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世忠
為了更好的實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的對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進行探索與總結,以更好的促進新課程理念的滲透。下面是筆者根據自身的實際教學經驗,對于新課程理念下更好的促進實施初中數學教學的策略進行系統的總結。
一、立足于生活實際,創設學習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新實施的初中教材,其中最大的特點便是內容更加的貼近生活。為了更好的貫徹新教學理念,教師應該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教材進行充分挖掘,根據具體的內容,創設出專門的學習情境,這樣不僅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情趣,使其積極的參與到數學學習過程中來,還能促進學生發散思維,進行有利的思考,進而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
比如,在學習圓的時候,我們可以充分的考慮到實際生活的圓形物體存在的意義和作用,進而引導學生積極的思考為什么要設計成圓形的而不是其他的形狀。這樣實施教學的優點便是不僅充分的認識到與圓形相關的重要知識,還能對實際生活中的常識進行有效的學習,使學生可以將學會的知識充分的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另外,我們還可以在學習“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的時候,讓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進行仔細的觀察和思考。比如,我們可以讓學生觀察一下為什么有的人會出現橫穿馬路而不走斑馬線的現象,或者是讓學生在四角的草坪中,對其中的兩個角找出一條最近的路。通過這些實際生活中事例的引入,不僅可以讓學生真正的理解什么是“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還能有效的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體性。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間的互動性
科學實驗證明,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悅、和諧的環境中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習的效率,保障學習的質量。新課程理念的實施,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改變以往嚴肅的師生關系,要將自己與學生擺在平等的關系之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關心熱愛學生。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及時的關心的學生的生活等各個方面。做到不偏心、溺愛學生,將寬容與嚴格要求有機結合。
除此之外,還要不斷的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對課堂中學生的行為進行及時評價和反饋。對表現好的學生要進行表揚,以促使學生繼續保持;對表現不好的學生要給予更對的關注和鼓勵,讓學生逐漸樹立其學好數學的信心及堅定信念。對于學生不懂的問題要進行耐心的解答,不要挖苦、嘲諷學生。要注意對一些課堂中出現不良行為的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教育機智,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制止,以保障課堂教學任務的順利進行。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的發揮教師自身引導者、領路人的作用,結合數學教學的特點,積極的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新教材中,多是以“問題串”的方式對教材進行編排,并且加入了許多可供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比如“讀一讀,做一做,想一想,試一試”等,在進行這部分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一些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激勵,以加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樣,教師也可以充分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教師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礎上,組織一些難度適中,適合學生進行討論的題目,通過合作使學生充分體會到合作的樂趣。在討論之后,教師要及時的進行總結,以保證討論效果。
三、創新教學手段,突出探究學習的特點
新課程理念的實施,要求教師不要僅僅依靠粉筆、教材與黑板進行教學,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科學的措施,積極的進行教學手段創新。比如我們可以根據教材內容,通過圖片、視頻、音像等形式向學生進行展示,或者是充分的利用網絡技術,利用在線教學,對優質課程進行學習。針對數學學習中經常出現一些概念、公式等內容,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往往感到枯燥無味,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演算過程,通過一些小品、游戲等進行趣味教學,同樣的也可以制定一些精美的可見,充分的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但不管是怎樣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都要注意突出“探究”的特點。不要只是將知識進行簡單的傳授,而是通過這些形式,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以更好的促進學生開展探究學習的方式。
四、結語
總之,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證學生學習的效率和效果,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及后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文鵬. 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幾點體會[J]. 考試周刊,2009,29(4),11-14.
[2] 李鄧祿. 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教學觀念的轉變[J]. 中國校外教育,2010,(10),113-115.
[3] 高雪明. 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數學學習方法及對策[J]. 教育教學論壇,2013,27(3),56-57.
(作者單位:江西省信豐縣正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