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葳
摘 要 正當法律程序來源于自然法,是普通法理論中的重要支柱之一,在世界各國構建其法律程序制度之時起到指導性的作用。近年來,我國在比較研究各國法律制度之時,試圖將正當法律程序的精神進入我國的法律制度當中。2004《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中已明確將“程序正當”納入到依法行政原則當中。要使正當法律程序在行政法制中得以體現的最好方法就是制定一部行之有效的行政程序法,這也是我國在未來的行政程序架構方面應當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 自然正義 正當法律程序 程序價值 行政程序法
一、自然正義下的程序
正義,一直都是人類社會的追求。為了正確認識“正義”的含義,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的長河中,各個民族、各個社會在社會發(fā)展的不同的階段,都有過自己對正義的理解。在正義概念的探尋中,正義主要被劃分為倫理學、政治學的范疇。在倫理學中,通常指人們按一定道德標準所應當作的事,也指一種道德評價,即公正。正由于正義是一個歷史概念,在不同的時代,對正義的概念會呈現出不同的理解。關于正義的探討門類繁多,也許永遠也無法對其下一個完美的定義。但是其中對西方社會,特別是對于西方社會的法治產生持久而深遠影響的正義觀念,即自然法學派所推崇的自然正義。
(一)自然正義的源起
自然正義的源起,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關于正義的分類。亞氏認為,自然正義其實是一種實質正義,它始終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經過漫長的歲月,已經根深蒂固的扎根于人類的內心。在這種實質正義的指引之下,人類應當去追求善良、仁慈、美德等促進社會良性發(fā)展的價值觀念。人類社會通過構建各種必要的社會制度來達到促進社會進步與發(fā)展的目標。自然正義的具體要求,可因時因地而變動,但其本身有普遍支配力,并且其支配力可產生具體的內容。顯然,自然正義的可變性,僅指它要求因適應具體生活條件的變化而產生的具體內容,而不是在相同或類似的社會生活條件下的隨意改變。因此,自然正義具有一般普適性,不論何時何地,它均具有支配人類社會的力量。豍
自然正義作為一種哲學或者倫理學范疇的觀念,需要通過制度來將其做具體化的規(guī)定,使得人們的社會生活能夠遵從其核心價值。而后英國的法學家們,則在自然正義的基礎之上,結合普通法和衡平法的法律實踐,在法學領域總結出來,自然正義的法律表現形式——即自然法。自然法自問世以來,一直努力尋求著正義的真諦。對正義的追求貫穿著自然法的發(fā)展。故而后世研究自然法的學者們,都會對自然正義興趣盎然。可以說,自然法的核心,就是自然正義。
(二)正當程序的由來
自然正義是最高的正義標準,那么為了實現這一標準,在后世的努力之下,衍生出來兩個子原則。第一個是排除偏見原則,通俗的來說,即自己不能作自己案件的法官;第二個是裁判官應當聽取雙方的辯詞,任何一方的辯詞未被聽取就不得對其裁判。根據自然正義的第二個子原則,不論最后的判決結論如何,都不能剝奪任何一方說話的權利。故而那么作為裁判者的司法官,為了保障雙方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必須公平公正的聽取雙方的意見。換言之,第二個子原則蘊含著正當的程序必須被遵守之意。而后世所稱的正當法律程序原則,便是由此引出的。
由自然正義所派生出來的正當法律程序,其核心價值必須與之保持一致,所以“正當性”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正當法律程序的核心。關于正當性的定義很多,主流觀點認為它是一種目標或者是主流社會所追求的價值。法律既然應該保障人們所享有的權利,那么就必然應該以正當性作為基準,否則就將成為違背自然法的“惡法”。雖然在正當性的理解上,不能夠行成統一的意見,我們在對正當法律程序這一概念下定義的時候,應當以社會中大多數公民能夠認可的價值觀作為衡量的基準。任何主張必須能代表廣大民眾的意愿,才能夠具有普片的代表性。這些具體的要求和原則就構成了判斷某種法律的實體與程序是否正當的依據。豎
二、程序正當的演進
正當法律程序作為自然正義的子原則,首先是在普通法系的英國得以問世,之后便被吸收并成為了普通法系國家的最重要法律原則之一。普通法系的國家圍繞著這些規(guī)則,逐步形成了一套以正當法律程序思想為中心的法律性文件。
正當程序原則起源于英國古老的自然正義原則,該原則至今雖然已歷三個世紀,但是在普通法系的國家,特別是英美等國的法律實踐中,作為成文法法律漏洞的補充等方面,任然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國建國后,通過其制定的法律文件不難看出美國人民對于法律程序的重視。在美國,無論是聯邦政府還是州政府的行為,都被納入到了正當法律程序的調整范圍之下。無論哪一級政府的行為違反了正當程序原則,都將被認定為無效而將承擔相應的責任。故有人將美國的法治,稱作是“正當法律程序之統治”不無道理。
一個良好的法治程序,應當是一個擁有透明規(guī)則的程序。人們能夠通過司法者的裁判,看到在該程序下實現的正義。因此,自然正義的適用應該有客觀的判斷基準,才能維持法律的安定性,避免裁判官員的主觀臆斷。豏在學術研究中,法學家們將正當法律程序分解為兩個部分,即:注重實現正義結果的實質性的正當法律程序和注重實現正義過程的程序性的正當法律程序。這一區(qū)分的目的在于使得二者分別從實體和程序上,詮釋法律程序的正義性。由于經濟基礎和時代的不同,特別是經濟發(fā)展、觀念進步和法律發(fā)達的程度的差異,導致了不同時代的人對正當法律程序價值的關注也有所區(qū)別。在現代社會中,實質性正當法律程序向程序性正當法律程序的轉化已經成為一種發(fā)展趨勢,因為人們關注的不再僅僅是這些規(guī)則是否合乎理性、公平和正義,同時也關注這些規(guī)則實現的方式、方法和步驟。豐在近代社會的時代背景之下,當時的人民更加注重正義的結果,故而在價值取向方面更多地傾向于實質性正當法律程序,要求立法機關所立之法的內容秉持合乎正義的原則。而進入現代社會以后,人們更多的關注法律程序的正當性。
