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萬隆 陳劍鋒 張永峰
摘 要:如何讓大學生能夠有一顆理性的頭腦對世間萬事萬物進行科學理性的認識,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目標之一。于是,許多教育者都嘗試著將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應用于教學之中。文中筆者以理性情緒療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應用為研究內容,從多角度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闡釋。
關鍵詞:理性情緒療法 大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a)-0249-01
隨著高等教育在我國的廣度普及,國民的綜合素質有了質的飛躍。然而,部分大學生心理出現問題(如拜金)、或是罹患心理疾病(抑郁癥)、亦是進行犯罪等情況,也成為了阻礙高校向社會輸出人才的“攔路虎”。于是,利用各種科學的心理治療理論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成為了許多高校改善這些問題的有效舉措。
1 理性情緒療法之于大學生的作用分析
1.1 理性情緒療法概念闡述
理性情緒療法(理性情緒行為療法,簡稱RET),是一種認知行為療法,在我國也被叫作“合理情緒療法”。它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A·ElliS)于20世紀中期發明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于1993年予以完善)。埃利斯認為:“每一個都有理性和感性的一面,每一個人的思考、觀察、情緒和行為都是可以改變的,而且人們還具有自我對話(self-talking)、自我評價(self-evaluating)和自我支持(self-sustaining)等特性”。
總體而言,理性情緒療法的治療過程是以“認知模式”為基礎的。其核心概念在于“ABC理論”。即:“A(activating events),代表誘發(情緒)的事件;B(beliefs),代表不合理的信念;C(emotional consequences),代表人的情緒和行為結果”。理性情緒治療療法認為:人出現不良的情緒和行為結果,A并非是直接的誘發原因,而是由于不合理的解釋、說法或是信念(B)而導致的。
1.2 理性情緒療法之于大學生的情緒和行為控制分析
(1)大學生情緒和行為問題分析。G·S·Hall曾在其論著《青春期》中指出:“青春期是疾風怒濤時期”。就我國大學校園的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從青春期逐步走向青年,然而由于社會背景、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原因的影響,多數學生的心理還是比實際年齡稍小一些的。在這一時期,隨著大學校園豐富多彩的生活、興趣愛好的增加、以及對知識更深入的知會等因素的影響,許多學生在情緒上呈現出了“豐富多彩”的情形。
其次,大學生的另一個情緒和行為特征就是矛盾性(波動性)。通俗來講,也就是說:他們的外在表情和內心世界是兩個對立面。譬如說:部分同學在人際關系或是學習方面處于劣勢,但是卻表現出滿不在乎的表情,然而內心深處卻是“波濤洶涌”,而這種“矛盾”的行為,也最終會導致學生發生心理上的問題或是疾病。
(2)理性情緒療法之于大學生的情緒和行為的作用。首先,通過闡釋理性情緒療法的理論體系,我們可以發現:理性情緒療法作為一種飽含“感情色彩、以人為本”的認知行為療法,是特別適合以情感教育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其次,經過10年苦讀,大學生已經擁有了一定文化基礎和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理性情緒療法的理論體系和調試情緒方法等內容是很容易被學生所接受的。總之,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應用理性情緒療法,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較為客觀真實的自我認知、情緒和行為等因素,能夠幫助他們掌握遇事待物的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主宰”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進而促成一個健康積極的人格建立。
2 理性情緒療法的應用分析
2.1 理性情緒療法的切入點
在上文中曾提到:理性情緒療在治療過程中的應用,首先要發現被治療者一些不符合常理的認知或是信念。而于大學生而言,教育者可以通過讓學生用筆寫出對于某一事情的好與壞等全部看法;或者設置某種情景,通過讓部分學生參與表演,來再現對一件事情積極和消極的兩種情緒和行為;或是就某一問題,通過播放不同音樂或是其他方式來營造不同的環境,從而讓學生對同一件事情進行不同看法的表述等方式,來了解發生在學生中間一些有悖于合理的心理問題。
2.2 理性情緒療法在心理教育中認知行為能力上的應用
當教育者發現學生的問題之后,理性情緒療法在接下來的“任務”便是幫助學生全面的看清問題、從發展的角度對待問題,積極的態度去認識問題、從而形成獨立的思辨能力和練就發現問題本質的能力。
所謂全面看清問題,就是讓學生明白:任何事情都有好壞之分。比如說:讓他們在肯定自己的優點之時,也能認清自己的缺點。所謂發展的角度分析問題,就是讓學生在看待問題時要有靈活性,要不斷革新自己的觀念和感受,從而讓他們不至于在深陷于失戀、無法就業等挫折中,無法自拔。所謂積極的態度認識問題,就是教會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失誤、面對生活和學習,不要抓住細小的問題(包括自己和別人)浮想聯翩、從而禁錮于情緒化、自我化的思維方式之中。所謂獨立地思辨能力,就是幫助學生克服武斷、無主見、依賴性強的處世態度,從而練就作為一個人,具有“獨當一面”的生存本領。關于發現問題的本質,就是指要引導學生去發現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從而練就他們用冷靜的態度去判斷一件事情的輕重緩急。
3 結語
以上,就“理性情緒療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這一問題進行了個人認識上的分析。德國著名的詩人海涅曾經說過:“照耀人的唯一的燈是理性。”可見,于大學生或是任何一個社會人而言,保持理性的頭腦是多么重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所以在大學進行開展,就是為了培養既有知識,又有修養的“復合型”人才。而理性治療法在教學中的應用,是實質有效的。
參考文獻
[1] 呂新艷.理性情緒行為療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5).
[2] 尹秀艷.理性情緒療法是解決大學生心理困擾的有效方法[J].江蘇工業學院學報,2005(3):60-67.
[3] 曾譽.運用理性情緒療法矯正大學生挫折心理的個案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1(6):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