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菁 張岑
類風濕關節炎(以下簡稱類風關)是一類反復發作的、致殘率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相當常見。我國約有500萬患者,但由于對這種常見病仍存在知曉率低、就診率低、治療率低的“三低狀況”,很多患者未能在疾病的早期階段尋求正規治療,逐漸發展為活動受限,最終導致殘疾。
現狀:僅2成患者首診到風濕科
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副主任曾小峰教授介紹,我國類風關的發病率逐年升高,患者以中年女性為主,很多患者痛不欲生,但多對這種病了解甚少,不知道去哪個科看。據統計,我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中,首次就診到風濕免疫科的僅占23.2%,而差不多近8成患者看錯科,去了骨科、內科等科室,導致誤診、誤治的情況。據統計,若不治療或治療不當,類風關患者兩年致殘率達50%,3年致殘率達70%。
對疾病的知曉率低不僅反映在患者身上,許多非??频尼t生對類風關也認識不足。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風濕免疫學科主任徐滬濟教授說,目前類風關臨床診療不規范主要體現在診斷和治療兩方面。由于風濕病學科在我國起步比較晚,很多醫生不了解疾病的特點,沒有按照規范化的標準進行診斷,很多時候是根據經驗治療,容易造成誤診,往往將類風關與中醫講的風寒性疾病相混淆。
誤區:類風關是因濕寒所致
很多人以為,類風關是因為居住環境潮濕所致,也有不少女性患者認為“是在坐月子的時候吹風著涼所致”。這是認識的一大誤區。徐滬濟教授說,風濕病是一個系統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統是保護自己免受病毒、細菌侵害的,對自己組織器官不反應的,這種現象叫免疫耐受。當免疫耐受遭到破壞,就會造成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分兩大類,一類是器官特異性免疫性疾病,比如僅僅發生在肝臟上的自身免疫性肝炎,但這些疾病不屬于風濕病。另一類呢?作為一個系統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風濕病不僅只在一個器官上表現,而會在多個器官上表現,發病原因尚未明確。因此,不會因為受到風寒的影響或者是坐月子吹了風,就會得風濕病。
類風關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該病多發于手、腕、足等小關節,早期有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晚期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縮,極易致殘。
提醒:出現這些癥狀,有可能得了類風關
大部分風濕性疾病的患者都有關節及軟組織疼痛、紅腫、僵直或不明原因發燒,出現這些癥狀,建議到風濕免疫科就診,做相關的檢查,以便判斷是否患有類風濕關節炎。如果盡早治療,可以使類風關的病程縮短,甚至可以做到骨質破壞延緩。
曾小峰教授同時提醒,要注意關節疼痛不一定都是類風關。因此,正確的診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類風關患者無法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就很可能導致關節破壞甚至殘疾。診斷明確后,就要在風濕免疫專科尋求正規的治療。走對科室這一步,對患者非常關鍵?;颊呷绻絼e的科室就診,可能因為其他科室的醫生對風濕學知識有局限而造成誤診。延誤治療,最終可能導致殘疾,這時候,用再好的藥也無濟于事。
(摘自《大河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