三、行政法中的程序正當
當下基于公民對程序正當的高度關注,故而在法治改革的進程中,我國應該與國際接軌,在法治前進的道路中,將主要精力放在法律程序的制定與執(zhí)行上。
(一)程序規(guī)制下的行政權
各個法律部門的領域中,正當法律程序都對立法、行政和司法起到著指導性的作用。在三權分立的制度設計之下,立法權的實現,往往需要通過行政執(zhí)法行為和司法裁判行為才能發(fā)揮作用。但司法權是三權之中最被動的一項,故而和公民生活直接相關的莫過于行政權。特別是傳統的警察國家向社會國家轉型的過程中,行政權已經擴展到公民生活的各個角落。
在當代的行政法領域,特別是隨著日益擴大的行政自由裁量權,為了確保行政權的公正行使,使得人們提高了對行政程序的正當性的關注。各主要國家都通過嚴格的行政程序來防止行政權力的濫用,確保國家權力的行使克制在必要的限度之內。而正當法律程序,也在行政程序立法領域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正當程序的衡量標準
由于行政權力涉及范圍廣,影響面積大,故對于紛繁復雜的行政行為,想要制定一套統一的標準來確保其程序的正當性,存在一定的困難。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于1976年的“馬修斯訴埃德里奇案”中提首次出了符合正當法律程序“利益衡量標準”的行政行為。聯邦最高法院認為應當靈活的適用正當程序,并歸納出了三個原則以判斷行政程序是否合乎憲法中正當法律程序的要求,這三個原則分別是:(1)行政行為所能夠影響的私人利益;(2)在目前的行政程序下這些利益可能被剝奪,需要采取其他的行政程序;(3)政府的利益,其中既包括能夠獲得的利益,也包括政府所需要承擔的負擔。通過這三項標準來綜合衡量一個行政程序是否屬于正當。
而后人們根據上述三標準,總結出了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式,即:P譜≥C。P代表因采用額外程序而提高的決策正確機率,V表示系爭個人利益的價值,C則為行政機關采用額外程序所增加的成本。豑按照法院所歸納的這個公式,如果希望在現行程序外采取額外程序,那么當且僅當P譜≥C時,才能復合正當性的要求。
四、正當法律程序對我國行政程序立法的影響
在大量西方法律思想涌入中國的當下,作為英美法系法治核心之一的正當法律原則也很快為我國的法學界和法律實務界所認可。目前我國正在進行的法治化道路中無時無刻不體現著正當法律程序的思想。國內學者在總結我國行政法的法律實踐的基礎上,將依法行政原則細化為六項具有操作性的子原則,它們分別是合法原則,合理原則,程序正當原則,便民高效原則,誠實守信原則和責權統一原則。而其中的程序正當原則,就是正當法律程序原則被我國行政法中國化之后的成果。但是到現在,我們還沒有統一的行政程序法,《行政處罰法》規(guī)定的程序只適用于行政處罰行為,《行政政許可法》規(guī)定的程序只適用于行政許可行為,行政征收、行政給付、行政確認、行政裁決、行政強制、行政獎勵、行政規(guī)劃、行政契約等大量的行政行為目前在程序上都基本無法可依。豒故而,在我國目前尚未出臺統一的行政程序法之時,程序正當原則將起到彌補部分行政法律程序不足的作用。
將程序正當原則放入依法行政原則中,是我國在行政法治觀念上的重大轉變。在國務院頒布的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中明確要求各級行政機關應當在法律程序的規(guī)范之類依法行政。在觀念上由傳統的“重實體輕程序”到實現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并重。在正當法律程序思想的指導下所誕生的行政程序法,應當符合最低限度的程序正義。即現代行政程序如果想要實現程序正義,至少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即程序的中立性、程序的參與性和程序的公開性。只有符合這最基本三點要求的行政程序,才能實現最基本的程序正義。
一部良好的行政程序法,應當以正當法律程序為核心來設定各項行政程序,使其基本精神旨在讓公權力無私的為行政相對人服務,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故而我國在考慮對行政行為進行規(guī)范時,應當首先將行政程序法提上立法日程,使得國家行政機關在執(zhí)法之時有法可依;其次制定的行政程序法應當是在正當法律程序精神的指導之下,符合程序正義價值理念的法。通過行政程序法的規(guī)制,在國家權力的運行之中貫徹程序正義的觀念,讓國家權力在程序規(guī)范下合理運行,才能使依法治國的條款走下憲法文本的神壇,切實在我國的法制體系中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注釋:
豍唐匯西,戴建華.行政法上自然正義理論初探——以英美法為考察對象[J].行政法學研究,2010(1).
豎劉嗣元.論選舉程序的正當性——以正當法律程序原則為視角[J].法商研究,2008(6).
豏唐匯西,戴建華.行政法上自然正義理論初探——以英美法為考察對象[J].行政法學研究,2010(1).
豐劉嗣元.論選舉程序的正當性——以正當法律程序原則為視角[J].法商研究,2008(6).
豑劉東亮.什么是正當法律程序[J].中國法學,2010(4).
豒姜明安.行政程序立法及其基本原則[J].中國司法,2006(5).
(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