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宇 宋東寧 刁菲
摘 要:以哈爾濱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切入點,從5個方面闡述了哈爾濱市文化市場的現狀,指出了哈爾濱市文化市場主要存在發展規模小、文化消費水平低、供需矛盾突出、管理人才缺乏以及文化產業的發展存在體制性障礙等問題并且分析了原因,從而提出了以壯大特色文化市場主體為核心、以打造文化精品為突破口、以引導市民樹立文明文化消費意識為保障加強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哈爾濱;文化市場;文明城市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8-0063-02
文化市場是以商品形式進入流通和消費領域的文化產品和文化娛樂活動所形成的市場。它由文化產品消費者和生產者的相互作用、文化需求的大眾化和文化工作者隊伍的分化以及大眾傳媒的全民共享而生成。文化市場的發展,為振興文化產業搭建流通平臺,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體現。同時,“精神文化產品生產成績顯著,文化市場管理有序,繁榮健康”作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考核標準的重要內容之一,使文化市場的發展成為哈爾濱市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任務。文化市場作為哈爾濱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它的繁榮健康,對于哈爾濱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哈爾濱市文化市場的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哈爾濱市的文化市場通過不斷培育和建設,逐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零散到系統,初步形成了包括娛樂、音像、電影、演出、書報刊、文藝培訓等綜合性市場體系以及國有、集體、民營等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多元化的經營格局。一是文化文物、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傳統文化行業在文化市場中的主體地位日益鞏固和加強,繼續扮演著文化市場的主要角色。二是旅游、動漫、會展、網絡等新興文化市場主體迅速崛起。三是非公有制經濟文化市場主體發展較快,對文化市場的影響與日俱增。四是文化體制改革取得積極成果,文化市場運行機制進一步完善。五是文化消費逐年增長,農村文化建設發展迅速。六是文化市場管理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進程不斷加快。文化市場的繁榮發展,為豐富群眾生活,提升城市品味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文化市場作為哈爾濱市的新興產業,還存在一些問題,一些文化場所丑惡現象屢禁不絕。
二、哈爾濱市文化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從文化市場構成的基本要素及運行機制等方面分析,哈爾濱市文化市場發展主要存在以下突出問題:一是文化市場主體發展規模小、效益低,不能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文化消費水平偏低,文化消費對于拉動哈爾濱市文化產業發展所起的作用有限。三是文化市場供需矛盾比較突出,一方面是消費者喜愛的文化精品得不到滿足,而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的文化產品滯銷,這種“賣難”現象并不是簡單的“供大于求”,而是供與求出現了脫節。四是文化經營與管理人才嚴重缺乏。哈爾濱市文化領域既缺乏技術人才,又缺乏既懂藝術又懂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特別是熟悉國際慣例和規則、擅長媒介市場運作、具有戰略思維的外向型經營人才。五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依然存在,文化市場管理涉及公安、文化、工商、稅務、物價、教育、衛生、消防等眾多部門,在協調機制尚待完善的情況下,導致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扯皮現象的出現。
其主要原因是:第一,文化管理部門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視了市場管理。長期以來在文化市場建設上,存在著“思想要提前解放,政策要提前靈活,環境要提前寬松”的觀念,但卻忽視了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市場管理法制建設還不夠完善的現狀,致使管理上出現漏洞。第二,改革開放以來,融入現代科技元素的各種藝術形式或文化產品,紛紛打入文化市場,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個別市民在經濟條件改善之后,為了追求刺激,貪圖享受,購買或接受一些文化垃圾產品,降低了文化需求方面的文明層次。第三,文化市場法制建設滯后,相關法律法規有待健全和完善。
三、發展哈爾濱市文化市場的對策建議
1.以壯大特色文化市場主體為核心,推進文化發展的市場化進程。按照2009年國務院通過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的要求,哈爾濱市應著力打造一批富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文化市場主體,培育一批骨干、龍頭文化企業。這是哈爾濱市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也是成熟文化市場的重要標志。從哈爾濱市文化產業發展實際出發,應把以寒地冰雪、歷史文化、藝術精品、動漫制作四大文化產業主體加以打造和培育,以此推進哈爾濱市文化市場的快速發展。
2.以打造文化精品為突破口,提升文化產品的競爭力。一是按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考核標準要求,依托現有特色文化資源,策劃和打造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具有濃郁地域特色,反映時代精神,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的文化精品,用以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二是推進文化精品生產、基礎文化設施建設、文化服務平臺搭建、歷史文化資源開發、特色文化區域建設以及文化人才培養等六個方面的工作,以此塑造哈爾濱市的文化特色及風格,形成和擴大哈爾濱各藝術流派的影響力。三是加快完善一批重大標志性文化設施和符合國家標準的基礎文化設施;規劃和建設一系列各具特色、富有時代氣息和較高文化品位的區域文化帶;培養和造就一批素質優良、富有創新精神的領軍人才和拔尖人才。
3.以引導市民樹立文明文化消費意識為保障,提升市民精神文明層次,為文化市場的發展拓展空間。一是要整合現有的大型文化媒體資源,通過廣告投入、媒體宣傳、藝術普及講座等形式,引導市民到劇院、展館等文化場所享受高雅藝術。二是實施政策補助,擴大消費群體。通過購買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形式支持文化場所為市民提供消費得起的文藝演出,特別是對低收入者、老年人、學生等特殊群體應實行購票優惠,滿足他們的文化消費需求;同時,也應積極支持劇院、院團為市民提供公益性演出,對商業演出市場運作的資金缺口部分應由政府給予適當補貼。三是根據不同消費群體的特點,創造多層次的文化產品,不斷推出集公益、娛樂、高雅于一身的文藝節目,激發市民文化消費熱情,促進高雅文化和民俗文化共生共榮。另外,為滿足外地游客的旅游觀賞需求,應進一步做大做強富有哈爾濱市地方特色的文藝節目,以此宣傳哈爾濱市文化底蘊,提高哈爾濱市的知名度。
4.強化管理,加強隊伍建設,推進文化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一是正確處理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之間的關系,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切實做到“四個不對立”,即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不對立、掃黃打非與經濟發展不對立、繁榮與健康不對立、活躍與有序不對立。二是盡快理順管理體制。各級黨委、政府加強領導、加大投入,有關部門加強協調配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綜合治理,使文化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三是提高管理隊伍整體能力。通過嚴格考核、組織培訓、加強日常教育管理等措施,不斷提高管理者的政治思想素質、業務工作能力及執法執紀水平。四是嚴格執行國家現行的有關政策法規,努力提高依法管理、文明執法的能力。五是提高立法層次,加快立法速度,始終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切實做到令行禁止,把哈爾濱市文化市場逐漸引向法制化的發展軌道。通過建設和發展哈爾濱市文化市場,助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各項工作,為提高全市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創造良好環境。
[責任編輯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