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龍
摘 要:本文就武術散打運動員的相關程序訓練做了深入的研究,筆者認為在散打訓練中,由其檢測以及評定所構成的回饋道路是程序訓練中的重點,在文中列出了武術散打中特別項目力量決定要素的排列順序,并且就騰空轉身后擺腿這一專業項目力量訓練的方式方法對于其訓練的主要內容的整體系統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武術散打 理論 訓練 方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b)-0213-01
1 武術散打運動員的程序訓練概述
所謂的武術散打運動,即是兩人運用踢、打、摔等基本技法,按照規定的場地、時間、條件所進行的一項較技、斗智的激烈對抗的體育項目,所有運用練習的方式都必須按照其運動的一定模式來實施。程序訓練的方法在武術散打運動的動作練習中,著重體現在以下這兩個大的方面:(1)程序訓練中所提出的練習項目究其本質來說,是對于在未來的練習過程之中必須實現的練習內容的訓練;(2)程序訓練中所提出的練習項目究其本質亦是各練習項目內容以及練習項目的子條件所處環境在邏輯思維上的確定性的反映。然而,相關的評判鑒定的標準所提出的一系列系統的指標實際上是對程序訓練和現實狀況之間存在的差別進行判斷的鑒別標準。因此,武術散打教導員可以根據散打手的自身身體狀況,實處的狀態,將檢查評定的結果反饋于運動訓練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以找出偏離狀態并且糾正。
散打手程序訓練方法的基礎主要由對散打手進行程序訓練、評定的標準、練習的方法,檢查的手段這四個方面構成。對于散打手所進行的訓練包括這些內容:散打手自身素質的訓練、身體機能的訓練、戰略的訓練、散打手心理素質的訓練以及智力培訓等極具系統性的訓練。程序訓練法要求把繁瑣、宏大的訓練方法及內容,依據其相關性劃分為最單方面的訓練內容。并且把這種程序訓練法構建成戚戚相關、具備思維邏輯性的武術散打手訓練時的內容體系。比如說:在武術散打中,騰空后擺腿這一技術的訓練,應該是作為其所屬項目的系統化訓練中的一個子項目。就騰空后擺腿所有動作的結構來說,其訓練的內容可以分成很多基礎的環節,即是準備動作、旋轉腰部、腳蹬地、迅速跳起、身體騰空、向后擺腿以及完成之后所作的收勢,任何一個這種基礎環節的練習,都可以視之為最小最單一的訓練項目。若是想要繼續細細的分別開來,還可以將基礎環節化解成更小的訓練內容項目。
2 研究方法
(1)相關文獻整理法;(2)數理統計法;(3)開發程序(VB+)過程程序生成法。
3 武術散打手程序訓練研究的對象
一般高校的武術散打手10名,要求是僅限男性,其訓練的時間為1~2年,最佳年齡為20~30。
4 武術散打手程序訓練方法的應用
4.1 武術散打手在程序訓練中的運用過程
武術散打手在程序訓練中的運用過程,從實際上來說就是一種類似于閉環式的訓練過程。筆者對其運用的過程做如下陳述:在當代體育運動訓練的運用過程中,使用程序化訓練方法的關鍵點是:散打手教導員采用正常的控制方式,應用相關的訓練程序,利用訓練中的手段來控制散打運動員技能和戰術的前進方向;或是采取走反饋通道的方式,通過對散打手的評定標準和檢測來進一步了解散打運動員的自身情況,便于教導員修改自己的教練方案和依照訓練程序中提出的相關內容持續進行程序化訓練。教導員通過閉環式這一控制過程多次進行,使得散打運動員訓練的結果更加真實地科學地趨近于程序化訓練所提出的目標。
4.2 程序化的訓練方法在武術散打運動員訓練之中的應用
(1)根據筆者對散打項目動作結構的具體分析,在散打過程中,其腿法上的動作組合是整體致勝的一個關鍵點。就運動的素質角度出發,單一的腿法動作,是完善整個動作結構的關鍵所在。更值得特別強調的是,在散打中,腿法的力量可作為一套完整的素質系統。筆者認為,一個絕對的力量系統,是由多個力量上的因素組成的,這些力量的綜合,相互協調組成一個完成后的絕對力量。筆者將騰空后擺腿中涉及的腿法專項力量的7個組成因素列舉如下:運動員起跳時的爆發力、腰部和腹部的力量、跳起時克制性的力量、兩方上臂旋擺的力量、運動狀態克制性力量、腿部向后擺動爆發力以及擊打點準確程度。
經過相關生物系統性的實驗研究,得出結論:在騰空狀態擺腿系統下,上面所說的每一種影響因素都可以對對手有效的進行打擊,但是主要的影響程度不同,實際影響程度按高低排序見下表1。
4.3 騰空狀態下擺腿力量訓練系統
當騰空后擺腿專項力量訓練內容系統建立之后,建立與之對應的騰空后擺腿專項力量訓練手段系統就顯得十分重要,由于訓練手段多種多樣且功能各異。因此,需對騰空后擺腿專項力量的訓練手段系統進行全面的分析,這樣有利于充分挖掘和發揮不同訓練手段的最大功能。除此之外,建立騰空后擺腿專項力量訓練手段系統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優化訓練手段,理順訓練內容與訓練手段的對應關系,以便為建立訓練程序奠定基礎。
騰空后擺腿專項力量訓練手段系統主要是由25種不同的練習手段組成。顯然,建立科學的騰空后擺腿專項力量訓練內容系統、騰空后擺腿專項力量訓練手段系統,是編制騰空后擺腿力量訓練程序的模塊依據。而在實際訓練過程中還要注意掌握好以上手段的最小練習單元的強度和負荷。
5 結語
(1)通過較為程序化的訓練控制后,散打騰空狀態下敗退技術的每一項指標都達到了預定的要求。
(2)在進行攻防互換的訓練以及比賽過程中,訓練雙方對于騰空狀態下后踢腿技術的成功使用率已經達到了比賽的要求(數量要求以及質量要求)。
(3)在對于散打項目過于單一的程序訓練實際應用過程中,可以將繁雜、龐大的訓練內容按照一定程度的系統性將其區分為每一個極小的訓練單元,從而進一步的對系統訓練的科學性以及可操作性進行體現。
(4)筆者建議教育者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實際身體素質,并按照相關標準要求對其制定一定的練習內容,在進行小單元手段教學聯系過程中,必須對強度以及負荷的調控加強注意,不能因為過大的訓練強度以及身體負荷使得學生的身體運動器官產生疲勞現象,從而對學生以后的技術動力定型產生不可彌補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周直模,樊守政,張芙銘,等.中國武術散打走向世界的理論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3):419-421.
[2] 李士英.散打技術分類及其應用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8(4):545-548.
[3] 鄧明.高校開展大學生武術散打比賽的可行性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9(6):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