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澎 趙殷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句話可不是一句文藝腔的“吐槽”,而是人類表演學研究的主要內容,而且戲劇表演不單單是舞臺上的藝術,還可以用于心理治療、企業培訓,甚至可以用于對智障兒童或者失憶老人的治療。
據上海戲劇學院彭勇文教授介紹,其實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已經意識到了戲劇的治療作用。原始人已經知道可以通過戲劇表演的方法來使人們產生認知,協助個人的身心重建,適應社會生活。各種宗教儀式甚至巫術表演,都是一種戲劇表演,是人類最早的戲劇治療經驗。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的《詩學》里,他將戲劇的治療作用稱為“悲劇的凈化”。將戲劇治療運用于特殊訓練并且使之成為一種專業與學術的,則始于上世紀30年代的英國。到上世紀50年代末期,受到俄羅斯學者影響,已經有一些精神科醫院及診所,用戲劇與劇場的活動來協助學習困難者。現在,這已經在很多國家都有相關的活動和訓練。
如今在臺灣,戲劇表演已經推廣到中小學中,并且成為高中老師的必修課。因為專家們認為,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可以通過戲劇表演釋放情感、減輕壓力,讓每個人都能夠適應生活。
(摘自《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