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娟
“老師,這篇短文我不會做。”經常聽見學生們這樣的“真情告白”。
“唉!我班的學生閱讀題丟分太厲害了!”也常聽見一線教師這樣的“真情訴說”。
如何讓學生閱讀,一直是教師心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從事語文教學多年的我,反復教學了幾個低中年級,又向其他教師學習了很多,總結出閱讀教學可以從低年級抓起,積累了一些方法與大家分享。
一、培養讀的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低年級的學生也一樣。因此可以聯系教材特點和學生心理特點,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聆聽美的聲音,欣賞美的畫面,感受美的形象,從而很好地培養學生讀的興趣。
二、教予讀的方法
學生有了讀的興趣,也不能盲目閱讀,教師應教給他們讀的方法,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首先可以指導預習。剛開始,學生不會預習,可以把預習放在課堂中進行,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比如:“四讀法”,第一步,掃讀,小聲自由讀課文,把課文中的字音讀準,把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詞做上記號,查字典解決;第二步,連讀,連續讀課文,讀通課文;第三步,想讀,小聲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第四步,選讀,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有感情地朗讀。
三、訓練讀的任務
指導低年級的學生讀課文,可以進行以下的訓練任務:
1.在讀中認識字
低年級要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認識字,識字與閱讀結合提供了條件。學生借助拼音初讀課文,結合語言環境和具體事物,重點理解字的意義,鞏固字音,再現字形;學完課文后進行字形分析和書寫指導,解決字形,進一步鞏固字音和字意。把識字教學貫穿到閱讀教學的全過程,實現了識字與閱讀同步。
2.在讀中學習詞句
詞句訓練是教學的重點,尤其是低年級。通過讀,在句中學詞;通過讀,在文中學句;通過讀,使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結合具體的事物建立起詞的概念,懂得句子的意思和表達的感情以及如何運用。
3.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要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小學生閱讀教學提倡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識字學詞學句是為了更好地讀課文,了解文章的內容,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上述目的要通過學生對文章反復地讀來實現,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總之,我們從低年級就狠抓學生的讀,在培養讀的興趣的基礎上,教給學生讀的方法,有針對性地訓練讀的任務,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閱讀、展讀,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讓我們一起為“讀”喝彩吧!
(作者單位 四川省瀘州市石寨學校)
編輯 劉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