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華
今年4月,北京部分中學的校長,在北京市教育學會高中教育研究分會的組織下,赴浙江省考察了上虞市春暉中學、紹興市魯迅中學等當地優質學校,兩地校長們分別對教育的本源、教育的困境、學校教育的內涵發展等問題進行了對話。
教育是為了改善人性。初春4月,風和日麗,考察團一行人走近了百年名校春暉中學。春暉中學坐落于風景秀麗的白馬湖畔,這里群山環抱,四面擁翠,人杰地靈,鐘靈毓秀。學校于“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由近代著名教育家經亨頤先生創辦,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潛、豐子愷等先后在此執教,推行新教育、傳播新文化,贏得了“北南開、南春暉”的美譽。
伴隨著春暉中學校長李培明的介紹,我們感受著百年春暉的教育價值追求與教育行動。春暉早期就確立了“與時俱進”的校訓,踐行“人格教育”“愛的教育”“有信仰的教育”“個性教育”等先進的教育理念,其興學目標是“發展平民教育,培養有健全人格的國民”?!敖逃懈纳迫诵牡氖姑?。朱自清認為,如果學校太“重視學業,忽略了做人”,學校就成了“學店”,教育就成了“跛的教育”,而“跛的教育是不能行遠的,正如跛的人不能行遠一樣”。當今教育價值的迷失,讓人們忘記了“教育從哪里來再到哪里去”的問題,過多地以知識的獲取來考量教育教學的成果。當我們回望先賢的教育理念時,是否可以重拾教育的本源——修正自我,完善人格。
教育的核心是“立人”。紹興市魯迅中學是考察團的第二站。進入魯迅中學,不管走到哪里,你都能感受到魯迅文化浸潤著這一方校園。學校的廣場中央,聳立著六米多高的魯迅半身雕像,先生他那和藹、慈祥、親切的目光,天天關注著魯中的每一名師生?!霸ゲ艠恰薄俺恰薄把感袠恰薄霸揭鳂恰笔且淮贝苯虒W樓、辦公樓的樓名。孺子牛、櫻花林、百草園、豫亭、三味書院、魯迅紀念室,傳遞出魯迅的文化光澤。
魯迅中學校長許吉安介紹,在魯迅“立人”思想的引領下,學校開設了“立人”類校本選修課程,分“立德、立智、立能、立藝”四個方面的內容,從四個不同的維度,達成各自的目標,最終實現學生“做好人、做好事”的教育目標。當前,各校都在談特色建設,開發出種類繁多的校本課程,許校長強調,學校的特色不是單純意義上的特色,要注重特色課程的普惠性以及預期教育目標的達成,“立人”是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
此次考察團浙江之行,記者有幸邀到春暉中學李培明校長與魯迅中學許吉安校長暢談教育的價值追求與學校的特色發展。下面,讓我們共同走近浙江的兩所優質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