國科研人員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努力,“聯訊讀報4.0”技術平臺,已經成為我國自主研發的數字閱讀技術,對于我國由傳統媒體向數字媒體轉型奠定了技術基礎。
(三)媒體融合加速
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快速發展,“媒體融合”將是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2013年,我國通過將新聞出版部署與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進行合并,成立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皣倚侣劤霭鎻V電總局”的成立,打破了媒體產業“分割發展”的不利局面,形成了科學、系統、完備的管理體系,對于推動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國“大媒體”格局下,我國數字出版產業將與傳統出版產業實現深度融合,特別是互聯網絡與移動網絡將成為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數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將推動我國數字出版產業步入全新發展軌道。
二、我國數字出版產業面臨重大挑戰
(一)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理念落后
“傳統出版業有內容優勢,將永遠保有對數字出版的話語權”是傳統出版界根深蒂固的理念。 這種落后的發展理念,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科學、持續、健康發展的最主要制約因素。隨著我國“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已經對傳統出版業造成了重大沖擊,如果傳統出版產業不能夠盡快從傳統的思維方式和發展理念中“解脫”出來,大力發展數字出版產業,必將被時代所淘汰。
(二)數字出版產業缺少規模發展
規模發展對于集聚生產資源、激發市場潛力、形成競爭實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數字出版產業要想實現跨越發展,必須在規模發展上狠下功夫。盡管《數字出版業“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對數字出版產業規模發展做出了總體規劃,但由于我國數字出版產業起步晚、發展慢、底子薄,人們對數字出版產業的認識還不夠,我國數字出版產業還沒有形成“市場化”的發展體系,分散經營、缺少品牌、缺少龍頭的問題比較突出,必須在培育大型企業集團和數字出版產業集聚區上狠下功夫。
(三)數字出版產業缺乏標準建設
出版行業具有其特殊性,必須堅持前置許可制度,實行準入退出制度,而且還要制定系統和完善的行業標準。從目前看,我國傳統出版領域,由于在我國具有較長的發展歷史,因而無論是法律法規還是政策措施都比較完善,但由于我國數字出版產業仍然處于起步階段,還屬于新興領域,在發展過程中有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領域需要處理和解決,因而管理體制、行業標準、運行機制仍然不夠理順,對我國數字出版產業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具有一定有阻礙作用。
(四)數字出版產業人才十分短缺
人是簡略中最活躍的因素。隨著我國“人才強國”戰略的全面深入實施,人才越來越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人才是數字出版產業的重要基礎,再先進的技術和管理都需要由人才來研發和執行,因而人才問題對于數字出版產業發展具有基礎性和戰略性作用。目前,我國數字出版產業人才十分短缺,“十二五”時期我國數字出版產業所需的研發人才、管理人才、策劃人才、營銷人才、人才等數字出版產業人才缺口交在60萬人左右,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的重要瓶頸。
三、加快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對策
(一)創新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理念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加快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必須首先在理念創新上狠下功夫。各級各類出版企業要以《數字出版業“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為指導,積極推動發展理念創新,切實把內容資源優勢轉化為數字資源優勢,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機平臺,特別是要搶抓我國4G網絡的發展機遇,準確捕捉“全媒體時代”給我國數字出版產業帶來的發展機遇,不斷提升數字出版產業地位。出版企業要進一步轉變出版理念,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積極推動傳統出版產業與廣播、電視、動漫的有效融合,積極利用互聯網絡、電信網絡、電視網絡的合作,積極利用先進技術,積極推動數字出版產業向縱深發展。
(二)打造數字出版產業精品工程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品牌”越來越成為人們追逐的“焦點”,人們的品牌意識越來越強烈,因而加快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必須牢固樹立“精品”意識,大力實施數字出版產業“精品工程”,通過品牌的力量推動數字出版產業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各級各類出版企業必須緊緊圍繞《數字出版業“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提出的目標和任務,既積極推動自主創新,又要大力實施“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積極創造更多、更好、更能吸引大眾的精品數字出版平臺和作品。要著眼于打造具有中國文化、中國精神、中國風格、中國特質的數字出版作品,形成具有世界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品牌數字出版作品,提高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的對外知名度。
(三)加大數字出版產業扶持力度
加快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要大力加強政府產業引導和扶持力度,特別是要將數字出版產業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中,推動我國數字出版產業迅速做大做強。要著眼于推動我國數字出版產業“集團化”發展,傾力打造數字出版產業龍頭型企業,特別是要加大政策、資金、土地等扶持力度,鼓勵、支持、引導具有一定規模、較強發展實力、良好市場前景的數字出版企業進行重點扶持,促其迅速做優做大做強,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各級財政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數字出版產業的投入力度,建立專項資金,設立獎勵基金,重點扶持數字出版產業重大技術創新項目和產業園區,推動數字出版產業創新發展和統籌推進,提高整體市場競爭力。
(四)創新數字出版產業發展模式
加快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必須著眼于我國科技信息化快速發展的趨勢,從我國現有技術和未來技術創新出發,積極創新數字出版產業發展模式,走出一條具有出版業特色、符合大眾需求、具有持續創新作用的發展路徑。要堅持“以人為本”理念,把“讀者需求”作為數字出版產業的第一信號,切實加大對市場需求的調查研究,加強內容創新、管理創新、營銷創新、服務創新,真正使我國數字出版產業向服務化、智能化、大眾化方向發展。進一步加大數字出版產業硬件和軟件研發力度,積極引導研發機構和開發企業加強與數字出版企業的合作力度,共同研究和創新數字出版產業平臺和載體。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完善管理體制,創新運行機制,推動我國數字出版產業朝著法制化、規范化、持續化、創新化方向發展。
(五)打造數字出版產業人才隊伍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人才強國”戰略,人才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加快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必須大力實施“人才戰略”,傾力打造具有較強綜合素質的創新型人才。各級各類高校要緊緊圍繞打造數字出版產業人才,進一步優化課程設置,大力加強技術型、實踐型、創新型人才培育,努力為我國培養一批優秀數字出版產業人才。數字出版產業要牢固樹立人才觀念,不惜血本引進、培養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并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才引進、培養、激勵、評價、使用機制,特別是要鼓勵和支持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建立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性機制。
四、結論
隨著全球科技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度不斷加深,科技信息化已經被各行各業所廣泛應用,特別是以互聯網為載體的“第四代媒體”和以手機為載體的“第五代媒體”以及4G牌照的發放,科技化、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將成為我為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為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必須對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趨勢和面臨挑戰有更加清醒的認識,進一步創新發展理念,積極推動創新,使我國數字出版產業步入加快發展的快車道。
參考文獻:
[1]杜永紅.促進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對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02).
[2]孫玉玲.大數據時代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趨勢[J].出版發行研究,2013(04).
[3]郝振省等.中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規模、態勢及趨勢分析[J].出版發行研究,2013(07).
[4]方卿.論數字出版產業發展中的五大關系[J].編輯學刊,2013(01).
[5]陳志磊.中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現狀[J].數字化用戶,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