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鹿 陳志偉
摘 要:戰略決策是企業作出的重要選擇,它涉及企業的戰略定位,影響企業的績效和各項功能的發揮。企業成本戰略決策是企業戰略決策的重要一環,是決定企業能否取得成本競爭優勢的關鍵決策。但現有戰略決策的研究尚未涉及成本戰略這一層面,因此,嘗試定義企業成本戰略決策,并在考慮成本戰略特點的基礎上,借鑒戰略決策研究的成果提出適合企業成本戰略決策的方法和影響因素。
關鍵詞:成本戰略;成本戰略決策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8-0148-02
一、企業成本戰略決策內涵
戰略管理中成本發生的原因是為了建立和維持競爭優勢,因此,如果成本的發生有利于企業競爭優勢的取得和保持就是必要的。本文成本戰略中所討論的成本主要是指那些為了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建立和保持長期的競爭優勢,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銷售、科技開發、人才培訓以及售后服務等一切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所有耗費和支出。
(一)企業成本戰略
企業戰略一般分為三個層次:總體戰略、競爭戰略和職能層戰略。總體戰略是企業最高管理層為整個企業確定的長期目標和發展方向,它的主要任務是決定企業所涉及的業務范圍種類,合理安排各類業務活動在企業業務總量中的比重和作用。競爭戰略是確定業務的具體競爭方式和資源利用重點,它決定本業務發展的方向和遠景規劃,決定本業務的覆蓋范圍、業務的核心活動方面、基本競爭種類等。職能層戰略是按照總體戰略或競爭戰略對職能活動發展方向進行的策劃和管理,相對于總體戰略和競爭戰略,它的內容要詳細具體得多,主要包括采購戰略、制造戰略、服務戰略、人力資源戰略等,成本戰略就屬于企業職能層戰略。
結合企業戰略的劃分,企業成本戰略可以定義為:企業為了培育其核心競爭力,建立和保持長期的競爭優勢,在生產經營管理、銷售、科技開發、人才培訓以及售后服務等一切經營過程中所采取的成本方面的策劃和管理。
(二)企業成本戰略決策
戰略決策理論是根據對戰略活動規律的認識,研究特定戰略目標,選擇未來行動的方法論。戰略決策的手段通常是在統計調查、戰略預測以及對戰略活動規律的認識基礎上,以戰略理論為基礎,運用戰略定量分析的理論和方法,實現戰略效果的評價,從可供選擇的行動方案中確定一個最佳或令決策人滿意的行動方案。
企業成本戰略決策的概念到目前為止尚未有學者定義。筆者認為,作為企業戰略決策職能決策層次中的重要分支,企業成本戰略決策的概念可以在戰略決策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定義:企業成本戰略決策是企業決策團隊在對企業內外部成本要素統計調查、成本戰略預測以及對成本戰略活動規律認識的基礎上,以戰略理論為基礎,運用戰略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實現戰略效果的評價,從可供選擇的行動方案中確定一個最佳或令決策人滿意的行動方案。
二、企業成本戰略決策方法
目前,成本戰略決策所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從已有的定量分析資料中,直觀、方便地選擇有利于方案的方法,或者直接由公司財務人員憑經驗作出判斷,但這些方法通常只適用于很簡單的成本決策,而面對越來越復雜的競爭環境,科學合理的成本戰略決策需要更多縝密科學的方法作支撐。經過對決策方法文獻的梳理,筆者認為可以用于成本戰略決策的方法包括兩大類:定性決策方法和定量決策方法。
(一)定性決策方法
1.SWOT 矩陣分析法
SWOT 分析法是用于制定集團發展戰略和分析競爭對手的一種方法,首先通過調查列舉出企業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并依照矩陣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帶有決策性的結論。SWOT分析法可以用來分析成本戰略決策需求,即首先要以組織戰略目標為指導,對企業的企業內外部環境以及戰略進行分析和評估。
2.德爾菲法
德爾菲法是一種集中眾人智慧進行科學預測的定性分析方法。它依據系統的程序,首先采用匿名發表意見的方式,以反復的填寫問卷,來集結問卷填寫人的共識及搜集各方意見,然后經過反復征詢、歸納、修改,最后匯總成專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為預測的結果。德爾菲法可用來構造成本戰略決策團隊的溝通流程,從而能夠有效應對復雜的決策信息與環境。
3.價值鏈分析法
價值鏈分析法是一種從功能、成本的比較中確定企業在哪些環節上具有比較優勢,或能建立起競爭優勢,進而集中力量培育并發展這種優勢的戰略分析方法。價值鏈思想按照經濟和技術的相對獨立性,可以分為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多個價值活動,這些價值活動形成一個獨特的價值鏈,被廣泛運用在確定企業各環節價值和企業競爭優勢上。因而可以借助價值鏈分析方法,分析企業各個增值作業的成本,為成本戰略決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決策依據。
(二)定量決策方法
1.數據包絡分析
