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翠蘭
摘要:初中語文學科在整個初中階段,甚至是人生的整個學習階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教好語文,這是每一個初中語文教師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本文介紹了問題教學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技巧及注意事項,希望對廣大同行教學有益。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初中;語文教學
語文這門學科在九年義務教育特別是在初中階段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擔負的責任重大,涉及中華民族語言的字、詞、句、篇、語法、邏輯、修辭等知識,教師還要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讓學生在初中階段養成良好的讀書、寫作的習慣,為以后的工作、生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要對學生的思想和情感進行教育和熏陶。初中語文的地位從所占的課時數上就可以很明顯地體現出來,它占的是最多、最關鍵的時段。語文教師所花的時間、精力也是很多的。但是,縱觀目前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可知,狀態并不樂觀,教師的付出與其收效不成比例。教師總是在辛辛苦苦地備課、教課、批改作業,但學生的學習狀況卻令人擔憂,學生的語文水平并不是穩步而上升的趨勢,反而一直在一個低水平上游動。廣大初中語文教師也是為之而甚憂,本文作者根據自己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學經驗認為應從問題教學法這一新理論入手使這一狀態得到改觀。
何為問題教學法?問題教學法是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把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先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面對這些問題、落差進行思考、探索、收集有關資料來解決問題,從而掌握知識、技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以問題為線索、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教學方法就是問題教學法。
問題教學法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科學教學理念。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自主發現問題,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和同學商討,從而培養了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隨著新課改的實施,以問題為線索的問題教學法以其獨到的、明顯的優勢顯現出來。本文作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實施問題教學法。
一、設計問題要科學
以問題為導向,問題的設計質量就處在關鍵地位了。問題的質量如何就關系到課程的質量如何。問題設計得好,學生就可以在思考中學到真諦。一般而言,好的問題,應該使學生產生興趣、有好奇心,答案是文章的核心甚至是關鍵,這些問題還需要學生經過認真思索、反復查看才能找到,不能是那些明顯的、學生一眼就可以看出來的問題。設計的問題既不能太難,也不能太容易。所以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問題,創設問題情景,既不能淺顯,讓學生一眼就能找出答案,也不能過于隱蔽,讓學生費很大精力也找不出,這兩種情況都不利于學生動機的激發,都不利于教學,所以教師要做到“暗示”。比如,教授《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文章時,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在與敵軍進行松骨峰戰斗時,敵軍與我軍之間的態勢一樣嗎?其不一樣表現在哪些方面?給學生拋出這個問題后,讓學生思考從哪些方面來回答?引導學生從地形上、作戰前準備時間上、兵力上、武器上等幾方面,來對比敵我雙方之間的差異,可以讓學生找出后寫在本上。這樣的問題就能夠啟發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并對課文的理解有幫助,能讓學生在問題中思考當時的作戰條件的艱苦,勝利的艱辛,從而引導學生珍惜幸福的來之不易,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二、問題的提出要由教師為主逐漸轉變為學生為主
“教是為了不教”,這是葉圣陶先生的一句名言。初中語文的教學在開始的時候要由教師來教,在教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在各方面都達到能夠獨立地進行學習,最后學生達到學習起來不需要教師來教這樣的程度,這才是教學的最高境界,是教學的最高目標。如果教師一直帶領著學生進行回答問題,而對課文的質疑水平發展不到位,學生不能自己提出問題,這種教學過程就不能真正地教會學生學習。剛開始時,教師運用問題教學法是教師先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回答問題,但是如果一直停留在這種水平的話,這種教學法的功能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學生最終也學不會語文。所以,教師要更多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質疑”。但是這種“質疑”學生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去合理地引導、去適當地啟發、鼓勵學生生疑。教師可用點撥的方法促使學生生疑、對比的手段解疑。讓學生慢慢養成生疑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三、強化學生的提問動機,讓學生養成善于提問的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難發現,一些學生總是處于從不提問的狀態,不管他們是不是已經理解了課文的內容,掌握了相關知識,這種情況在初中階段是非常明顯的。教師可能很好奇,為什么小學生提問的比較多,處于積極的狀態,而到了初中階段學生反而不提問了呢?這是學生發展到這個年齡段正常的心理狀態。學生處于初中階段,其閉鎖心理逐漸發展起來,他們不愿意在公眾場合展示自己,有問題也是自己琢磨思考,問同學和教師的問題也慢慢地少起來,更不用說在課堂上進行提問了。另外,不愿在課堂上提問的另一個原因是愛面子、愛虛榮的不健康心理在作怪,一些初中生害怕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比較簡單、另類、害怕同學的嘲笑,致使不敢提問、不愛提問。但是,古今中外的學者正是用這種不怕嘲笑的心理、愛好質疑的精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質疑精神始終是求知者必不可少的能力。
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讓學生敢于提問、勇于提問。讓一次的提問精神保持下去,不斷地進行強化,然后再讓這些學生去感染、熏陶其他人,讓質疑精神充滿課堂內外。教師要多鼓勵、善引導。不能因為學生提出的問題水平不高就表現出負性情緒,要善于轉化這些水平不高的提問為敢于提問的精神。
當然,問題教學法可以和其他的教學方法相結合,恰當發揮其優勢和作用。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在初中語文的教學課堂中運用問題教學法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它能使學生善于思考、勤于總結、樂于學習,使學習不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掌握知識和技能,從而為未來的人才提供堅實的智力基礎和能力。教材一直在改革,語文教育教學要不斷地更新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課堂上學到更多,在課外上保持一種會學習、善學習、樂學習的習慣和狀態。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