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民辦高校教師的利益訴求進行相關調查研究后發現:民辦高校教師的利益訴求呈現多樣化特點,自我實現方面的利益是影響民辦高校教師利益訴求狀況的重要因素,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不同職稱的專兼職教師的利益訴求狀況和傾向均不同。
關鍵詞:民辦高校 教師利益訴求 現狀分析
利益是一個歷史唯物史觀的重要范疇,是人類社會的本質,是人類永恒發展的問題。“人類的全部社會勞動都莫不與利益和對利益的追逐有關,人們之間的全部社會關系也都莫不是建立在利益關系之上的”。[1]對利益的研究總是與人的需要聯系在一起。要研究人的利益問題,自然要討論有關人的需要的理論。H.A.馬斯洛的“五層次需要論”,可以歸納為兩大層次,一個是生存的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另一個是生長性和發展性需要,即自我實現的需要,包括自我滿足、真實、正義、完善等需要。將此理論觀點聯系到民辦高校教師利益訴求的現狀分析中,筆者認為,在民辦高校教學、科研管理中,應基本滿足專兼職教師的生存需要,提高他們的發展性需求,并針對不同層次教師利益群體的多元化利益訴求進行制度設計。
民辦高校教師作為我國民辦高校最基層的社會群體,作為推動民辦高校發展的動力,他們也有自己在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發展方面利益需求,而當他們的合理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時,他們可能會通過各種活動方式來使自己的利益愿望和利益要求得以表達,這也就是所謂的民辦高校教師利益訴求。
“以人文本”的內涵是以人為中心,尊重人,信任人,關心人。把“以人為本”理念運用到民辦高校教師管理中,就是“以教師為本”,尊重教師,關心教師,從教師的需求出發,關注教師的利益訴求,調動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激情,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最大限度的發揮教師的潛能和實現教師的個人和社會價值。在民辦高校中,對專兼職教師進行“人性化管理”,充分尊重專兼職教師的訴求,采取務實的管理措施,完善專兼職教師的福利待遇,為專兼職教師的生存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在為他們創造雄厚的物質生活環境的同時,也要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環境,尊重他們的的工作成就,認可他們的工作價值,提供專業發展的機會,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通過對民辦專兼職教師的人性關懷,使他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保障,充分調動他們的教學科研激情和熱情,增加他們的歸宿感和滿意度,在不斷地滿足中得到發展,這樣他們也會真心實意地而不是陽奉陰違地應付日常教學工作,也就會殫精竭慮地而不是偷懶倦怠地敷衍學校科研發展工作。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本文系承擔江西科技學院校級課題“民辦高校教師利益訴求研究”而取得的成果。
為了解和把握民辦高校教師利益訴求現狀與問題,本研究通過自編問卷調查,主要調查對象為江西科技學院的專兼職教師。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200,回收率為100%。有效問卷為180效率為 90%,調查運用了數據歸納分析方法,使用Excel進行統計歸納分析。
(一)調查對象結構
本次受調查對象結構構成如下:(1)性別結構:男性占 52%,女性占48%;(2)年齡結構:20-30歲占51%,31-45歲占 39%,46-60歲占10%;(3)婚姻狀況:已婚占68.5%,未婚占31.5%;(4)職稱結構:助教占31.6%,講師占67.4%,副教授占1%;(5)學歷結構:本科占20.6%,碩士研究生占78.4%,博士研究生占1%;(6)年收入結構:30000以下占6.7%,30001-40000占36.8%,40001-50000占52.2%,50001-80000占3.3%,80001以上占1%。
(二)高校教師目前利益訴求的現狀
課題組從收入滿意度、晉升難易度、福利保障滿意度、工作環境滿意度、工作壓力、教師職業發展滿意度、歸屬感認同度、利益訴求表達機制等方面調查高校青年教師的利益訴求現狀。不同年齡、性別、職稱的民辦高校教師的利益訴求現狀不同。
1.性別與利益訴求。學校利益的關注度最高,其次是院系利益和個人利益,而學生利益的關注度較低。女性教師最關注學生利益,男性教師更關注學校利益和個人利益。
2.年齡與利益需求。青年民辦高校教師最關注于學校利益,同時自身利益的關注度位居第二,而中老年民辦高校教師對學校利益的關注度較低,自身利益的關注度占的最高。
3.職稱與利益訴求。對于助教和講師而言,教師職業發展利益排在第一位,這也與以后的職業生涯的升遷有關;而對于副教授和教授而言,家人的利益就相對重要些,這與教師的生活重心轉移有關。
(三)高校教師利益訴求數據分析
1.學校利益。最關注校內管理的占30.3%,學術氛圍占22.5%,科研管理制度占16.8%,教學水平占12.4%,尊師重教氛圍占18.0%。由以上數據可知,整體來看,校內管理是大家最重視的。
2.個人利益。最關注學校福利待遇的占51.7%,職稱評聘占11.2%,人文環境占14.6%,工作環境占5.6%,師生關系占 16.9%。
3.家庭利益。關注父母贍養壓力的占6.7%,關注配偶前途的占6.7%,關注子女入學的占27.0%。
二、結論
本課題的調查對象涉及氛圍較廣泛,各類型的教師人數所占比例較均勻,所以這次調查數據和結果較有代表性。由上我們得出以下結論:(1)民辦高校教師的利益訴求現狀需引起重視,滿意程度為一般;(2)福利待遇及校內管理是影響民辦高校教師利益訴求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絕大部分教師把福利待遇放在首位。(3)不同性別、年齡段、職稱的專兼職教師的利益訴求狀況不同,應采取不同的措施來分別改善他們的現狀。
注釋: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l].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11.
參考文獻:
[1]馬曉娜. 高校青年教師生存狀態的調查與分析—制度的視角[J].化工高等教育, 2010(1) : 1-4.
[2]曾五一,黃炳藝.調查問卷可信度和有效度分析[J].統計與信息論壇, 2005(11):11-15.
[3]吳湘萍, 徐福緣, 周勇.高校教師工作績效的影響因素分析[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 2006(3):30-37.
作者簡介:張緒敏(1980-),女,湖北武漢人,華中師范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江西科技學院財經學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