數據包絡分析法(DEA)是數學、運籌學、數理經濟學和管理科學的一個新的交叉領域,是使用數學規劃模型進行評價具有多個輸入、特別是多個輸出的“部門”或“單位”間的相對有效性。基于其處理多輸入、多輸出情形的能力,以及無須提供先驗權重信息的優點,已被廣泛應用于評價企業部門的營運效率。通過運用此方法,成本戰略決策結果更客觀,操作更方便,經濟意義更明確。同時,在使用該方法對決策單元進行效率評價時,也可以給成本戰略決策團隊提供很多管理信息。
2.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AHP)是一種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將主觀判斷用數量形式表達和處理的多目標、多準則、多方案的決策辦法。它可以把決策團隊思維過程層次化、數量化,并通過數學分析的方式預報給決策團隊,提供定量依據;同時,也可以將決策問題的有關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用一定標度對人的主觀判斷進行客觀量化,在此基礎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模糊綜合評價法
模糊綜合評價法是應用模糊集合論方法對成本戰略決策過程中所涉及的人、事、物等進行多因素、多目標的評價和判斷。具體地說,模糊綜合評判法是以模糊數學為基礎,應用模糊關系合成的原理,將一些邊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從多個因素對被評價事物隸屬等級狀況進行綜合性評價的方法。因此,借助模糊綜合評價法將影響成本戰略決策的因素進行量化,可以為決策團隊應用決策模型進行決策奠定基礎。
三、企業成本戰略決策影響因素
為了構造戰略決策過程模型,分析戰略決策主要類型,必須確定影響戰略決策的因素。在過去戰略決策模型的研究中,雖然學者們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是存在幾點關于決策過程影響因素的共同認識。環境因素。鑒于戰略決策是在特定的環境下制定的,因而在決策制定過程及其特征上必然會受到環境特性的影響,如環境的不確定性和環境的復雜性。組織因素。戰略決策過程受到多種組織因素的影響,如內部權力結構、以往績效、以往戰略和組織冗余等,這些因素可能會隨著產業內企業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戰略決策在不同組織中通常會遵循不同的模式。決策專有因素。決策過程也會因決策的動力、決策的緊迫性、結果不確定性程度及資源保障程度等決策專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作為戰略決策的一部分,成本戰略決策同樣受環境因素、組織因素和決策專有因素的影響。第一,成本戰略決策是在特定競爭環境下制定的,企業只有充分分析其內外部環境的現狀及其變化趨勢,才能保持持久的成本領先競爭優勢并制定最優成本戰略。因此,環境的不確定性、復雜度等必然對決策制定過程及其特征產生影響。第二,以往成本戰略、組織冗余及高管團隊等組織因素也會對成本戰略決策的制定產生重大影響。如良好的以往成本戰略和較高的組織冗余會產生積極的成本戰略決策框架,加快了決策的速度,但可能導致對新備選方案的有限評估以及對信息的有限搜索;組織結構、高管團隊的領導風格決定了企業在發展中是嚴格控制成本實行成本領先戰略,還是鼓勵創新實行差異化戰略,亦或是集中于某個特定市場實行集中化戰略。第三,為了保證決策制定的及時性和有效性,企業成本決策團隊應在考慮特定決策環境的基礎上納入決策的緊迫性、結果不確定性程度等決策專有因素。
環境因素、組織因素和決策專有因素對成本戰略決策過程的影響,決定了決策過程的特征,這些特征包括決策過程的理性和綜合性程度、員工個體和下層部門參與決策的程度。決策過程的特征又進一步決定了決策的時效性、速度、從個體和部門獲得組織學習的程度等決策的過程結果。最終決策過程的特征又與決策的過程結果一起影響著決策的經濟結果,如成本利潤率、銷售額或利潤增長等。因此,影響成本戰略決策的前置因素、決策過程特征、決策過程的結果以及決策的經濟結果構成了一個完備的成本戰略決策過程模型。
參考文獻:
[1] 邵一明.戰略管理[M].北京:中央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 魏權玲.數據包絡分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3] 杜棟,龐慶華,吳炎.現代綜合評價方法與案例精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4] Mintzberg H,Raisinghani D,Theoret A.The structure of “unstructured” decision Processe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6,
21(2):246-275.
[5] Nandini Rajagopalan,Abdul M A,Rasheed,et al.Strategic Decision Porcesses: Critical Review and Future Directions.Journal of
Management,1993,19(2).
[責任編輯 高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