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靖坤
新課標指出“以學生發展為本”是基礎教育的基本教育教學理念。如何讓學生喜歡數學,喜歡數學學習,擺脫對教學學科的畏難情緒,從而讓剛剛接觸數學的小學生主動地學習呢?下面我就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入手進行些許探討。
一、改變學生“要我學”為“我要學”
新一輪課程改革是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教學方式的改革,課改的主要目標是由教師的“要我學”,變成學生自主的“我要學”。就學習數學而言,學生如果在數學學習的路上遇上了學習困難,沒有適當的引導,就會出現對數學學科的畏難情緒,出現厭學傾向。學生一旦能夠享受到數學學習中的歡樂和喜悅,成功喜悅、就會強化學習動機,積聚正能量,使學生更加喜歡數學。因此,數學教師的教學設計要能夠促進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于最佳狀態,從而保證施教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增強學習活動的效果。
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特點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努力創設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和各種教學情境,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和練習題目。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機會,讓每一位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使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數字、計算變得不再乏味,又使學生思想上徹底改變認識,擺脫原來教師逼迫的“要我學”為學生自主的“我要學”。
例如,在教學“年、月、日”時,導入新課中教師巧妙設問:“同學們喜歡過生日嗎?”學生們都異口同聲地說:“喜歡!”接著教師再次發問:“你幾歲了?過了幾個生日?”此刻面對教師的再次發難,學生都會回答幾歲就過幾個生日。教師再次設問:“一般來說,一個人幾歲就過幾個生日,可是小強在滿十二歲的時候才過了三個生日。這是為什么呢?你們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呢?”全班學生聽了開始情緒高漲起來,強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這時教師應該抓住學生強烈的求知欲,順勢進行引導,使他們帶著問題進入新課程的學習。整堂課全班學生是在帶著問題的心態下去學習新知識的,探討問題的積極性十分強烈,學生合作非常默契,他們積極思考,踴躍發言,主動參與到教學當中,積極主動地接受教師的教學任務,在合作探究中完成了學習目標。這種創造性地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最后的教學效果一定會出乎人們的意外,教師的講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改變無法觸摸的“學數學”為現實可感的“用數學”
數學既然是一門基礎的應用科學,那么設置數學的目的就不能只停留在學習,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把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學知識為了用知識,學以致用。在數學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密切聯系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實際,精心設置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在教授“圓、角、分的初步知識”的時候,我們設置了超市購物情節,讓學生分角色表演超市售貨員和購物者,讓學生面對真正的人民幣進行認識和換算,學生會極其投入地進行購物游戲,在游戲中學生學會了知識,體驗了生活。學生既“玩”得開心,又在不知不覺中認識了人民幣,還掌握了圓、角、分之間的換算關系。經過仿真模擬訓練,讓學生體會到生活是離不開數學的,數學知識只有和生活結合才能體現其重要意義,學生在活動中可以明白學好數學就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好多實際問題,樹立學生數學知識生活化的觀點,使生活更多地和數學知識相結合,用數學知識服務于生活,改變生活。教師要在教學中改變教法,適應學生的學習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加直觀可感的數學生活化情境。
三、拋棄教師的“一言堂”為師生的“雙邊互動”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主要改革目標是改變學習模式。傳統教育中,教師居高臨下,師生關系冷漠緊張,缺少必要的交流。新課程下師生之間要平等對話,相互交流,彼此合作。新型的課堂應該是師生互動,相互學習,教學相長,共同發展。學生的靈感來源于生活,來源于不斷的問題情境。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想盡辦法讓學生的思想活躍起來,打破過去教師“一言堂”的授課模式,給學生更多的空間進行思考和創新,讓學生在辯論中產生問題,在問題中思考,在思考中創新,在創新中進步。這樣會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思維的活躍會進一步促進課堂的開放和改革。
例如,在學習“一個數除以小數”時,因為學生已經學習過商不變的規律和除數是整數的除法,設計了一些這方面的復習題后,再做下面的例題:做一條短褲要用布0.67米,56.28米布可以做多少條這樣的短褲?在教學中,等學生列式后,教師讓學生嘗試討論怎樣解決,再試圖完成。這樣對于新知識的學習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探究,學生有了他們自己表達意見的空間,真正參與到教學當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四、運用多種媒體
現代知識日新月異,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塊黑板的課堂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屏幕教學開始普遍使用,其他媒體也已經開始綜合使用于當代學科教學中,由“講授型”教學向“創新性”“綜合型”教學發展,教師的身份由過去的“教書匠”轉化為“新時代的教育者”。教師要苦練內功,學會多媒體教學,為數學教學插上騰飛的翅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最大限度地改變數學枯燥乏味的弊端,使數學教學抽象的內容變得更加具體、清晰、形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面臨著數學教學改革舉步維艱的困境,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使數學真正成為學生將來社會生活必要的得心應手的工具。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