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霞
摘要: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進步,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成為素質教育的核心。近幾年來,隨著各種教育理念的到來,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技術、方法等也一一走進課堂,課堂教學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思想政治作為新課改教育的一部分,不僅僅在于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及創新精神的培養。
關鍵字:創新能力;素質教育;政治
思想政治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全面貫徹了黨的方針,同時確保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不僅對加強他們的思想教育有著重大意義,對學生的一生也有著不可忽略的影響。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他們了解法制,懂得分辨是非,并以此來糾正自身的錯誤,能使學生提升自身素養,端正學習態度,主動積極地學習,為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打下基礎。
一、以情感帶動課堂
教育分為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通常情況下,我們對學生進行的都是正面教育,“以德服人,以理服人”。正面教育通過采取正面勸說誘導,講述事實,談論道理的方式為學生耐心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從而增強學生的是非辨別能力。一般來說,我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來發揮情感作用:
(一)向學生灌輸正確的政治思想
學生人生觀、社會觀及世界觀的形成都需要從外界灌輸,但由于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薄弱,很容易出現認知上的偏差,從而導致其思想及行為上的錯誤。只有加強對學生的正面思想道德的灌輸,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思想行為和道德行為方向,不至于在人生的路途上迷失自己。
(二)在課堂上,抓住學生的亮點
不管是成績優秀的學生還是成績相對落后的學生都有“閃光”的一面,教師在發現學生缺點的同時也要肯定學生的優點,并幫助他們利用這些優點去克服學習中存在的缺點,促使學生不斷進步,不斷提高。
(三)表揚先進的個人和集體,帶動學生學習
青少年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仿能力都極強。有時,學生對教師所講的思想政治觀念并不是特別清晰,這時樹立一個品學兼優的榜樣極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樹立榜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體現,更是正面教育最直觀的體現形式。
(四)思想政治教育要順利有效地進行,不在于壓制性的說服
強制壓迫性的方法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對于學生的思想問題亦是如此。只有通過師生之間互相交流,討論,達到心靈的溝通,讓學生從潛意識里意識到問題所在,從而規范自己的思想和道德行為。反之,若教師依舊采取“亂棍底下出孝子”的方法,動不動就打罵學生,這種強迫壓制性的方法,不僅達不到教學效果,相反,極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叛逆心理,甚至導致出現問題學生。
二、構建和諧課堂
在當前,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處處都在強調和諧問題,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人與社會之間和諧相處。要建設和諧社會,和諧教育必然是不可或缺的。教育作為和諧社會的基礎,構建和諧課堂極為重要。
(一)師生關系和諧融洽是教學的關鍵
就如“家庭成員是否和睦相處影響著整個家庭的幸福”一樣,課堂是否和諧同樣影響著學生成績,教學的進程。與傳統的思想政治課堂不同,學生是整個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主導。學生帶有他們豐富的情感和想象力,針對這一點,教師應給予他們討論發言的權力,尊重他們內心的真實情感,培養他們的思想意識、主動意識,才能使整個課堂充滿生命力,煥發出青春的光彩。
(二)教、學和諧是課堂和諧的基礎
只有教師教授與學生吸收到的知識達到和諧時,教學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思想政治課程涉及人生觀、世界觀、哲學觀等方面的知識,它的要求不僅僅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創新思維能力的人才。作為思想政治的教導者,教師組織學生在學習的環節中積極主動地思考,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勇于實踐,并供給學生大量的實踐機會,感悟其中的真理。
(四)活躍的課堂氣氛是和諧課堂的保證
傳統的思品課堂壓抑沉悶的氛圍給學生帶來的影響極大,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下,學生學習思想政治這類抽象的知識通常是力不從心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通過適當編改教材,以詼諧有趣的方式,生動形象地為學生教授,帶動課堂氣氛,帶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加容易地進入到學習狀態,并樂在其中。
三、采用科學多樣的教學方法
教師教得好,學生才能學得好。由于每個人的經歷和感悟都有所不同,學生對于事物的認識也就存在差異性,得出的結論和觀點自然不同。要想教好這些差異性個體,就必須找到正確科學的方法,吃透教材,找出疑難重點,對教材進行科學的機構設計,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現在的教學理論指出,思想政治課堂的本質是以提高個人素質和生命價值及意義的實踐過程。通過學習思想政治課程,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得以更加。在課堂學習中,教師應該丟掉課本,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以科學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主動地去接受知識,并學會自主發現,實現意義的創造。不斷超越自我、改善自我,感受來自課堂的生命涌動,提升學生的生命價值。
四、結束語
思想政治是整個教學的關鍵,學生通過學習思想政治,提高自身認識,在思想和行為上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從而端正了學生的態度,并樹立學習目標。要想教育事業得到進一步發展,教師先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再由思想政治教育引導整個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靜波,《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創新教育的思考》[J].林區教學,2012,(02):32-33.
2.劉莉,《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與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D],南京師范大學,2011.
3.楊美霞,《論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和諧課堂的構建》[D],山東師范大學,2008.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