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克勤
摘 要 本文針對我校小學教育專業的特點,提出了小教專業教學體系改革的思路,對該專業教學管理,課程設計,培養計劃和方案,學生管理和綜合測評,學生實習等教學體系的構建進行探討。
關鍵詞 小學教育專業 課程設計 教學體系 綜合測評 教育實習
我校小學教育專業經過發展五年,已經形成一定規模,成為學校的一個重要專業。為落實我校辦學指導思想,進一步明確培養目標,突出專業特色,穩步提高本專業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本文結合兩年來該專業教學體系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并針對專業改革與發展中存在的若干問題,進行了綜合分析和積極思考,對其專業的教學體系的改革與發展提出幾點設想,探討改革思路,試圖探索符合我校實際情況小教專業教學體系。
一、建立師范專業技能培訓體系
以培養師范生扎實的教學技能,按照應用型專門人才職業技能培養的要求,以小學教師技能規范為標準,遵循應用型專門人才成長、成人、成才規律,構建一套專業技能培訓的體系,以促進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技能訓練的結合,不斷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
1、專業技能培養的內容及課程設置
專業技能培訓體系是以小學教師技能規范為標準,單獨設立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其內容主要包括:社會實踐和公共基礎課程實踐模塊、學科基礎課程實踐模塊、專業實踐模塊和綜合實踐模塊,其中,專業實踐模塊包括:教育調查、教師口語、三字兩話(畫)訓練、小學各科課程標準研究、小學課程與教學設計、教師技能和實地訓練、小學班主任工作技能訓練、小學教育見習、實習、反思交流等。各實踐課程的實施將貫穿整個培養過程。在課程設置上,為突出實踐性課程的地位,壓縮理論教學學時,提高實踐教學學時,以增大實踐教學的比重。在實踐內容上,按照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原則,課內實踐與課外實踐相結合,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相結合,多層次、全方位地開展實踐活動,形成多元化、多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
2、制定專業技能培養標準及具體的實施和考核辦法
為了有效地推進專業技能訓練活動的開展,以提高師范生教師職業技能水平,結合本專業的培養目標,突出本專業的培養特色,制訂小學教育專業教師職業技能訓練與考核實施辦法,確立專業技能訓練的標準,規定技能訓練與考核的實施辦法非常必要。可以把本專業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與考核的內容主要劃分為五大部分:普通話和口語表達技能,書寫規范漢字和書面表達技能,教學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藝術表現能力。每一部分包括訓練活動與考核兩個方面,要求做到訓練目的明確、訓練時間系統、訓練內容詳細、訓練與考核方式靈活多樣、考核標準科學、考核驗收及時。
3、專業技能培訓與學生教育工作相結合
為全面落實實踐性課程目標,切實提高小教專業學生的師范技能水平,我們必須不斷拓展思路,積極創新,遵循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課內實踐與課外實踐相結合,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能訓練活動,如成立師范技能自主訓練指導小組,加強與縣區小學的合作等等,其中,一項重要的舉措是將教師技能培養滲透于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之中,建立將教師技能培養與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開展相結合的新模式。這不僅有助于可以提升我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目標層次,而且借助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有利于使教師技能的培養常態化和活動化,進而促進專業培養目標實現與學生教育工作目標實現的雙贏局面。
二、系統規劃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實習
教育實習是小學教育專業師范技能培訓體系的重要內容,它不僅有利于加強專業學習與教學實踐的聯系,發揮專業理論知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同時,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培養具有高素質的應用性小學教師。
1、制訂實習大綱
在教育實習活動中,為了確保實習質量,根據小學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我學校的實際情況,編制《學生實習手冊》,明確包括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在內的三級負責人員的職責,并將整個實習過程細分為實習準備、進校見習、全面實習和實習總結四個階段予以管控,同時明確實習紀律與實習要求。
2、制訂實習考核標準
明確教學實習、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調查成績評定標準、思想政治及實習生紀律表現成績評定標準,要求學生實習成績從教學實習、班主任見習、教育調研及思想政治及紀律表現四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實習成績,把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實行“實習檔案袋”評價管理制度,關注學生實習過程中的各項工作表現,積累相關評價材料,如說課稿和上課教案(附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實習學校指導教師意見和教后反思)、實習階段制作的教育資料、工作日志、指導教師評語和自我評價報告等,積極組織實習生開展自我評價活動。發揮合作小學校老師的指導和監督作用,在評價標準中設立相應的評價項目和內容。為了保證各項考評環節具有實際可操作性,每個環節均設計對應的考評細則,以百分制形式進行量化評估,確保考核制度的執行不留死角,保證考核制度實施效力。
3、建立相對穩定實習基地
一是,積極開展與小學的合作和交流。建成合作關系穩定深入的實習基地,充分利用小學校的資源優勢,鼓勵和組織廣大教師深入教育工作一線,積極開展聽課評課活動,以不斷積累豐富的教育素材,了解基礎教育新課程實施的現狀,積極開展新課程改革的專題研究。加強與小學教師的合作和交流,一方面,合作學校可以為我校培養教師提供教育實踐經驗的指導,可以作為我校進行教育教學和課程改革等研究的“臨床”基地。另一方面,我校教師深入小學教育實際,可以在實踐中改進本專業的教學和管理,促進小學教育專業的發展。
二是,邀請小學資深教師來我校講學并提供實習指導。為了使學生盡快適應教育實習工作,增強實習工作的自覺性,我校應邀請小學資深教師來我校講學,為小學教育專業同學如何當好教師、當好班主任進行理論指導和現身說法。邀請資深教師來我校講學,不僅可以促進我校小學教育專業發展,而且有力地推動了我校與縣區小學校之間的實習合作關系,促進了學生實習工作的順利開展。有利于充分利用實習學校小學教師具備的經驗優勢,促進教育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活動的有效結合,進一步深化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對教育的認識,逐步促進學生教育信念的形成。
三是,有計劃有組織地安排學生到實習基地進行專業技能培訓。為了將專業技能培訓活動貫穿整個三年的學習過程中,有計劃、有組織地安排各年級學生的專業技能培訓活動。組織各年級學生有深入小學開展數學、英語、語文、寫作朗誦、心理健康與教育等基礎課程的教學活動,并開設多種興趣班,如舞蹈、音樂、美術等,以加強學生的師范技能訓練。根據小學教學的實際情況,組織學生深入小學課堂進行教育觀摩和見習活動,使學生了解小學教學現狀,增強小學教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安排教師對實習生進行教學指導,并開展試講活動和評教活動,試講合格學生進入實習基地進行頂崗或代崗實習。
基金項目: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農村定向小學教師職業能力培養”研究成果,課題編號:XJK011CJJ017
參考文獻:
[1]關文信.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運行模式初探[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9.8.
[2]教育部師范司.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1.
[3]成長春,曹健.構建以實踐能力建設為核心的高師實踐能力教學體系[Z].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學管理研究會實踐教學工作委員會2006年工作年會,鹽城,2006.8.
[4]劉濟遠.我國小學教育專業本科課程體系的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1.9.
[5]江峰.小學教育專業建設研究的思路與出路[J].教師教育研究,2009.6.
(作者單位:湖南省祁陽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