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曉媛
摘 要:近年來,各行業企業文化建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在認識到企業文化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的前提下,企業文化的整體發展軌跡可以概括為“起”、“承”、“轉”、“合”。在將企業文化視為一種共同體文化的基礎上,本文分別探討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管理在推動企業文化發展道路上扮演的角色,由此提出要將文化匯入管理,確立并運用文化的力量推動企業向共同體發展、進步,真正實現“管理上水平”。
關鍵詞:企業文化 共同體 發展 管理
近幾年來,企業文化建設得到廣泛重視,越來越多的力量投入到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浪潮中。企業文化作為一項長期奮戰、內外兼修的系統工程,其形成、發展、沉淀總要經歷一個較長的積累過程。有文章指出,成功、成熟的企業文化要想真正落地生根,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經歷長時間積淀,更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需要汲取企業這片沃土的養分。因為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將由經營產品向經營文化轉變,從經營文化回歸到經營人的核心。所以,企業文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企業文化建設也不可能一勞永逸,企業文化始終是發展的,其整體發展軌跡大致能概括為:起、承、轉、合。
一、“起”:企業文化是一種共同體文化
“起”,是發展的起因、緣由。用動態、發展的視角重新理解企業文化,是探究企業文化發展軌跡的基本前提。
關于企業文化的定義有很多,如“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行動的指南,是企業經營活動的統帥,在企業經營活動中起著無法替代的核心作用”,強調其重要性;如“企業文化是企業價值觀體系內涵及其外延的總和,一般說來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四個層面”,強調其具有豐富內涵以及多層意義。
但這些均不是本文探討的焦點。既然企業文化是取之于企業、用之于企業的,因此要談企業文化,必須從企業本身出發。本質上,企業是一個從事生產、流通、服務等經濟活動的組織體。所以企業文化常常亦稱為組織文化,可以理解為“在一個企業核心價值體系基礎上形成的,具有延續性的共同的認知系統和習慣性的行為方式”,通俗地說,即企業在經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遵守的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行為準則與道德規范的總和”。本文認為,這些共同認知系統、團隊心理契約等共同的、共有的元素,實際上已構成企業文化最顯著、最本質的特征,正如鮑曼在《共同體》一書中所強調的一種共同理解性,即“相互的、連結在一起的情感”,是“聯結在一起的人恰當的、真實的意愿”。所以,從這一層面上看,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一種共同體文化;企業文化的發展動力,就是運用文化的力量,推動企業向共同體不斷發展、進步、成熟、完善。
二、“承”:企業文化建設是共同體話語的形成過程
“承”,是發展的過程、階段,是按部就班、一步一個腳印的扎實推進。如何確立文化的力量,推動企業文化建設入腦、入心、入行,是探討企業文化發展的重要課題。
多年來,在各方開拓創新與不懈努力下,企業文化建設取得一定成效,文化軟實力的作用日趨顯現。通過各種有計劃、有步驟、有目標的企業文化建設方法如定期召開例會、樹立先進典型、領導帶頭宣講、組織參觀學習、加強宣傳工作、搞好文體活動等,企業文化得到繼承、吸收、創新、實踐和發展,形成了豐富的企業“話語”,并不斷推動“話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這些“話語”存在于文化傳統、文化實態、文化策劃設計、文化體系、文化理念、企業精神、行為規范、文化發展綱要當中,隨處可及、成果豐碩。
從這個層面看,企業文化建設,實際上就是這些“話語”不斷得到吸收、詮釋、認同的過程。
