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成
【內容摘要】在新課標,新教材的指導下,如何提高教學課堂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由“學會”向“會學”的思想轉變,如何改變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新課標 學案 十六字 高效教學法 課堂教學 學習效率
高中數學是高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課堂教學上全面實施“十六字高效教學法”即:學案先行,自學輔導,變式練習,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主動發展。挑戰傳統教學法,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給師生減負,保證了學習質量,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一、“學案先行、自學輔導、變式練習、因材施教”(簡稱“十六字”高效教學法)
“十六字”高效教學法的載體是學案教學,(有時電教輔助)的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一種變革,它改變了以統、獨、偏為特征的課堂教學,在教學活動開始前,根據教學目的和學生認知結構的特點,教師為適應學生主動學習,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結構和認知水平,以教材章節的內容為導向沿著問題的臺階,精心設計的以課時為單位,打印在B4紙上的方案。稱為學案,學案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由淺入深設置題組和變式練習,去探究和發現數學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材施教”是指不放棄每個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收獲,克服厭學情緒,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信心。學案的設置有:標題,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復習舊知、情景設置、新課學習、探究性學習、知識點小結、變式練習、課后作業、小結反思等內容。教與學互補是新課堂教學的重要特征。逐步實現了學生由“學會”向“會學”的思想轉變。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符合新課改的理念。
二、實施過程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真正實現教與學的優化組合。其關鍵在于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從關注教學轉為注重對學生學習的引導,著手研究教法與學法在教學活動中的溝通和融合。滲透到學生當中去。在編制數學學案的過程中,為確保質量,采用集體備課。給學生在自學教材時指明方向和重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避免學生學習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根據自己所教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再進行個性化處理,適當地增、刪、改、換,以使教學案更貼近所教學生學習的實際。一般包括四個部分:一是課前準備,二是探索助學,三是拓展提高,四是自我小結。憑借四部分作為導學提綱,構建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主要方式,以激勵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實踐、合作創新”為基本特點的教學模式。
1.課前預習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利用有早自習;第八節課,還有自習課時間,讓學生在《學案》的引導下“先行一步”,學案設計有自學指導和自學檢測,變式練習,小結,課后作業等。學生可以按學案要求閱讀教材,學生的預習自學和自學檢測中一定會產生困惑和疑難,在出現思維障礙時,會產生討論交流和合作。每個班成立了學習互助小組,是一個強有力的學習團隊。組長一般是優秀的學生,有能力解疑解難,幫扶差生,所以在小組活動中,學生一般性的疑難問題,可以在小組的交流爭論中得到解決。學習小組無法解決的問題,將由老師輔導點撥引深,教師對學生的輔導,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生在自學討論時,教師在課間巡視中,深入學生,對個別學生或小組給予隨機的指點幫助。另一方面就學生的共性問題和知識的應用拓展,作指導性點撥引深。這樣,教師的輔導幫助就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啟發性,幫到學生的需要的地方。真正實現了“因材施教”。使學生從內心做到“我要學”,并深入鉆研教材使之產生解決問題的沖動,以向量為例,提出:什么是向量?零向量?怎樣表示?有哪些方法?能不能比較大小,怎么比較?與我們的生活有關系?與其他領域有何關聯等等,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智力知識水平發展不同,預習要求要有所不同。所以提出的問題不能太難,有簡有難。使絕大多數學生能夠很快地進入學習新內容的最佳狀態。學生收集信息,提出質疑,和老師共同探討論證。在此過程中,學生學會知識的同時,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強,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同學之間的互助合作精神。
2.課堂展示
第二天上數學課時,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整個教室,黑板都是學生的天地。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學生個體發言、小組討論、黑板演示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簡單的題目差生答,中上難度優等生,組長答。打錯不批評,答對鼓掌或語言的獎勵。創設民主、和諧、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圍,要求學生大膽質疑、敢于爭論并各抒己見,這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智能的最佳時機。課堂45分鐘分成“35+10”目的是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幫扶作用。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結合。“協調互補,相得益彰,學習過程規范有序而有實效”。
3.歸納總結
學生要歸納總結本節課所學的重點內容、規律和解題思路、方法、技巧,梳理知識,在實例中,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掌握“會學”的本領。原則是學生先歸納,教師再補充。事實表明,學生自己概括的概念往往掌握得更牢,自己總結的規律更會靈活運用。杜絕圖省事,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培養。
三、學案教學的幾點要求
1.數學學案的設計編寫要與學生的自學探究的過程步調一致。
2.數學學案的題例設計例題、習題,必須少而精。否則課堂操作將很急促,降低數學課堂的實效性。
3.數學學案不等于習題案,應有在學法指導,考察內容提煉。
4.學生自學時有偷懶,研究的不細膩,抄襲現象。因此要求我們教師課下仔細做好工作,課上提問要全面,代表性強,靈活多變。否則效果不好,影響了課堂的實效性。
5.及時的檢查學案作業,批改很重要;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檢查。一周一小測,一月一大測,及時的反饋了信息。該注意的注意;需要完善的完善。
6.讓學生把學案整理好,收藏好,裝成冊子樣。是以后復習的最好的工具書。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在課堂45分鐘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們就應該多思考,多準備,改進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機智,發揮自身的作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掌握有效的策略,能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達到最佳教學效果。課堂教學具有藝術性、智慧性,我們正在不斷的努力和創新。
(作者單位:江蘇省新沂市王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