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霞
新課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還課堂給學生,還自主給學生,還空間給學生,還思考給學生,還推理給學生,還探究給學生,還研討給學生……那么,教師本身的定位在哪里?又如何保證課堂的有效性呢?本文從體育的角度淺談一下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教師要對新課程改革下的“有效教學”有一個全面的和全新的認識
在本次的新課程改革中,我們把課堂教學改革放在第一位,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和實用性,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這一點可以說我們臨城縣東鎮中學一直走在邢臺市各學校的前列,從2006年開始,東鎮中學一直把“有效教學”作為重點,對教師進行教學培訓,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體育課學生參與的必要性
體育課本身就是關系到學生身體健康的一門課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還關系到學生的心理健康,跟其他課程相比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是積極的,但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有極大的偏差。在好多學生的認識中體育課就是能“玩”的課程,根本就沒有了解體育課的作用和目的,在河北省的中考中體育也只是起到一個參考分的作用,如何使學生了解體育課?應該怎么做才能真正地起到體育課的作用?是擺在體育教師面前的課題,如何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如何使他們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比較深刻?是新課改下體育工作者急需思考的問題,也是教育管理者應該關注的問題。
由于學生學習競爭壓力的加大和生活條件的優越,許多學生缺少活動和鍛煉的時間,導致學生的運動技能很差,這就對體育課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找出適合學生年齡段的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判斷學生學習方式的好壞和優劣的標準在于學生是否成為了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否在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
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就是要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促進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
1.增加體育課堂趣味性是吸引學生主動性的前提。在體育課堂中教師不能用“應試”的心態來教學,教師要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課程內容,依據教材和大綱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把學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要把體育課堂的游戲性和趣味性放在第一位,要把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品質放在第一位,要把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欲望,引導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放在第一位,要把有助于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放在第一位。
例如,在每年的夏季我會增加學生的游泳課,在下了大雪的冬天我會和學生分組打雪仗,并給學生講解一些滑雪的基本要領和技巧,從而增加了學生的體育知識,并使學生用一種最適合的方式鍛煉了身體。
2.體育課上小組合作和競賽是體育精神的要求。新課程下的體育課堂教學除了要不斷提高學生素質,努力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健康外,更要把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放在首位。因此,小組合作學習也是這次新課程改革提出的一種嶄新的學習方式。在當今的社會發展對人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體育課堂正是我們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理想試驗田,小組合作學習中,在學習小組內部,學生個體與個體之間主要是一種合作關系,學習小組和學習小組之間主要是一種競爭關系。小組內小組成員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只有在所有的小組成員互相配合、集體協作、群策群力下才能達到學習目標,才能達到目的。由于集體榮譽感和自尊心的作用,每個小組成員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從而有效地調動了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合作精神,并培養學生的互助精神和協作能力,這對于“獨生子女”家庭的學生顯得尤為重要。
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方法。2009年我校去山東省兗州一中及杜郎口學習的時候,已經看到了成功的例子。臨城縣的東鎮中學通過幾年的學習和不斷地改進也逐步成為邢臺市成功的例子之一。
3.不同的個體體驗不一樣的成功。這是新課程改革的理由之一,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是每一個家長和教師的責任,不可想象一個失去自信心的學生會取得多么偉大的成功。首先,沒有自信的人生注定是灰暗的人生,沒有自信的學生就不是一個健康的學生,而學生性別、體質的差異在體育運動中顯得尤為突出,這就需要我們對于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考核方案和不同的測試手段,“因材施教”在體育課堂中要會靈活地運用,適當的挫折和失敗對學生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頻繁的、過度的失敗,將會使學生形成一種“失敗者”心態,不利于學生的進一步發展。讓每一位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是新課程改革的目的之一。
綜上所述,要實現“有效教學”就必須要求教師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以使每個學生體驗成功為前提,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工具,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為方法,促進每個學生的個體發展,更好地完成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二、“有效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有效教學”要求在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模式要摒棄陳舊觀念,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一)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創新
這個創新的時代需要敢于創新的精神,更需要大批敢于創新的人才,教師要鼓勵學生有獨立的見解,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聲音,在這方面教師也要不斷地學習和創新。沒有創新的師傅,哪來創新的徒弟。
(二)教師要適當引導學生創新的方向
創新不是固執己見,創新不是狂妄自大,在這方面教師要為學生把關,避免學生走偏路。
三、做好教學反思,是實施“有效教學”的秘密武器
教學反思是執教者自己對自己教學行為進行回顧和思考,為下一步的設計教學、改進教學、激勵自己進行創造性的教學活動提供更科學的依據,促進自己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改進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下面是我的一個教學反思片段:
1.我懂得了教學反思,每上完一節課,我都要回顧本節課的成敗得失,并不斷改進,提高了教育教學效率。
2.今天學習了《運動與健康》一節,學生對課本內容準備較充分,理解得也較透徹。但健康的與運動的關系理解較少,我感覺這兒應該是他們的盲點,下節課應在此處加強練習!
3.今天,黎明同學的發言還沒有結束就被我打斷了,雖然他說得不對,但我這樣的做法會傷害他的自尊,我應該向他道歉!今后一定注意!!!
通過上面的教學反思片段,我們很清楚地看出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在我們學校的教師備課本上,單獨有一項內容——教學反思,但沒有引起我們的注意,這是我們以后需要改進和重視起來的!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