一般來說,企業文化建設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分別為:前期準備階段、調研診斷階段、文化提煉階段、文化宣貫階段和文化提升階段。在文化提煉階段,建立企業文化理念體系,包含形象定位、企業精神、企業愿景、經營理念、服務理念、管理理念、人才理念、企業廣告語等八大理念分支。在此基礎上,架構出一套立體的行為規范體系,包含企業管理行為規范、企業經營行為規范和員工素質行為規范三大部分,并應用設計了一套涉及企業外在形象各個方面的視覺識別系統規范。由文化理念、行為規范和視覺規范三大體系構成的“企業文化手冊”,統一了企業文化的文字表述形式,形成了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話語”體系。
當然,“話語”的形成離不開傳播;傳播既是推動企業“話語”合情合理化的有效手段,也是在企業中孕育共同文化的得力助手。文化在企業中得以宣貫、傳播,一方面借助媒介進行大量廣泛的宣傳與傳播,讓企業文化“立體”起來;另一方面加強人際傳播,讓企業文化“流動”起來。如以會議為平臺,舉辦企業文化建設研討會、文化宣講會等;以采編為途徑,匯編企業文化故事案例集、采寫優秀員工故事集等;以演繹為方法,傳唱企業之歌、拍攝企業文化宣傳片、舉行企業文化成果發布典禮與職工文藝匯演等;以學習交流為契機,組織企業文化大討論、舉辦企業文化知識競賽、開展書畫攝影比賽、評選先進員工等。
三、“轉”:企業文化管理是共同體形態的塑造活動
“轉”,是發展的重要進程、關鍵節點,是推動長足進步的突破性進展。如何有效融合文化與管理,推動企業文化管理落到實處、有所建樹,是近年來探討企業文化發展的熱門話題。
有文章指出,企業文化管理的核心目標是以企業的核心價值取向與精神追求為引導,在全體員工中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和共同的行為規范,最終在企業內形成企業自身的思維框架和評價參照系,促進和制約管理活動,從而保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所以,文化管理,即從管理的核心直接切入,對企業文化進行自我管理。具體地說,就是當企業文化與管理在互動中不斷發展后,借助企業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對企業自身文化成果進行維護管理,是企業文化實現進一步升華的重要內容和方法。
當文化建設的成果日趨豐富,任務日趨復雜,就要用科學管理的方法,將文化進行體系化管理,確保文化建設與管理有效運行;文化管理就這樣應運而生。如果說文化建設側重理論與形式,追究的是“企業文化的文字表現應該是什么”,那么文化管理探求的則是企業發展因素,即“我們的組織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解析企業的個性基因、主要問題及其背后的成因、戰略需求、企業期望、發展方向和企業變革的關鍵點,重落實輕口號、重執行輕宣貫,促進企業文化真正“落地”。所以,比較而言,文化管理總是“實打實的”,實行文化管理,能為共同體文化在企業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提供堅實的“硬件”保障。
四、“合”:文化匯入管理是維系共同體的努力方向
“合”,即發展的匯合、高潮階段,是實現發展長期目標的必經之路。如何正確處理企業文化建設與文化管理之間的關系,將企業文化建設與文化管理和諧統一于企業文化發展大局下,成為研究企業文化發展的有益嘗試。
從企業文化建設到文化管理,并不是一種單向、替代性的線性進展,而是一邊吸收、融合,一邊實踐、再造的“匯入”過程。可以說,“文化管理是文化建設的升華,它將文化建設與企業經營理念、制度創新、行為規范以及社會責任更好地融合”。
結合現階段企業文化發展情況,按照“推動企業文化建設向文化管理進步”要求,本文提出,從以下三方面加大力度,力爭推動企業文化的深度發展:
一是強化效果,推動文化語言向管理行為進步。企業文化要與經營管理活動融為一體,文化理念要與企業行為有效統一。企業文化建設工作職能化、標準化、流程化和精細化,能不斷帶動企業文化進一步匹配公司發展戰略、生產經營管理,促進企業文化與管理共融共進。
二是強化對象,推動領導主導向員工主體進步。企業文化最終是員工文化,企業文化真正的推動者始終是員工主體。在推進“卷煙上水平”過程中,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價值是對企業的無形資源進行激活、釋放和開發,這離不開組織領導者的智慧與領導才能,更離不開廣大員工的配合、支持以及對自身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
三是強化途徑,推動單向傳遞向網狀傳播進步。如今的企業文化宣貫多是自上而下、逐層傳播的,要切實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富有實效,推動企業文化建設與文化管理互為補充、共享資源,就要設立有效的反饋通路、豐富溝通與傳播的渠道,使企業員工及社會公眾的建議、意見等信息能自由暢通,由此充實企業文化的附加值,使企業文化在企業、員工、公眾之間聯動起來,提高企業文化的生命力與認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