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艷
一、思想政治課紅色課程資源的涵義
1.廣狹之分
這種觀點認為“紅色資源”存在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紅色資源通指那些能夠彰顯民族精神、愛國主義精神、革命精神的革命活動以及相應的景觀。狹義上指那些在共產黨成立之后所參與的戰爭中彰顯的精神以及相應的革命遺址。
2.物質精神之分
這種觀點認為“紅色資源”分為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這個觀點從兩方面來看待紅色資源,與第一方面存在的包含關系不同。這里所說的精神層面主要指我們常說的長征精神、雷鋒精神等深刻的精神內涵;而物質層面主要是指能夠體現這些精神的文獻、景觀、遺址、紀念物、建筑物、文學作品、人物等,通過這些人及事物所發掘出、體現出的“紅色資源”。
3.注重革命內涵
這種觀點認為“紅色資源”主要指中國的革命道路、革命精神以及文化。這種觀點的受眾相較于前兩種來說支持者顯得有些單薄。其對于“紅色資源”內涵的概括過于宏觀,不僅僅局限在外在的表現形式,而且將其內涵擴展到中國革命道路、文化等相關內容。
在諸多學者的研究中,筆者比較認同肖發生教授對“紅色資源”的界定:“紅色資源就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各族人民進行革命斗爭和現代化建設實踐中所形成的,能夠為我們今天所開發并具有重要價值意義的各種精神及其物質載體的總和?!逼浼劝嗣鞔_的主體,即是在共產黨領導下的行為,也充分著眼于“資源”二字,指出其在革命斗爭以及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形成的精神與物質的載體。
結合上述分析,筆者對于思想政治課“紅色資源”的涵義也有了較深的理解。其主要是指那些能與思想政治課相結合、滿足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和要求的“紅色資源”,其首先必須滿足有用性,其次還需要滿足有效性,最后還需要具有針對性。惟有這樣的“紅色資源”才能稱得上思想政治課紅色課程資源。
二、思想政治課紅色課程資源的分類
1.遺址
(1)革命老區、紅色根據地
由于我國并不存在大量的工人階層,因此開展城市武裝斗爭是不科學的,這也在我們的革命斗爭中得到了證實。之后,我們采取了農村包圍城市,最終奪取城市的路線,這條路線充分考慮到了中國的國情,是我黨實事求是作風的體現。而也就是這條路線帶給我們眾多的革命老區與紅色根據地,諸如鄂豫皖根據地、延安、瑞金。
(2)著名戰爭、革命事件及活動遺址
中國的革命歷經了曲折艱辛的歷程,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大量的戰爭、事件以及活動,而每一場轟轟烈烈的戰爭、活動都為我們留下一筆不小的財富,這些遺址至今仍在警醒、教育后人,有的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還在為更多的學生輸送“紅色”的力量。諸如我們所熟悉的遵義會議遺址,這些遺址使我們知榮辱、知幸福、知奮進,是重大“紅色資源”。
(3)名人故居
雖然我們都知道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還是少不了一些關鍵人物的作用,尤其是我們的領袖們,他們的故居不但能夠起到很大的教育作用,還能為我們昭示出光明,對后來者是一個激勵。
2.紀念場所
(1)陵園
為了贏得民族獨立,我們進行了一場又一場艱苦卓絕的斗爭,而眾多的英雄在戰爭中不幸犧牲,為了紀念他們,記住他們對于中華民族的重大貢獻,后人為他們修建了陵園,以求讓他們安息永生。這些英雄們休息的地方也是我們夢升起的地方,其不但可以洗滌我們的心靈,還能鼓舞我們的勇氣,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自立自強。
(2)紀念館
為了使我們在戰爭中所取得的成果給更多人帶來啟發、教育,我國設立了許多紀念館,這些紀念館不但能夠傳承精神,而且對于保存這些寶貴的物品、書稿等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其是一筆寶貴的歷史財富。
(3)其他
還有其他一些具有紀念意義的建筑物,一般在陵園、紀念館的附近,多以群立,往往能夠對游人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3.紅色精神
這里所說的紅色精神主要包括在戰爭年代所形成的一些精神,諸如我們熟悉的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在建設時期形成的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等等。這些都是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結合每個時代的不同情況而產生的精神。至今這些精神仍舊歷久彌新,給我們帶來深刻的精神內涵,指導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前進。
三、思想政治課紅色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策略
1.更新觀念,將紅色課程資源寓于教學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特點是要理論聯系實際,而現在許多的思想政治課程恰恰缺乏必要的生活內容,只是一味對學生進行理論教學,不但影響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效果也不甚理想。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身邊的紅色課程資源,將這些資源進行一定的處理,將能夠說明教材觀點、擴展教材內容的資源加入課堂教學中,這樣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果這些資源都是學生平時可以觀察和接觸到的,課程教學的內容能夠與學生的生活有機結合的話,學生既能加深對課程的理解,也能提高自己的生活體驗,對于其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能力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其對于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情感認知等方面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只有提高教師的素質,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潛力,使其在課堂上發揮主體作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大的成就。
(1)組織教師培訓
培訓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展開:一方面要加深教師對于紅色課程資源的認識,只有加深了解,教師才能夠明白其在課堂上的重要性。在理解了重要性之后,教師要提高對紅色資源的靈活運用能力,豐富自己教學的內涵。只有這樣才能將紅色課程資源有效地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要豐富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在網上搜索翔實的視頻資料、圖片資料,改進過去那種單一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興趣,通過為學生們放電影、制作PPT等形式,強化學生的視覺感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使教學的內容能夠被學生理解并且記牢。
(2)教師應該“以德治教”,加強自身職業修養
教師在課堂上并不只是傳授知識,其行為舉止、思想觀念、價值觀、職業觀等都會對學生產生相應的影響,如果學生不能在課堂上嚴格要求自己,那么對于學生的學習將會造成重大的影響,同時也不利于紅色課程資源在教學中的滲透。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自身“為人師表”的作用,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才能促進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3.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優化思想政治課程
隨著社會的進步,平等、自由、民主思想得到普及,以往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為了能夠促進思想政治課程更好發展,就需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在新型的師生關系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關系,這大大增加了課堂互動,活躍了課堂的氛圍,師生之間的交流也更加充分。這樣教師的思想就能夠與學生的思想進行及時有效的交流,在此基礎上將紅色課程資源滲透到交流中去,對于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
