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妤
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財務部門作為企業發展中的重要部門,承擔著企業各種利益關系的調節重任。企業社會責任作為企業對職工及社會的責任體現,對企業的財務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否從社會責任的角度來規劃企業的發展方向,從企業經營的過程中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從而實現企業各部門利用及對社會的發展給予有力的促進。為此,加強對企業財務管理框架的變革和嘗試,從理論和實踐上給出一定的協調,來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落實,將成為企業未來保持健康、和諧、穩定發展的大事。本文將從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入手,就企業的財務管理、政策要求、評價報告等方面進行探索,以資共鑒。
一、企業的社會責任具體內涵
從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進行分析,企業的社會責任主要體現在經濟責任、法律責任、生態責任、倫理責任和文化責任等方面。作為企業經營行為以及對其相關利益群體所承擔的義務,我們知道,當前企業的社會責任觀念相對比較淡薄,還沒有形成有效的制度化、法制化,對企業生產經營中出現的勞資糾紛、生產安全、社會保險、環境污染、權益保障等問題還沒有建立完備的體制。為有效促進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的建立和執行,從企業財務管理的角度對其經營進行變革,加大對“股東至上”財務型管理向“利益相關者合作”型的財務管理模式轉變,以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感。
二、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現狀分析
(一)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轉變
在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下,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建立在企業利潤最大化的基礎上。企業的經營和發展以維護股東的財富為本,通過對企業的各項活動中的財務關系進行協調,并促進企業利益的不斷提升。而企業財務管理理論卻提出了企業的發展,應該建立在承擔其社會責任的基礎上,離開了其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就難以有效實現。為此,基于社會責任觀的企業財務管理,更關注全體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以實現對股東、債權人、員工、顧客以及企業所在的社區公眾在內的一切與企業有利益關系的所有群體的利益,必須對企業財務管理體制進行有效的調整,以促進企業建立相應的財務管理機制來確保相關者利益的最大化。
(二)企業財務管理機制的轉變
在企業的財務管理過程中,通過一組有效的契約關系來實現對財務管理行為的有效控制和監督,這種積極的制度就是為了實現企業各利益相關者利益實現的公平和效率。由于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必然需要建立由企業共同治理和相機治理的綜合財務管理模式,以實現企業在正常的管理中或出現非正常經營狀態下,都能確保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的基礎上,實現各利益相關者的共同利益。
當企業在共同治理機制下,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利益的分享和公平。一是要確保利益相關者共同的財務收益的獲得,即確保每一位股東、債權人、企業管理者、經營者、員工等利益的有效獲得。二是能夠通過一定的制度,如投票制度、表決制度、股東訴訟制度等,來實現對企業利益相關者的相互制衡;同時,對企業監事會監督機制的實施,來確保企業各利益相關者能夠對企業經營的各環節進行有效的監督。
當企業處于非正常經營情況下,通過對財務的相機治理來確保利益損失者能夠掌握財務控制權,以此來約束企業改變既定的利益分配格局。比如當企業的收入持續下降,管理人員的道德風險嚴重,產品質量下滑等不良經營狀態時,通過相機治理機制可以對企業的財務控制權進行重新分配,或者訴諸于法律來獲得企業財務控制權的有效支配。
三、企業財務管理政策的轉變
基于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重定位,主要從下方面來體現。
(一)通過實施穩健的財務管理政策來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比如通過對融資風險的分析,對資本的結構、企業的未來發展,以及員工的長遠發展和企業形象等綜合考慮,來確保財務政策的穩定。
(二)通過對企業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的統籌兼顧,來確保企業在投資、環境、社會進行多重考慮,以實現投資環境、產品質量和社會慈善等事業的全面發展。
(三)建立企業財務評價指標體系,以應對企業發展過程中對社會責任、法律責任、生態責任等的有效評價和科學決策,忽視了財務評價指標將有可能給企業帶來難以挽回的經營風險。
四、加強對企業財務報告的轉變
企業財務報告對社會責任的體現必須要從公開企業會計社會責任信息來分析,針對企業社會責任的信息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企業收益方面的體現
企業要想履行一定的社會責任,必須要從企業財務上獲得有效的盈余,因此,對企業收益目標的反映必須體現在企業社會責任會計報表中,它既是財務上的一個目標,同時也是企業的收益目標。
(二)對企業人力管理的體現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條件之一,企業只有加大對職工的綜合能力的培養,以及改善其福利待遇,才能對整個社會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對企業所在區域的貢獻的體現
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需要從所在地區獲得電力、交通、通信等資源的服務,并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為地區經濟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這也是體現企業形象的具體要求,需要在會計報表中予以體現。
(四)對生態系統的貢獻的體現
企業的生產活動必然要對環境有所影響,如對大氣的污染、對水的浪費等,因此,在企業的社會責任會計報表中要體現出企業對防范環境污染所作的投資及取得成效。
(五)對企業產品的服務水平的體現
企業的產品在投放市場的過程中,針對企業產品中出現的質量問題等,如安全性、有效性、滿意度等要在會計報表中予以體現。
(作者單位: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責任編輯:曉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