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林
【內容摘要】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受到了空前的重視,研究如何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就必須要先了解小學生數學素養現狀。筆者通過對學生問卷調查與測試的形式進行了現狀調查,并由此引發了一些思考。
【關鍵詞】數學素養 問卷調查 測試 數據分析
為了準確把握目前小學生數學素養的現狀,我選擇從學生數學學習途徑、方式、習慣、情感態度與數學能力、數學意識等方面分別進行了問卷調查、測試。
《小學生數學素養情況問卷調查表》采用不記名形式共有8個問題,分別調查學生數學學習途徑、方式、習慣、情感態度等。在四、五、六年級各選擇了兩個班級進行,共發放調查表348份,回收348份。
問題1:你參加過數學課外活動嗎?
小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不能只依賴于課堂教學,還應該有豐富的課外活動,通過調查統計,我們了解了學生參與數學課外活動的狀況。結果顯示只有70名學生經常參加,大多數學生偶爾參加,而從未參加的多達52名。數學課外活動通過創設主動探索的空間,讓學生有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動筆嘗試、動口表達的解決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時間和空間,使其外部活動逐漸內化成為自身內部的智力活動,從而獲取知識,發展智力,以更積極的姿態自主參與學習活動。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活躍程度既可以反映學生數學學習的途徑是否單一,也可以反映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水平。
《問卷》第2題的統計數據
閱讀使人進步,也是一種良好的習慣,它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與古今中外的數學名人進行對話,與數學智慧進行碰撞,與偉大心靈進行交流。這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受調查學生數學閱讀的深度、廣度以及質量都是比較理想的。數學閱讀歷來受重視程度不夠,我們仍需要積極推進數學課外閱讀計劃,加強數學閱讀指導,“讓數學課外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為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問題3、5,著重調查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也反映了我們教師的教學方式。
問題3:在數學課上,你的學習方式主要是:( )(可多選)
選擇A全部是老師講解的有220人,選擇B數學課上進行動手操作的有139人,選項C小組合作交流的有142人,選擇D師生互動的有123人。
問題5:你在數學課上經常與同學合作交流嗎?
A.經常交流的是34%
B.偶爾的有45%
C.從不交流的有21%
由于目前還沒有一個量化的標準供參考,對所統計的具體統計數據不便于做出界定性評價,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生本課堂”的教學更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問題6、7,反映了學生的一些學習習慣。當數學學習遇到困難時,47%的學生選擇了自己研究,放棄的比例只有1%,65%的學生獨立完成數學作業。這些結果充分表明學生具有很強的探究精神以及自主學習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覺得數學有趣才是最重要的。
問題4、8的數據顯示62%的學生覺得數學是一門有意思的學科,這一數據比我們的預期要低一些,具體的情況是年級越高覺得數學有意思的學生比例越低,這是令我們老師比較尷尬、也很無奈的。我想隨著教改的深入,教研水平的發展,這一狀況會得到改變。72%的學生認為通過學習數學成績有了提高,這是我們老師可以感到欣慰的。
以上是問卷調查,下面是測試調查。目的是通過具體數學問題測試,了解學生的數學能力、數學意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意識方面:數感、符號意識,統計意識,推理意識,應用意識,創新意識等。
我們設計的《小學六年級學生數學素養調查練習卷》共有20道題,設計版塊模式及難度參照了2011版《數學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我校七百多名六年級學生參與了測試,統計數據精準,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學生的數學能力、數學意識。由于《練習卷》題型、數量較多,我選擇幾個有代表性的給大家做介紹。
《練習卷》第8題前三個問題正確率為94%,第四個問題答案比較豐富,總體質量較高,只有少部分學生由于對“數學問題”這一要求缺乏理解導致跑題。在這道題的練習過程中,學生的統計意識有所增強,計算水平也得到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都有所體現,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同樣重要的是怎樣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簡單的一個問題:根據這幅統計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解決問題,從發現與提出問題開始,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才能更高效地組織學生解答疑問。學生的“學”源于學生的“疑”。我們應引導學生發現問題,主動提出問題,從而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應幫助學生建立數感和符號意識,發展運算能力,樹立模型思想。“符號意識”主要是指能夠理解并且運用符號表示數、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知道使用符號可以進行一般性的運算和推理。建立符號意識有助于學生理解符號的使用,是數學表達和進行數學思考的重要形式。模型思想對于數學學習的重要性更不言而喻了。根據這些認識與理解,我們設計了第12、16題。第12題正確率96%,比較理想。第16題:的正確率只有73%,意味著超過四分之一的學生解答錯誤,更嚴重的是6%的學生未做。這一調查結果值得引起我們重視,應該加強這方面的指導與學習。
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是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第7題正確率65%,為什么會有35%的學生不能正確解答呢?我在向學生講解這道題的過程中發現兩個問題:一是部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明顯不足,二是缺乏有效的思考方法。值得一提的是有個男生把圓柱形橡皮切開,解決了問題,本是值得大家贊許的方法卻得到了其它同學鄙夷的眼神,可見動手操作在我們高年級學生認識中的地位,動手操作在數學課堂上已是怪物。強調數學思維的發展與動手實踐操作并不矛盾。通過動手操作實踐,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應用意識,促進學生思維水平的提升,思維水平的提升又可以更好地指導實踐活動,形成良性循環的發展模式。
總體來說,接受本次調查的小學生數學素養狀況不是非常理想,有待于我們繼續研究、培養、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第一小學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