(1)由于紅色課程資源有著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教師只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紅色文化,就能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熏陶。除此之外,教師在理解了紅色文化的內涵之后,對課程能夠深入淺出地進行講解,也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2)教師需要長時間備課,所以其必須對這些紅色課程資源進行充分的了解,并且需要結合課本的具體內容進行廣泛的聯系。只要長久地堅持下來,就能夠對教師的價值觀、職業觀、舉止、信仰等各個方面有很好的提升作用,教師通過不斷完善自身,能夠對學生們起到相應的榜樣示范作用。
4.精心選擇,善用紅色課程資源
紅色課程資源的運用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教師要精心選擇紅色課程資源,對其要有所取舍,對于那些和教材結合不是非常緊密的資源要適當舍棄。選定了相關的資源之后,還需要對其進行加工,將那些零散的資料納入到教學過程中,使其成為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資源引入不當就不能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資源解釋不當也會對學生的理解起到反作用。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教師要以系統的觀點來看待主題,對紅色課程資源進行深入的挖掘,找出其與教材存在的客觀聯系,賦予其意義以及生命力,使其成為教學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
5.創新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1)改變單一枯燥的教學,多種方法相結合
現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都是教師講,學生聽,雙方缺乏互動,教師教學熱情不高,學生聽課注意力不集中。這樣的教學方法大大影響了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質量。思想政治課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其不但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存在著重大的影響,對于學生的工作學習也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只有提高其授課質量,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才能促進思想政治課程的發展。而這一目的的達成就需要思想政治課教師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改變以往單一的講授式課堂教學方法,適時地引入案例教學、討論教學等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據筆者的經驗,在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時,案例法往往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其不但具有新穎性、針對性、靈活性等特點,還能吸引學生的學習熱情,將教學轉化為小故事,將復雜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有助于學生理解。討論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在課堂上發揮其主體作用,改變過去單一的“一言堂”。通過討論式教學,學生們對紅色課程資源可感可知,因此就有很多想法需要交流,而教師通過設置這樣的環節能夠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思維,大大提高了其獨立思考、學習的能力。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的課程目標設置以及教學對象,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各種方法交替使用、相互配合,以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這樣既考慮到了學生的差異性也考慮到了課程的復雜性。
(2)探索體驗式教學方法,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獲得
雖然現在的教學方法較之過去得到了一定的改進,但是這種過于理性的知識教授并不能促進學生對于紅色課程資源的深層次理解。為了使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這些紅色課程資源當中去,我們需要采取體驗式教學。體驗式教學主要是通過視頻欣賞、情境模擬、圖片生情等方式來進行。思想政治課程離不開歷史,我們的思想政治課程的內容都是歷史的縮影,教材中雖然沒有詳細的戰爭始末,但是這些深厚的歷史積淀還是在感染著我們。為了體驗思想政治課程,針對某些需要學生產生情感共鳴的地方,可以播放相應的視頻片段以加深他們對這些內容內涵的理解,或是采用聯想或想象的方式來對內容進行全方位的理解,亦或是通過歷史圖片來使學生觸景生情。只有將學生的感情與思想政治課的內容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提高其理解深度,幫助他們更全面深入地掌握教材的內容。
(3)構建全方位、多渠道的教育模式
利用紅色課程資源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模式并不是單一的,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盡量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多渠道的教育。課堂教學所能取得的教學效果往往是有限的,教師要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結合陵園、紀念建筑物、戰爭遺址等紅色課程資源進行有效開發,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游覽這些地方,通過實地觀摩,學生的心靈能夠受到極大的震撼,其對課本知識的理解也會越來越深刻,所謂“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就是這個道理。此外,學校的圖書館也是一個寶貴的資源庫,這里的紅色課程資源也不少,通過相關書籍的知識擴展,學生對于課堂上比較抽象的知識能夠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其能夠在宏觀的視野下重新審視課堂上學習的內容,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有很大的幫助。另外,除了這些方式,紅色電視劇也是重要的資源,例如我們要體會長征精神的時候,教師課堂上的教授往往達不到聲情并茂的程度,這個時候可以引入電視劇《長征》,學生在觀看電視劇的時候就能體會到老一輩革命家們不怕艱難困苦、艱苦奮斗、信仰傲天的精神狀態,對于如今得來的新生活也會有更多的感觸,會更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參考文獻
[1] 蘇振芳主編.思想政治教育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2] 于云榮.思想政治課程資源開發的多維路徑選擇.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5).
[3] 潘英福.淺談本土紅色資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基礎教育研究,2011(13).
[4] 李賢海,李文瑞.對“紅色資源”概念界定的思考.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
[5] 張泰城,劉浩林.紅色資源的時代價值論析.求實,2011(5).
[6] 胡曉加,廖運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紅色資源開發.求實,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