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亭 張惠萍 董己辰
摘要:本文梳理了改革開放到現在,河北省農村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的演變歷程,將其形成與發展的脈絡分為三個階段,力求為新課改背景下我省農村教師的繼續教育發展趨勢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農村教師培訓;演變;發展趨勢
面對新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的挑戰,我們必須積極探索出適合河北省農村教師在職培訓的模式,以豐富我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研究理論。為此,我們先對河北省農村教師在職培訓進行了解和梳理。
1.以教材教法為重點的教師培訓的基礎階段(改革開放后——1989年)
十年“文革”導致我國中小學師資水平大幅下降,尤其是農村的師資水平更低。為此,國家教育部連續下發各種文件,啟動對中小學在職教師的培訓工作,確定了培訓的重點,提出對師資培訓的任務、要求和形式。河北省根據中央精神,明確了在培訓的基礎階段,河北省的培訓目標就是以教材教法為重點,積極采取多種形式,鼓勵全省農村中小學教師參加各種進修學習,補充專業基礎知識,以改變當時師資隊伍的短缺以及低質量、低素質的現狀。通過近十年的努力,河北省農村教師教學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據統計,截至到1992年,我省有81906名中小學教師取得了《教材教法合格證書》。
2.以提高學歷層次為重點的“學歷教育”到“繼續教育”并重的教師培訓提高階段(1990——1999年)
從1990年開始,國家教委連續召開關于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各種會議。提出了今后十年,在有計劃地提高小學教師學歷層次的同時,要大力開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并有步驟地將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工作重點從學歷達標轉移到開展繼續教育上來。1993年2月31日,國務院頒布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到本世紀末,通過師資補充和在職培訓,絕大多數中小學教師達到國家規定的合格學歷標準,小學和初中教師中具有專科和本科學歷者的比重逐步提高。這個時期,國家的培訓目標和重點是提高中小學教師的學歷教育。我省為了在短時期內大面積提高河北省中小學教師的學歷水平,相繼出臺了加快中小學教師學歷培訓步伐的實施意見,確立了函授、衛星電視、自學考試“三溝通”的辦學模式,鼓勵農村中小學教師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學歷層次。到1992年底,我省初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僅44.05%,居全國第29位,經過幾年的全方位培訓,至1998年,我省初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上升到86.94%,列全國第8位,教師學歷達標明顯提升。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1999年9月,教育部發布《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規定》,將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分為非學歷教育和學歷教育兩部分。這十年是我國在職教師教育發展的歷史轉折時期,“繼續教育”在政策理念與導向上切入“學歷教育”,并逐步與之并重,最終拉開了“繼續教育”的序幕。
3.課改以來以提高教師素質和教學能力為重點的教師培訓深化和發展階段(2000年——至今)
從2001年開始,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式啟動。為了適應改革需要,國務院頒發了《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在此基礎上,教育部頒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等文件,指出:在今后幾年,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必須將開展新課程師資培訓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主要任務,切實抓緊抓好。河北省也出臺了相關文件,具體布置了新任教師培訓、教師崗位培訓、骨干教師培訓及進一步提高學歷層次等培訓,經過努力,河北省農村教師從數量嚴重不足到基本滿足,進而向質量提升轉變,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作為河北省教師在職培訓演變的一個縮影,邯鄲的教師培訓也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目前全市小學、初中、高中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為99.86%、97.93%、90.58%,比1978年分別提高50、88、41個百分點。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教育全球化的沖擊、教育理念的轉變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進一步改進在職教師的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和培訓模式,是大勢所趨。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農村教師繼續教育的機制與模式也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1.培訓形式的多樣化。以往的在職培訓形式多為集中培訓、講座、觀摩等,與教師的工作與休息時間產生沖突。未來的培訓將以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為載體,開展全方位的現代遠程教育。同時,與送培下鄉、校際交流、專家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相結合,做好農村教師的培訓提高。
2.培訓內容的針對性。以“應用”引領發展將成為教師在職培訓的中心內容,只有在職培訓適應時代的要求,教師才能在不同時代都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教師。為此培訓內容更要增加針對性。如校本培訓、影子培訓,種子培訓等,都是為了結合學校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切實提高農村一線教師的能力。
教師培訓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歷史長河中不斷演變和進步。農村教師的繼續教育在發展中積累了大量的歷史經驗。但在今天學習化社會和終身教育的背景下,教師培訓機構和教師培訓者要認真總結歷史經驗,研究新時代的新特點,在傳承優秀的教師培訓理論和實踐的同時,繼續創造出適應時代要求的教師在職培訓新模式。
參考文獻:
1.王學風,《新加坡基礎教育》[J],《廣東教育出版社》
2.南鋼,《新中國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的回顧和前瞻》[J],《當代教育科學》
3.馮衛斌,《建國初期我國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述評》[A],《安徽教育學院學報》
4.劉微,《教師專業化:世界教師發展的潮流》[N],《中國教育報》
5.侯怨水,《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改革構想》,《高等師范教育研究》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