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力
口腔潰瘍中醫稱為“口疳”,是口腔黏膜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疾病,反復發作時令人頗為痛苦。精神緊張、郁悶、勞累、辛辣食物等均能引起口腔潰瘍。
本病治療應分清虛實,一般紅腫疼痛為實,蒼白凹陷者屬虛。實證則宜清火,可用冰硼散、青黛散、養陰生肌散、黃連散等傳統治療口腔潰瘍藥物;虛則宜補脾生肌,可用補中益氣湯等方劑。平時應注意口腔衛生,避免辛辣性食物和局部刺激,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過度疲勞,以減少本病發作。
以下單驗方也有一定的療效。
柿餅
吃柿餅、特別是柿餅上的白霜最好。
野薔薇根
野薔薇根是治療口腔潰瘍的良藥,上海地區習慣使用,在程門雪醫案中也看到過此藥。可用野薔薇根10克,煎湯代茶飲。
綠豆雞蛋飲
將雞蛋1個打入碗中調成糊狀,綠豆適量放入沙鍋內(忌鐵鍋),冷水浸泡10~20分鐘再煮沸,沸后3~5分鐘即可,不宜久煮。此時綠豆尚未熟,取煮沸綠豆水沖入雞蛋糊內,成為蛋花狀飲用。每天早晚各1次,一般3天即愈。
綠豆羊肉湯
取羊肉120克,綠豆30克,生姜5克,大棗10粒,加水適量燉爛服。每日1劑,服3劑。
吳茱萸粉外敷涌泉穴
將吳茱萸搗碎,過篩,取細末,加適量醋調成糊狀,涂在紗布上,敷于雙側涌泉穴,24小時后取下。用量:1~5歲用6~9克,6~15歲用9~12克,15歲以上用12~15克。這是運用引火歸元的方法,有佳效。
(摘自《中國中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