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勒

清明前后,網絡盛傳北上廣將推“墓地限購令”。一石激起千層浪!盡管隨后相關部門出面否認,但此問題仍不可小覷。實際上,“墓地短缺”如今已成為世界性議題,如何解決仍待“墓地危機學”的進一步研究。
新加坡
新加坡的土地供應十分緊張。政府為了能讓活人,以及那些待出生的嬰兒占有更多生存空間,不得不將死者再度“發配”。根據新加坡法律,亡者的遺體最多只能埋葬15年,之后就要全部挖出,為“新人”挪地。
英國
為了解決倫敦日益嚴重的“墓地短缺危機”,英國政府曾推出一個“雙層墓地”的構想。根據建議,墓地管理者需將原有遺體挖出,待墓坑加深后再將其下葬。而上面空出的部分,就能迎接一位“新住戶”的到 來。
日本
由于人口密集、墓地奇缺,日本的火化率現已接近100%。盡管如此,日本仍在數個城市推廣“多層式骨灰安置”—骨灰被統一放置在儲藏窖中,訪客需使用電腦設備調出正確的骨灰龕,而后在固定區域進行哀悼。
中國
根據民政部最近發布的《中國殯葬事業發展報告(2012-2013)》,全國大部分省市的墓穴將在10年內用完,北上廣可能出現墓地緊缺狀況。盡管近年來,國家大力推行樹葬、草坪葬、海葬等環保殯葬方式,但收效甚微。
澳大利亞
因房產過度開發,悉尼也面臨“墓地危機”。數據顯示,若無措施,該城8塊主要墓地將在2035年全部用完。為此,悉尼政府欲推出一項“墓地50年期限”計劃。早前新南威爾士也曾推出類似政策,被公眾譏笑為“食尸鬼”。
美國
近幾年紐約、洛杉磯等大都市的火化率逐年提升,主要原因是使用火葬比傳統土葬的成本更低。這種“無心插柳”的調節,讓原本就地廣人稀、擁有大量閑置土地的美國,更加延遲了“墓地危機”的到 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