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禎輝
摘 要:目前來看,高中的數學教學顯得棘手而艱巨。這一時期正是學生之間彼此個體差異逐漸顯現的階段,因此每個人的心理、智商,以及情商的發展都是不同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認識到個體的差異性。對于不同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難度,這就可以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在學習中深刻地學到自己應會的知識,這種分層教學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字:高中;數學;分層;教學
面對同一道題,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反應。肯定會有一些學生感到輕松應對,也肯定會有一些學生覺得復雜難懂。這就是每個人與每個人之間的個體差異性。這些也是我們無法去避免的。目前的高中生,大多認為數學是比較棘手的一門科目,因此成績普遍都不高。甚至對學習數學沒有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盡可能的照顧到所有的學生,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教學梯度,對于能做出整道題并且感覺很輕松的學生,就要上一個難度,比如說將一些更簡潔的解題方法或者讓他們多接觸一些更加有難度的習題。而對于那些做題很吃力的學生來說,要讓他們在自己的基礎上盡可能地往更深層次去挖掘,這樣對于他們本身來說也是一種提高。
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必須制定出分層教學的方案。首先來說,分層教學大致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分層教學大致分為的幾個方面
(一)在課堂預習階段,對于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預習
要求
這些年,由于學生的認知能力,自學能力以及對知識的掌握能力逐漸提高,這就使得教學減輕了一定的壓力,教師在安排預習的時候,除了要求學生遵循考試大綱或者教學大綱之外,還可以有不同層次的分批要求。比如說對于一些平時功底不扎實,做題速度比較慢,思維能力不強的學生,就可以要求他們在回家之后預習一下第二天課本上出現的知識點和相應的例題,而對于那些平時做題很快,邏輯思維很強的學生來說,就可以要求他們去看一些課外的輔導資料,以及對于下一課題的課外延伸知識,對于同一道題掌握不同的解題方法。這樣就可以顧及到盡可能多的人,對于每個人的層次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是預習過程中很好的一種方式。
(二)在課堂的提問過程中,對于不同的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要求也要略有不同
在課堂提問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對于不同的學生采取分層的形式。對于一些層次略高的學生,我們要在提問的時候注意一些難點,多提問一些重點和難點,讓這一類的學生在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多提高自己,這樣會有更高的提高。而對于那些學習略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應該提問一些簡單的知識點、較淺的問題,這樣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形成對學習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在教師安排課堂練習的時候,也應該注意區分學生彼此之間的差異性,學會進行分層的作業安排
由于每個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不同,起點也不同,所以教師就要在平時的作業安排上體現出這種不同,如果教師給全班同學安排的作業都相同,那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會的同學很快完成,之后就會覺得閑著無事可以做,而那些不會做的同學就會感到很苦惱,甚至放棄寫作業,第二天就會拿來其他做完作業的同學的作業來抄襲,這就造成了無用的后果,與其這樣浪費時間,還不如壓根不做,根本無法起到做作業的后果。所以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每個學生接受知識程度的不同。教師在作業安排上,要學會分層進行,讓不同層次的同學都分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高中數學課堂中實行分層教學策略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在高中這個個體差異明顯,并且出現各種不同的情況下,教師應該非常重視學生這種差異性的存在,只有真正認識到彼此之間存在差異這一現象,才會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本來數學這門科目就具有很強的邏輯思維性和極強的數學敏感性。所以很多學生可能并不具有這兩個特點,因此就會對數學沒有太大的興趣。所以我們要想辦法激起學生的興趣,這就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差異化教學就是讓學生在自由中發展和探索。所以我們要大力的進行差異化教學和探索,不斷的推行分層教學策略,使得我們的教學可以順利的進行下去。既尊重了個體發展,也使得最大程度上學生的素質和成績得到了提高。
三、教師在進行這種分層教學的時候,應該做到的一些步驟和具體的實行措施
(一)首先應該準確而深刻地定位學生的差異化
教師應該明確每個學生的差異化體現,了解每個學生之間的不同以及各自的特點。這樣就可以做到準確地因材施教。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做出最好的教學方案,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教師在給學生分組的時候,要注意讓學生之間形成取長補短,互補的原則
其實,教師在分組的時候,讓學生形成組的合理性與否直接就影響了教學的效果好壞,假如教師可以將一些思維性強的學生和一些解題時候比較細心的學生搭配到一個組,這樣就可以很好的形成組內的互補,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同學提出解決題目的方法,計算能力強并且細心的同學可以幫助計算,這樣二者之間互補,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同學之間也可以相互學習,真正地做到在學習上的互幫互助。
(三)教師在進行分層教學的過程中,真正地做好引導者的工作
其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個引導者的角色,更多的是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所以教師必須要明確,不可以在課堂上完全的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而是應該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就會根據自己不同的特點和程度,向教師索取不同的知識,這樣教師的教學也會變得更加具有針對性。所以分層教學,教師引導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姜益方.對高中數學進行分層教學的探討[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3(5):48-48.
[2]高蕊.淺議高中數學的”分層次教學”[J].祖國:建設版,2013(2):110-110.
[3]陳捷.關于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的理論和實踐的探討[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2):1-2.
[4]姜華.試論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理科考試研究:高中版,2013(2):7-8.
[5]花蕾.淺談高中數學如何實行分層次教學[J].學園,2013(6):173-173.