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一民
有哲人云:“人,因夢想而偉大。”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一直設計著偉大的夢想;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一直實踐著偉大的夢想;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一直創造著偉大的夢想。
每個國家、民族都有自己的夢想。
50年前,在美國有一個叫馬丁·路德·金的民權運動領袖,他的那句“I have a dream”傳遍了全世界。
“I have a dream”,不僅僅美國有,在遙遠的東方,在擁有幾千年傳承的中國大地上,也有一個夢想。它不僅僅是一句口號,他屬于每一個普通的中國人,它用中文寫成‘我有一個夢想。”
中國有夢,中國教育夢又是什么?
2013年3月7日,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全國政協教育界別聯組會議上回應政協委員的提問時,用4個詞表明自己心中的“中國教育夢”:“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終身學習、人人成才。”簡短的16個字,詮釋了教育的大理想,簡潔而有力量,這是教育部長的教育夢。
“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熱愛/在每個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顆母親的心/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未來/在傳承文明的長河里/有一條破浪的船。”這是新教育實驗的倡導者朱永新先生用詩的語言表達他的教育理想。
“追隨蘇霍姆林斯基,實踐平民教育”是成都武侯實驗中學李鎮西的教育夢。
“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是哈爾濱市南馬路小學趙翠娟校長矢志不渝追求的教育理想。
的確,教育是理想的事業、志業,“教育需要理想,人生要會做夢,優秀的教師要永遠伴隨著自己的夢想。當生活沒有夢時,生命的意義也就結束了,教育就沒有了意義”。
冰城教師的教育夢是什么
“生命是一張弓,那弓弦就是理想,就是夢。”
教育之夢就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作為一位冰城教育人,應該對教育夢有自己的理解和對美麗教育的追求。
哈爾濱市群力兆麟小學 皮朝軍——我的夢想是希望孩子們身心健康,希望孩子們知識豐富,談吐非凡,希望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長。
五常市實驗小學 計家艷——我的教育夢是 “用國學經典之水,澆灌生命之樹”。
哈爾濱市巴彥山后中心校 王興華——我的生存意義就是為了實現我的教育夢想,而給我的理想插上翅膀的正是我可愛的兒子,一只折翼的天使,我永遠的天使……
冰城骨干教師用自己的教育實踐詮釋了對中國教育夢的樸素理解。他們的教育追求印證了這樣一個道理——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他所處的位置,而是他所朝的方向。不管夢想距離現實有多遙遠,不管夢想究竟有多少實現的可能,堅持夢想并為之努力就會有收獲,并在此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冰城教師的教育夢的特質是什么
哈爾濱,“大城市,大農村”是她的特點,八萬教師,2/3分布在農村。地域的特點為教師的群體理想搭上了濃重的烙印。他們的七彩教育夢,雖然質樸,但代表著鄉村教師的教育信仰,彰顯了冰城教師的理想,托起了黑土地上生長著的孩子的成長渴望。
冰城的骨干教師,他們扎根黑土地,默默耕耘,無私奉獻,他們是全國教師的縮影,他們是農村和城市孩子的領路人,他們是冰城教育發展的正能量,他們就是中國黑土地上的現代版“瓦爾娃拉”——
我們也祝愿每位教師都將“教育國夢”付諸于日常教育生活中,熔鑄于“我”的教育實踐之中。
下面,就讓我們聆聽他們的教育夢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