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常喝湯,保健康”,老年人養生保健莫忘常喝點湯。但是,喝湯也要講科學,切莫步入誤區。
不要喝“獨味湯” 有的人喜歡喝單味黑魚湯、鯽魚湯、排骨湯、清燉母雞湯等,以為這樣的湯味道純正,營養好。其實,每種食品所含的營養素都是不全面的,即使是鮮味極佳的富氨基酸的“濃湯”,仍會缺少若干人體不能自行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因此,提倡用幾種動物性與植物性食品混合煮湯,既可使鮮味互相疊加,又使營養更全面。
不要飯后喝湯 有的人是在把飯和菜都吃下肚后再喝一大碗湯,這是一種有損健康的吃法。因為,最后喝下的湯會把原來已被消化液混合得很好的食糜稀釋,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正確的吃法是飯前先喝幾口湯,將口腔、食道先潤滑一下,以減少干硬食物對消化道黏膜的不良刺激,并促進消化腺分泌,起到開胃的作用。
不要湯泡米飯 人體在消化食物時,需咀嚼較長時間,唾液分泌量也較多,這樣有利于潤滑和吞咽食物。湯與飯混在一起吃,食物在口腔中沒有被嚼爛,就與湯一道進了胃里。吃下去的食物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時間長了,便會導致胃病。
不要只喝湯不吃肉 老年人、體弱多病者或處于恢復期的患者,都習慣燉湯喝,甚至認為湯的營養比肉、菜高。其實,湯所含的營養比肉、菜要少得多。因此,在喝湯的同時也要吃肉、菜,這樣營養才均衡。
不要喝隔夜菜湯 青菜中含有較多的硝酸鹽類,煮熟后如果放置過久,會使硝酸鹽類還原成有害物質亞硝酸鹽。
(摘自《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