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高等教育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注重高等院校日常管理是教育部明確提出的要求,這樣才能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專業學習環境。基于現有高校教學條件下,學校日常管理工作需朝著多元化方向轉變,一些先進的時代思想需融入校內管理中。為了幫助大學生創造更加優越的學習環境,本次分析了高等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將行政思想融入高校日常管理中,以創造更加和諧穩定的學習環境。
關鍵詞:行政思想 高等教育 日常管理 對策
大學生是社會人才的主力軍團,重點培育大學生人才是國家新時期的戰略計劃,這關系著國家人才儲備、社會發展快慢、教育事業改革等多項內容。對于高等院校來說,其不僅要注重專業課程教學的綜合整改,還必須要從日常管理方案實施改進,建立符合時代發展的多元化管理體制。
一、高校日常管理的主要內容
伴隨著社會人才價值觀念的提出,我國教育部開始對高等院校教學提出新的要求,強化高校日常管理是極為關鍵的。高校日常管理是統籌性的概念,其針對了高校日常工作的各項內容,根據日常教學活動擬定的管理方案。就當前情況看,高校日常管理內容包括:
1、教學管理。專業課程教學是高等院校的主要職責,學校根據市場人才需求設定了多種專業課程,為大學生學習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教學管理作為高校經營的主體內容,其影響著專業生人才培養計劃的實施效果。教學管理內容包括:專業教學、課程改革、學生編制、就業指導、崗位實訓等等,這些都是與專業工作相關聯的內容,更是高等教學管理必須要涉及的內容[1]。
2、生活管理。大學等同于“小型社會”,大學生在校期間不僅僅是學習專業知識,也要經歷社會實踐活動且接觸更多與生活有關的內容。因此,教育部要求高校做好學生的生活管理工作,讓大學生在校期間感受到校園的和諧性,樹立熱愛校園、熱愛學習的價值觀念。生活管理包括:住宿條件、人生規劃、社會活動、社團組織等,這些生活工作同樣是高校日常管理不可缺少的。
3、思想管理。思想永遠是實踐的指導者,思想決定著個人的社會實踐行為。尤其是對當代大學生群體,必須要樹立先進科學的思想意識,才能使其在社會中發揮人生的價值。思想管理是高等教育精神文明發展的必然產物,疏導大學生思想是學科教師或輔導員的工作之一。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環境,大學生思想意識容易產生錯誤,對其及時糾正、指導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行政思想應用于高等教育的日常管理
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之后,高等院校開始對內部管理模式重新調整,編制了與時代發展相對應的校內管理政策。先進思想觀念是高等教育管理的總指導,堅定思想價值觀念對校內工作起到了先進的指導作用,為教育管理人員工作提供了有效決策。當前,行政思想融入高校管理是比較熱門的話題,各高等院校都在強調“行政化”管理,旨在把行政思想融入高等教育機制。從現有的教育體制看,行政思想應用于高校教育的集中表現:
1、發展思想。我國行政體制是立足于本國發展的機構,發展思想是行政單位工作的先進理念,這也是高等教育管理中需堅持的行政思想之一。高校作為培養專業人才的主要機構,堅持走發展創新道路是必然的選擇。基于行政思想指導下,高校要圍繞怎樣建設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院校,堅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走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路子[2]。克服辦學思路功利化、學科設置同質化、管理方式行政化傾向,不斷提升辦學質量、拓展大學功能、積累文化底蘊、熔鑄大學精神,這才是實現教育發展之根本。
2、團結思想。“團隊精神”是行政事務管理文明建設的核心,只有發揮全部行政人員力量才能處理好各項事務,這也是高校日常管理的綜合決策。高等院校需充分發揮現有師資隊伍的理論,按照責任分配方式調動師力資源,在各個教育崗位上發揮出應有的管理價值。比如,要努力實現學校管理水平、教師隊伍和風氣建設、學生教育和人才培養“三個新進步”。要搞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針對熱點難點問題解疑釋惑,增強師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
3、廉明思想。黨政作風問題是全國人民關注的重點,黨政機關出現政治腐敗現象,勢必影響到黨和國家在人民群眾中的地位。堅持“廉明執政”是行政思想及教育思想的改革方向,高校要認真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學習教育作為基礎,積極改造主觀世界,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把領導帶頭作為重點,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讓高校內設的教育機構參與日常管理。把解決問題作為核心,邊學邊改、邊查邊改、邊整邊改[3]。把建章立制作為根本,靠制度來保證“四風掃除、一心為民、低調務實、清正廉潔”。
4、人本思想。在黨的十七大上,胡錦濤總書記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中提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性,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堅持以人為本,這不僅是國家行政機關倡導的理念,更是高校日常管理必須遵循的原則,堅持以大學生為教育之根本,才能培養出更多符合國家發展的專業人才。高等教育日常管理階段,要以大學生學習需求為中心,開展多方面的教學管理工作,營造安定和諧的校園環境。
三、實現高校管理創造的綜合對策
科學發展觀是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2003年7月28日的講話中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隨著時代的變革,科學發展觀不再局限于行政思想范疇,而是轉變為各項事業發展的主流思想,用其指導高等教育管理均能發揮特定的作用。創新是時代的主題,筆者認為,高校日常管理也要采取措施進行創新改造。
1、計劃。擬定日常管理方案要做好詳細地計劃,其包括制定計劃、下達指示、作出決議、進行安排等,這些內容都要根據不同的教育職責,嚴格按照教育計劃執行才能發揮作用。例如,針對大學生管理工作,學生處管理人員需把已經確定的計劃和決策付諸實施,制定切實可行的組織計劃,對機構的設置、調整和有效運用,對人員的選拔調配、培訓和考核;計劃好每個周期內的管理任務,及時地調整專業教學、學生就業、校園生活等管理內容。
2、協調。由于堅持不同的教育理念,高校日常管理常會發生決策性矛盾,不同領導或教師對管理方案存在異議。這就要求高校做好協調管理工作,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育模式[4]。比如,行政管理思想指導下,可通過政策、法令和各種具體措施,不斷改善和調整組織之間、人員之間、活動之間的各種關系。使校內各項工作分工明確、配合密切、步調一致,以共同實現預定目標。此外,可以通過統計資料和實時信息的分析,如人事、組織、財務等情況進行控制。
結論:
高等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的主要階段,搞好高等院校教學改革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行政思想是當代先進的客觀理念,將其融入高等教育管理是學科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有助于大學生校內生活的自主化管理。
參考文獻:
[1]陳朝玉.我國高等教育機制潛在缺陷及綜合對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1,27(12):43-45.
[2]周斌.當前行政思想應用于高等教育發展趨勢研究[J].當代教育,2011,16(12):17-19.
[3]宣秀芳.高等教育體制改革階段的行政思想應用特點[J].揚州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27(11):8-10.
[4]鄧惠君.高校推廣行政管理模式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教育與職業,2011,40(22):210-211.
作者簡介:陳丹(1984.12-),女,漢族,浙江諸暨人,在職MBA,武漢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職員,研究方向為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