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園園
初中英語教學中,最困難的工作的就是個別后進生的轉化問題。英語這門特殊的學科,并非我們的母語,生活中缺乏實際運用。一旦學生小學四年來打下的基礎薄弱,在初中課堂上聽不懂得內容日益增多,在考試中又連遭失敗打擊,這部分學生對外語很快就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和信心,沒有課堂的趣味性,更沒有成功的喜悅感,很容易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甚至厭倦排斥英語的學習。作為教師的我們,有義務要讓所有學生都得到進步,得到提高。后進生——祖國百花園中“生病”的小苗苗,更需要我們的悉心“照料”。對待他們要做到“動之于情,曉之于理,做到尊重、賞識、寬容,嚴中有愛,愛中有導”。怎樣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每個教師必須認真對待和研究的問題。
一、尊重,鼓勵,關愛后進生
夸美紐斯曾指出“應該像尊重上帝一樣尊重學生”。英語教學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學習者的智力因素,還取決于他們情緒,態度、學習動力等,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要呵護后進生,不能傷害他們幼小的心靈,而應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鼓勵增強他們的上進心,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后進生同樣具有進取心,自尊心,渴望進步。但他們由于各種因素造成了成績差。作為教師對具體學生要作具體分析,各個突破。有的孩子玩心未泯,一心想著學習以外的活動;有的孩子由于長期懶惰而造成的不思考,不學習;有的孩子,由于父母離異,而造成的性格孤僻而叛逆;有的孩子因智力水平不高,而自卑,內向,自卑,不合群,我主動找他們談心,了解他們的一些情況,并在生活上給予足夠的關心并找他們的父母交談,針對他們的心理特點和現狀,共同采取不同的督促學習措施,決不把他們當作包袱,不鄙視放度他們。例如有位后進生,平時學習效率低,自卑,內向,遠離集體,我一有機會就表揚她。課文照著中文背了,我就說:你在我這背的,這么快,老師真開心!以后別讓老師失望!新學的課文,來我這讀時,我就會說:老師真喜歡你這聲音,希望能多聽你說英語!有些學生頭腦反應慢,重要的知識點,在課后不厭其煩地再多講幾遍;有的父母離異的留守兒童,經常關心交流。他們畢竟是十幾歲的孩子,教師一個寬容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一個會意的眼神,一個輕微的觸摸都會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
二、活躍課堂氣氛,分層次教學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習,要求學生要大量地反復地模仿,訓練運用。后進生在課上一旦聽不懂,就跟不上節奏,再加上大量需要記憶的知識內容,深感枯燥乏味。課堂,是英語學習的主戰場,活躍課堂氣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的重要必修課!我用多種教學方法,教學形式和手段,將教材化難為易,化繁為精,用短暫時間達最佳效果,課堂上盡量創造愉快的氛圍。古代教育家孔子所倡導的“因材施教”原則,其實就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后進生生由于自卑膽怯心理,往往怕回答問題,也不認為老師會關注到自己,我會把教學內容設計得難易得當,盡量叫他們回答難易適度的基礎題;叫他們到黑板上寫有把握的句子;朗讀事先已讀過多遍的課文;或者好生回答過,讓他們再重復一遍答案,既檢查了他們是否用心聽課,也對基礎重點加以鞏固。當差生回答正確時,我總是面常笑容地說:“very good”,他們往往因得到認可,而不排斥討厭英語。這樣差生開口的習慣慢慢的養成,一學期下來,差生的參與意識大大地加強,消除了畏懼心理,為了延長差生上課專注的時間,我常結合課文做些游戲,教點歌曲,聽聽錄音,講些有趣的小故事等。課堂上將好差生搭配起來,采取集體,小組,雙人,個別活動訓練,凝聚學生的注意力,調節他們的情緒。讓差生在和諧輕松的氣氛中學習。
三、給后進生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加強對后進生的課外輔導
學習目標是學生獲得學習動力的源泉,沒有目標,失去方向的人,是難以取得成就的。教師需要根據后進生的具體學習情況,給他們及時制定短期,跳一跳能夠到的學習目標,而且經常檢查這一目標是否能通過付出努力達到,及時修改目標,一旦發現給他們訂得過高或過低,就逐一幫助他們修正,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從而制定學期目標,督促他們一步一步的前進。例如,我班上有六名后進生,首先規劃本單元兩周學習過程中,后進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內容,我幫助了們歸納重點難點及有用的詞語,再計劃好每天給他們布置單詞,詞組,課文的完成量,以及簡單而基礎的練習。每天早自習,要到我面前來朗讀背誦昨天學過的句型課文,中午來完成布置的內容,叮囑他們千萬不要把大多的缺漏帶到下一單元以免造成新的更大的差距。剛開始,堅持到一星期的獎勵一個本子,緊接著,一個月給予獎勵,做得差的給予懲罰。鼓勵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有完成任務的喜悅感和成就感,同時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注。每節課后,對課堂內容及時復習鞏固。對差生的作業我經常是面批,這樣可以讓他們面對自己的錯誤及時訂正,而且養成他們按時交作業,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四、合作學習,借助集體凝聚力感染后進生
一個班級的學外語氣氛越濃,外語成績越好,這對那一部分后進生也是一種很大的教育力量。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常常會不知不覺感受到集體的壓力,別人的外語都能學得好,為什么我不能?在強烈的學外語氣氛感染下,他不好意思不學好外語。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并形成互助伙伴,為后進生提供一個氣氛融洽的空間,從同伴中獲得幫助,緩解面對教師的壓力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每一個個體均是學習主角,責任明確,參與意識強,后進生可以和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同時也能體驗到一種被人接受、信任和認同的情感,沒有被老師同學冷落,而是在師生的共同幫助下,更有學習發展的空間。
五、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正確的學習方法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英語的前提,這些習慣包括:課前預習、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做好筆記、課后及時復習、作業獨立認真完成。課前預習是上好新課、取得有效學習的基礎。而后進生學習能力弱,看著課本不知怎樣預習,無從下手。先要求預習課內出現的生詞,可以把生詞寫在文中,再讀通、讀懂課文,把課文中難點、不懂的作上標記或符號,以便教師在上課時重點去聽,還有布置一些預習題,讓學生預習后試答,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了良好的預習習慣,又可以讓他們有目的地專心聽課,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課外復習是提高有效性學習的主要步驟,我們學校還設有每天早晨30分鐘自修時間讀英語,這樣學生通過反復閱讀,背誦對話和課文,強化基礎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的舊知識聯系起來分析對比,直到對所學的知識由“不懂”到“懂”,再到“會”。
總之,英語后進生的學習困難,是一個十分普遍而又嚴重的問題,而學生學習興趣,動機,能力,方法,學習習慣,個人目標,年齡特點、缺少語言學習環境是這一群體存在的根本原因。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正視現實,尊重關愛每一名學生,不能從片面的學習能力而歧視任何學生。不斷重視英語后進生學,切實對他們加強引導,從而使他們不斷進步。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程橋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